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娟
?
如何做好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以南京師范大學為例
韋國娟
高校的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既有高校歷史沉淀的特殊性,也有高校統戰工作的普遍性。通過對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多樣性、長期性、同一性的特征分析,提出包容性是做好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關鍵,信任是包容的基礎,溝通是包容的途徑。只有堅持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使黨外知識分子信服,只有堅持在正確的政治方向基礎上的統一戰線,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才能在建設國家、發展學校的事業中尋得共同點,才能建立更廣泛的、更堅實的統一戰線。
高校;黨外知識分子;信任;溝通;包容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重要領導人都非常重視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國經濟步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期,習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現在,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所肩負的使命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越是變化大,越是要把統一戰線發展好、把統戰工作開展好。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研究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特點和新情況,對于建設具有包容性的統一戰線具有重要的意義。
南京師范大學前身是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江蘇省屬重點大學。學校目前擁有三個校區,設有二級學院25個、獨立學院2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省重點學科20個,博士一級學科22個、碩士一級學科37個、本科專業80個。在百年歷史中許多著名教育家在學校任教過,包括陶行知、吳貽芳、唐圭璋、高覺敷、李旭旦、陳邦杰、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諸多名家大師,及一大批著名的民主黨派代表人士。因此,該校的統戰工作具有優良的傳統,多次獲得江蘇省統戰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以及江蘇省高校統戰工作創新獎。該校目前教職工為3293人。全校有7個民主黨派組織,成員一共411人。其中有民進、民盟、九三3個基層委員會,民革、致公、農工、民建4個支部或總支委員會;成員較多的黨派民盟有136人,民進有124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7人,省政協副主席、市人大常委各1人;民主黨派中央常委1人,省主委1人,市副主委1人;省參事、文史館員7人;在實職安排上,有黨外副校長2人,校中層干部35人,占全校中層干部10.7%。長期以來,歷屆校黨委都非常重視統戰工作,把統戰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總體目標來抓.統戰部一直在學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該校情況看,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既有歷史沉淀的特殊性,也有高校統戰工作的普遍性。
(一)多樣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黨外知識分子作為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成員,其特點也發生了相應轉變??偟膩碚f,其平均年齡低、學歷層次高。同時,由于黨的統戰工作的穩定發展,黨外知識分子在學校及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體現,其政治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因而,一大批高學歷的中青年知識分子在積極投身于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逐步成長為新一代民主黨派代表人士。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和較深的學術造詣,在所從事的學科領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以南京師范大學為例,目前全校黨外教職工占全校教職工44.6%,黨外副高以上教師532人,占全校副高職稱以上教師40.5%。他們占學??平倘肆Y源的半壁江山。他們中多數人競爭意識強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得以充分實現。在認真做好教學、科研、管理等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們積極參政議政,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二)長期性
周恩來同志講:“各民主黨派同共產黨長期共存,黨的壽命有多長,民主黨派的壽命就有多長?!边@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南京師范大學前身的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和金陵女子大學,及新中國成立后院系調整組建的南京師范學院一直承擔著突出的統戰工作任務。幾十年來,在省委統戰部的直接領導下,為民主黨派著名人士的作用發揮做好服務,幾代人積累了豐富的統戰工作經驗。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高校都是黨外知識分子相對集中的地方,匯集著黨外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他們不僅在學校是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而且活躍在人大、政協等部門,在政治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也是學術思想活躍的地方,有著濃厚的學術氛圍,他們站在學術前沿,與外界交流范圍廣、頻率高、信息多,接受新知識快,政治敏感性強,政治參與意識強。高校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任務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的聰明才能,為黨的總任務和高校的中心工作服務。因此,無論從促進高校的發展進步,還是從黨的工作目標出發,黨外知識分子工作都將是高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高校政治工作的長期任務。
(三)同一性
統戰工作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維護社會政治的穩定。因而,凡是一切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力量和方式、方法,都應當認定成為同一的目標。高校統戰對象多,黨外知識分子集中,是民主黨派的“源頭”。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校知識分子隊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只有通過統一戰線,在社會各界中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才能為我國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政治環境,從而增強執政黨的向心力,繼續強化執政黨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
(一)信任是包容的基礎
信任是人與人相互之間的一種社會關系。信任也是社會生活最根本的基礎,如果沒有最起碼的信任,我們的生活將寸步難行。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具有的特殊性首先要求的就是建立與黨外知識分子的信任關系。在社會科學中,信任被認為是一種依賴關系。在現代社會體系中,無論從經濟上說還是社會生活,信任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對可能存在的危機或者潛在的困難依然保持的正面期待,就叫信任。管理領域中對于人際信任的概念,無論是在人際間、團隊間、組織間的層次上,都在統戰工作中有所體現。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具有長期的共同奮斗的歷史,在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推翻國民黨獨裁統治相互信任共同奮斗,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即使是“文革”時期,許多民主人士受到沖擊、誤解,但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信任關系沒有變化,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黨都充分保護和照顧統戰對象的利益。正因為如此,才可能保持長期的同盟者關系。
(二)溝通是包容的途徑
包容的理念要貫穿于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具體事務中。高等學校學科繁雜,統戰對象分布廣,大多都是專家學者,本身具有很繁重的科研教學任務,一些黨外的專家個性較強,更多的精力在專業上,在遇到個別事情的時候容易激動、容易誤解,更容易說過頭的話。作為統戰工作者,要充分理解高校統戰對象的特點,要與他們做朋友,做深入的朋友。要及時、經常、細致地去做溝通工作,而不應固守于辦公室聽匯報打電話。要學會與人相處、學會關注別人的感受,學會給別人的發展提供機會。要倡導謙謙君子、寬容包含的風氣。
當然,包容不是縱容,更不是沒有原則沒有是非觀念。而恰恰相反,只有堅持原則,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使黨外知識分子信服,只有堅持在正確的政治方向基礎上的統一戰線,才能贏得更多的信任,才能在建設國家、發展學校的事業中尋得共同點,才能建立更廣泛的、更堅實的統一戰線。
黨外知識分子是高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對象。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除了對包容性是做好高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關鍵有個清醒認識,要把學習貫徹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要及時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學習研究,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從黨和國家全局工作戰略高度出發,結合學校實際,明確目標要求,強化責任落實。要積極研究部署做好學校統戰工作的具體措施,扎實推進學校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取得實效。不斷完善統戰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健全制度保障。要強化政治引導,切實增強責任感;注重后備培養,加大使用力度;支持圍繞中心,發揮優勢作用。要做好黨外代表人士發現、培養、使用、管理工作,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利益。發揮黨外知識分子優勢作用,保護他們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積極性,努力滿足他們的合理利益訴求。要團結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學校的改革、發展、穩定服務。要始終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多樣性、包容性等關系的方針,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統一戰線工作。堅守黨外知識分子陣地,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為祖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最廣泛地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1]習近平. 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高度重視黨外知識分子工作[J].中國人才,2015(13).
[2]劉延東.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開創新世紀高校統戰工作新局面[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04).
[3]李小寧.加強教育引導,努力做好黨外知識分子統一戰線工作[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06).
[4]羅宇凡. 高校統戰工作:引導黨外知識分子堅定“三個自信”[EB/OL]. http://www.chinanews.com. 2015-11-23.
本文為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2SJB880050)階段性研究成果。
[南京師范大學黨委統戰部]
(責任編輯:盧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