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中國特色
方卿
本文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普遍性及特殊性,認為中國特色表現在指導理論、實踐道路、制度體系和價值觀體系的獨特性四方面,在階級和國家存在的歷史階段,不存在所謂的普世“民主”“自由”“平等”“憲政”價值觀,我們有理由也應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的自信。
科學社會主義;本質;中國特色;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有:①根本思想路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②最高理想——實現共產主義;③領導核心——無產階級政黨;④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⑤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為人民服務,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⑥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和主體;⑦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⑧發展基本途徑——持續改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和理論,全面體現了這些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那種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或“國家資本主義”或“新官僚資本主義”的觀點,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否定或歪曲,這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同于蘇聯東歐體系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也不同于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社會主義,更不同于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黨、工黨等政黨實行的所謂社會主義,而是具有體現鮮明時代特征和世界發展總趨勢的中國特色。
1.指導理論中國特有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中國特殊國情及當前世界基本潮流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邏輯,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
近代以來,中國地主官僚階級里的先進分子、農民階級、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等各階級階層,面對民族的屈辱和國家的危亡,自提出過自己的主張或理論,也都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意圖挽救國家民族的苦難,但由于沒有也不可能深刻而科學地把握歷史發展規律、世界潮流和中國的現實國情而先后歸于失敗。
只有當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歷史傳承、基本國情和世界潮流相結合,不斷地總結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反復吸取各國人民,尤其是蘇聯東歐人民革命與建設的經驗教訓,從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中,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創立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厚植于中國歷史與現實土壤中孕育出的珍果,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為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而誕生,也在解決中國實際問題中被檢驗和發展。它們既具有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共同屬性,又處處凸顯出鮮明的中國印記。
2.實踐道路中國特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根本區別于世界各非社會主義國家,也大異于現代各社會主義國家。
經濟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了基本經濟制度,又堅持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及政府對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積極宏觀調控與保障作用;政治上,堅持共產黨的領導與多黨合作、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辯證統一。這樣,既保證了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又保證了人民群眾充分享有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上,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互促進與同步提高,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承、世界的文明精華、中國的時代精神和國際的主潮流創新性地結合,融會貫通。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與資本主義國家自由主義道路有根本性區別,也與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東歐模式有原則性的差異。
3.制度體系中國特有
實現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辯證統一,是中國全部制度體系的核心使命。中國的經濟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在這些制度基礎上建立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法律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無不是圍繞這一使命而各司其職的。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中國特色的制度體系,能保證中國開辟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天地,保證中國實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社會,培育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新公民。
4.價值觀體系中國特有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點的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將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訴求與中國優秀的傳統價值觀體系、世界歷史的主旋律、中國的時代精神相結合而提煉出來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歷史精華、世界文明優秀成果與中國時代精神四位一體的完美結合,全球僅有、別具一格。
歷史上和現實中,有的國家及勢力,不惜調動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工具,甚至包括血腥的戰爭手段,向所有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灌輸其所謂的“民主”“自由”“憲政”價值觀,并美其名曰普世價值觀。可是,當今世界依然是由階級及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構成的主客觀統一體,不同階級的“民主”“自由”“憲政”價值觀必然具有本階級的根本特性,并成為本階級統治的國家的根本國家制度,并以之維護本階級的根本利益。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及其他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相矛盾的,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憲政”價值觀不可能也不應該被無產階級及其他勞動人民所全盤接受,與此對應,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民主”“自由”“憲政”價值觀也不可能被資產階級及其他剝削階級所全盤接受。不然,世界怎么會存在那么多的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暴力或非暴力革命呢?因此,所謂的“民主”“自由”“憲政”普世價值觀在階級和國家存續的歷史階段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國際國內各種敵對勢力之所以不遺余力地向中國強力輸送所謂的“民主”“自由”“憲政”普世價值觀,并大肆污蔑、歪曲、誹謗中國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和價值觀體系,根本目的就在于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遏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點的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只有她才是指引中國人民自信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探索和闡述了在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水平低且不平衡、不協調、多層次的中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使中國獲得了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的最快發展速度,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的最快提升速度。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切中國特色共同達成的最重要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在實踐中被成功運用、又在實踐中被檢驗了的科學實用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幸福之路,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富強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保障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優越的制度體系,也是不斷自新自強的制度體系;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及其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中國力量、開掘中國道路的中國精神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員和中國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指南。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中國堅如磐石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中國日益壯大的綜合國力和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力,必然會更激起敵對分子、敵對階級、敵對勢力、敵對國家的嫉恨。同時,中國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也讓他們看到可乘之機。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在美國主導的和平演變戰略的驅使下,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歷史虛無主義一時甚囂塵上。和平演變戰略就是要顛覆無產階級政權和社會主義事業,遏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虛無主義就是要配合該戰略,在內部不擇手段地否定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燦爛、光榮而又輝煌的歷史,從而摧毀人民的精神信仰,達到奪取國家政權、顛覆人民江山的目的。若讓和平演變和歷史虛無主義得逞,中國必將重新陷入內無民權、外無國權的屈辱苦難境地。
我們應該時刻準備進行新的發展實踐和斗爭實踐,堅定地完善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使她的“中國特色”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更加光彩奪目。
我們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也即堅定我們的“中國特色”自信。
綜上所述,將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辯證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只有堅定而勇敢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我們才能最終開創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幸福境界。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M].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寧.國家與革命[M].列寧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
[5]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M].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6]毛澤東.關于國家資本主義經濟[M].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M].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3.
[9]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M].江澤民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1]習近平.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M].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2]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M].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漢口學院思政課教學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