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群,梁彬霞,殷灶彬
(博羅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廣東惠州 516100)
?
廣東省博羅縣現代農業發展路徑探討
李愛群,梁彬霞*,殷灶彬
(博羅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廣東惠州 516100)
分析了廣東省博羅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博羅縣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優化現代農業布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大力引進推廣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
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博羅縣
博羅縣是廣東省農業大縣,溫、光、水、土等資源豐富,河流縱橫交錯,交通發達,自然和環境條件優越,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大,是廣東省十大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之一,也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之一。博羅縣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種植業主要有糧食、蔬菜、水果、花生等。近年來縣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大力發現現代農業,但現代農業規模、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產業鏈和農產品流通體系等諸多方面仍嚴重制約著全縣現代農業的發展[1-2]。筆者從博羅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入手,分析了博羅縣現代農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策略,以期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1 優質、特色、精品農業得到大力發展 在發展優質農業方面,2012年博羅縣農作物總播面積7.107萬hm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73萬hm2,總產16.53萬t,連續7年獲得增產,糧食產量完成了博羅縣產糧大縣建設目標任務的106.4%。糧食作物中的稻谷、甜玉米、薯類的產量分別是11.45萬、4.30萬、0.60萬t,目前全縣有連片種植6.667 hm2以上蔬菜生產基地46個,2.000 hm2以上甜玉米生產基地150個,產品主要供應香港、深圳、廣州、東莞等大中城市,是這些城市的重要蔬菜供應基地。目前有石灣韭黃、福田菜心、湖鎮冬瓜、石壩三黃雞等4個特色之鄉。
水產養殖方面,在鞏固發展傳統四大家魚養殖的同時,大力發展錦鯉、金錢龜、中華鱘、鱖魚等優質水產品。目前,博羅縣優質水產養殖面積達253.333 hm2,李藝金錢龜入選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
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思路,著力構建具有博羅特色的“一鎮一品”農業發展格局,培育出福田菜心、石灣韭黃、湖鎮冬瓜、酥醪臘肉、觀音閣淮山、柏塘山茶(紫芽茶)、龍華荔枝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區域性農產品和品牌。建成石灣黃西“萬畝”韭黃生產基地、湖鎮“萬畝”冬瓜基地、龍溪龍華“萬畝”香蕉基地、石灣鐵場“萬畝”瓜菜生產基地、福田“萬畝”菜心生產基地等一批上規模的特色農業基地,農業競爭力和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在發展精品農業方面,建成園洲萬畝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石壩鎮龍口村沙成嶺土雞飼養示范基地、麻陂益發藏豬養殖示范基地、橫河辦事處沙上村土鵝養殖示范基地等精品農業基地,發展航天精品農業近1萬hm2、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266.667 hm2。航天育種基地創國家級示范園建設穩步推進,打造集科普、科研、優質農產品展示、良種推廣、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龍頭[3-5]。
1.2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以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示范縣建設為契機,大力改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2012年博羅縣基本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包括省人大農田水利建設議案4個、市人大農田水利議案7個、省基本農田整治項目1個、市級農田保護示范區項目1個、市級農田標準化項目2個,全年共整治農田面積達963.000 hm2,小陂頭建設項目2個,項目總投資2 889萬元。全縣共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各類沼氣池1 989個,供氣3 871戶。其中戶用型沼氣池1 106個,80~500 m3的大中型沼氣池863個。
1.3 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提高 把農業產業化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主抓手,積極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大力實施“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發展模式。至2012年底,博羅縣有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8家,其中省級3家,市級20家,縣級2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經營總產值13.1億元,比上年增加40%;帶動農戶17.2萬戶,比上年增加2 000戶;平均戶均增收2 923元,比上年增加259元,農業龍頭企業規模效益逐年提升。
目前,博羅縣工商部門登記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187家,其中種植業114家,涉農服務業25家,畜牧業25家,水產養殖業12家,林業6家,綜合類5家。培育了1 000個農業科技示范戶,主要有水稻390戶,蔬菜200戶,甜玉米130戶,水果100戶,每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20個農戶。全縣建立了10個示范基地,各鎮按照實際情況選擇高產、抗病、抗逆性強的新品種為主導品種,各基地還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項目的實施,促進了農技推廣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和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有利于推動家庭經營模式的發展。
2.1 農業基礎設施仍有待進一步改善 博羅縣現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總體標準偏低、隱患多,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配套投入不足,全縣有效灌溉面積僅占耕地面積的57.9%,中型灌區的渠系水利用系數普遍在0.5左右,工程性缺水矛盾較為突出,防災抗災的能力脆弱,對現代農業發展構成一定制約。
2.2 農業產業鏈和農產品流通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 博羅縣目前雖然已有一定數量的農業龍頭企業,但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從事農產品深加工的企業少,產業鏈條不完善,從而導致農產品附加值不高,農業經濟整體效益低下,對農戶的帶動能力不強。
2.3 現代農業規模總體偏小 受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條件限制,博羅縣現代農業總體規模較小、布局分散,未形成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農產品品牌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2.4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用地制約明顯 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部分農業龍頭企業因用地問題而難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如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唐順興家禽有限公司大型養殖園區項目、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李藝金錢龜養殖有限公司金錢龜生態園項目,都因用地制約而導致建設項目難以實施。
3.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 一是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現代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切實抓好基本農田整治和改造中低產田等建設項目的實施工作,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二是鞏固發展“萬畝國家級”農業基地建設。以科技進步、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為支撐,加強對3個“萬畝級”基本農田的標準化改造,提高優勢作物、重點作物種植和關鍵生產環節的農機作業水平,提高作物產量與產值[6-11]。
3.2 優化現代農業布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把發展現代農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攻東部優質糧果產業區、中部名優農產品產業區、西部特色農業產業區、航天農業科技示范園、羅浮山東江休閑旅游觀光帶“三區一園一帶”建設,千方百計擴大優質、特色、精品農業規模。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集約化、無害化生產,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選擇一批具有地方優勢和特色的農產品進行重點培育、扶持,統籌博羅縣的名、特、優、精農產品對外統一使用“羅浮山牌”農產品包裝,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擴大品牌效應。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和資源進入農民就業服務、培訓和職業介紹領域,增強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和水平[12-13]。
3.3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保護收益權”的原則,依法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使用權流轉,促進農業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農業龍頭企業集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力爭年內新增7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二是大力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購銷大戶和流通經紀人等從事農產品流通。積極推進“農超對接”“產銷對接”,加快“平價商店”建設步伐,啟動區域性農產品物流集散、配送、推介中心規劃建設,形成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產地、銷地批發市場、集貿市場、零售市場和田頭市場相結合,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場體系[14-15]。
3.5 引進推廣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大農業科技引進推廣力度,依靠農業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一是加快航天育種基地創建國家級示范園工作。充分發揮范園區的技術平臺、設施平臺、信息平臺以及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作用,加強與國家、省、市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現代設施推廣步伐。二是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在各鎮建設一個連片千畝以上的糧食高產示范片,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的應用和推廣,繼續開展糧油糖高產創建活動,集成良種良法,提高產量和效益,以點帶面,輻射全縣。
[1] 李颯,李隴堂,岳自恒.賀蘭縣現代農業發展及對策研究[J].農業科學研究,2012,33(3):81-87.
[2] 管理和.樂都縣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和今后發展思路[J].現代農業,2012(11):56-57.
[3] 蔡泳清.關于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考[J].北京農業,2012(21):2-3.
[4] 劉佳,孟憲明,孔鋒,等.濟南市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比較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6):160-163.
[5] 張君慧,楊玉清.建設現代農業的切入點:朔州市發展“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實踐與思考[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2(5):21-24.
[6] 溫學華,張玉華.加快推進中寧現代農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9):14-15.
[7] 陳瑞欽.南平市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與對策[J].現代農業,2012(9):71.
[8] 周麗娜,閻鵬.淺談興安盟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思路[J].現代農業,2012(9):66-67.
[9] 譚玉成.現代農戶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功能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9):4399-4402.
[10] 張攀春.現代農業的主導功能及其可持續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33(5):548-551.[11] 孟繁星,周建國.現代農業發展中新型農民培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2):16022 -16025.
[12] 郭劍鈞,曹曉東,孫天春.陵川縣發展現代農業的瓶頸與對策[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2(10):70-74.
[13] 辛一蘭,王宏芳,李慧奇.千陽縣現代農業發展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2(6):385-386.
[14] 李光仕,李麗媛,陸泉宇.轉變傳統農業觀念,發展平樂現代種植業[J].廣西農學報,2016,31(2):76-78.
[15] 陳瀟,王承武.新疆奇臺縣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模式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8):1214-1219.
Discussion o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h in Boluo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LI Ai-qun, LIANG Bin-xia*, YIN Zao-b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of Boluo County, Huizhou, Guangdong 516100)
We analyzed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Boluo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hs of Boluo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optimiz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e layout,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velop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enhancing the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benefits, greatly introduc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odern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oluo County
李愛群(1971- ),女,廣東博羅人,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通訊作者,工程師,碩士,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
2016-09-14
S-9
A
0517-6611(2016)31-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