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劉春明
吉林省獨立學院轉型中經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①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劉春明
隨著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推進,獨立學院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進行相應改革。本文針對吉林省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進行了分析,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基本原則,為合理構建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出了相關建議。
獨立學院 經管類 應用技術型人才 模式構建
隨著國家對于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越來越多的高校為了適應市場與社會的需求改制成為應用技術型大學。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結合教育部關于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的要求,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由原來的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轉變。
在教育部發布《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中,指明我國高等教育要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并要求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轉為應用技術型大學。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擔著這一重大責任。獨立學院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生源、培養目標、培養機制、社會認同等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而經濟管理專業在獨立學院生源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因此,如何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學生生源條件及所在地區的經濟情況調整培養目標,改變課程體系,完成向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培養成為獨立學院經管類本科培養急需解決的問題。
獨立學院在本科人才培養中處于最末端,重點本科主要以培養教學研究、科學研究型人才為主,其生源條件要遠遠超過獨立學院。地方本科院校很大一部分需要轉型為應用技術型大學,其生源條件一般比獨立學院高出50分以上,無論其教學條件還是師資水平均要高于獨立學院和民辦本科院校。因此,獨立學院面臨的困難與壓力更大。對于經濟管理專業而言,其不能和機械、電子、自動化等工科專業相比,因為其專業技能并不能完全在學校內獲得,需要學生在工作相當長一段時間后,在不同的崗位上獲得經驗而不斷提升。因此,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如何進行調整、改進,結合具體專業特點與生源特征,實現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是一個值得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針對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題組調查了吉林省內三所不同的獨立學院相關的經濟管理專業。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會計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每年招生數量平均在兩個班70~80人左右,在培養目標、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等方面均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問題。多數學校對于經管類專業比較側重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近年來對實踐教學的比重開始有針對性的提升,但與社會實際需求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與應用技術型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
3.1 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的基本原則
首先,需要結合各個不同專業的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分析,確定以市場需求為構建基本原則。如針對社會中對房地產營銷人才、醫藥營銷人才、汽車營銷人才需求量較大,市場營銷專業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立培養方向,設定各個培養方向需要的技能要求,開設相關課程。
其次,不同的經管類專業需要不同的專業技能,因此需要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了解每個專業真正適用于企業的專業技能。例如,對于電子商務專業而言,目前國家提出了“互聯網+”戰略,國內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速,對于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主要集中在WEB前端開發和互聯網運營兩個方向。因此,在專業技能中需要加入適用于該專業的各項技能課程。
最后,差異化培養原則。由于獨立學院生源不同于重點本科和普通本科院校,其學習持久力及耐力較差,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進一步改善,比如可以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提高學生第二課堂學時,課堂教學采取翻轉課堂方式,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教師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容及作業處理方式。
3.2 經濟管理類人才課程體系設置的基本原則
課程體系的設置是人才培養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課程設置中首先要保證學生完成本科學位的基本課程。同時,根據生源的具體特點適當地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使其區別于一本、二本院校。
3.2.1 理論課程體系設置原則
對于應用技術型人才而言,理論是其使用技能的基礎,但是其更強調應用性。因此在理論課程中,我們需要強調“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基本原則,對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要求授課教師充分把握社會對于技能的要求,將本學科中需要講授清楚的內容重點講解,刪除一些純理論的內容,同時采取講練相結合的方法,爭取做到講到哪里,做到哪里。
3.2.2 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原則
實踐教學環節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需要通過實踐環節來掌握具體操作知識、流程、方法及技巧,從而轉化為真正的技能。因此在實踐環節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其學分比例,加強考核力度,使學生真正重視起來。在實踐環節的考核中,需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方法,采取分級考核,分時段考核以及盡可能采用實踐操作替代紙質試卷的方式進行。由于學生的具體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及所掌握具體知識的程度來動態地把握實踐教學內容設置。例如,我們首先可以利用實習讓學生對于所學專業內容有一個概念性了解,然后利用專業概述讓學生懂得本專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最后讓學生知道每一門實踐課程需要實現的目標及掌握的技能有哪些,在最后一學年采取3+1的方式,將學生直接送到具體的企業進行上崗位實際操作實習。
3.2.3 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設置原則
應用技術型人才對于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在職業技能課程設置與綜合素質能力課程設置方面比較考量各專業設置水平。不同的專業對于職業技能的要求不盡相同,例如,電子商務專業WEB前端方向對于圖片處理、網頁制作、動態網頁特效、WEB前端設計等專業技能要求較高,而電子商務專業互聯網運營方向對于網店運營、新媒體運營、網絡營銷等方面專業技能有比較明確的需求。
3.2.4 頂崗實習與畢業實習設計原則
對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真正體現出效果的過程是頂崗實習及畢業實習。在學校里所學的知識,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知識,基本上是建立在模擬的基礎上的,因此只有真的在企業中工作,才能真正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而經濟管理類的學科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知識,同時需要學生溝通、表達以及對事業有專業性,因此綜合素質培養也非常重要。在設計頂崗實習、畢業實習時,需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則:頂崗實習的崗位需要與專業盡可能地結合,同時頂崗實習需要一定的約束性,保證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實踐,因此這需要學校制定相關的要求,同時也要和實習企業簽訂保證學生安全及相關利益的保障性協議。在畢業實習中,需要把握的是盡可能增加實踐內容,減少純理論撰寫內容。
綜上所述,針對吉林省獨立學院經濟管理類本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各學院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生源,按專業特點及社會需求的變化進行設置,同時需要保證整個體系可以動態地進行適應調整。
[1] 胡婷婷,王輝,謝曉莉.民辦應用技術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據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5(10).
[2] 楊鮮麗.獨立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廣西教育,2015(2).
[3] 胡丹.信息化時代應用技術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財會月刊,2015(9).
F404.1
A
2096-0298(2016)09(c)-171-02
本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中期研究成果,課題名稱為:吉林省獨立學院轉型發展中“經濟管理類”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GH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