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艷丹
【摘要】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指教師利用周圍環境,為幼兒提供材料和機會,讓幼兒通過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圍世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一種活動。新《綱要》強調:“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關鍵詞】自主探究興趣探究能力
皮亞杰曾告訴我們:兒童的認知發展是在不斷地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是世界的認識還是具體形象的,思維常常依賴于動作的幫助。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必須以材料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材料的具體操作。幼兒園科學活動同樣也離不開形形色色的能激發幼兒探究興趣與欲望的操作材料。
一、 走進生活,根據幼兒的興趣提供相應的材料
我們的大自然、大社會中蘊含著許多豐富并有極大教育意義的材料。他們以原生態的方式靜靜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如熱鬧的馬路、擁擠的菜場、美麗的果園、流淌的小溪等等,只要加以合理的組織,一次次生動的科學教育活動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除此之外,幼兒的興趣所在亦是順利開展科學操作活動的重要保證。在同時兼顧兩者而生成的教育活動,勢必會產生較好的活動效果。
“水”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而孩子對水則懷有及其濃厚的興趣和特殊的感情,每次盥洗活動都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之一。我們緊緊抓住幼兒愛水,愛玩水這一特點,可以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和認識水的活動,如從小班的《玩水》《變了變了》到中班的《喝水的瓶子》等把孩子們無意識的戲水引導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認識探索過程,提高幼兒的認識,鍛煉他們的能力。
二、 材料的提供要豐富多樣,能幫助幼兒驗證各種猜想與假設
在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的活動中,“用什么樣的好方法能使瓶子里的水位上升,讓烏鴉喝到水”的問題情境的設置,無疑激發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興趣。而根據材料的性質,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了海綿、石頭和泡沫塑料三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作為孩子驗證的操作材料。“哎呀,加入泡沫不行啊”“老師,快看!加入石頭后,我的水位果然升高啦!”“哎呀,怎么海綿也不行啊,那我再多加點試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好方法,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更是順利開展活動的重要保證,在操作中孩子能驗證自己的推斷。
三、 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適宜性和動態性
1. 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在投放材料時,要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發展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切忌為了省事方便直接給孩子提供一些幼兒稍加操作就能完成而不利發展的半成品等。同時為了滿足孩子不斷發展的操作需求,教師還需通過觀察來激活材料。當幼兒展現出對科學材料的感受時,教師應該及時捕捉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信息,并與自己的教育初衷進行比較,檢驗材料的適宜性,探尋幼兒的真實水平和需要,從而“激活”材料,促進科學活動的開展。
2. 根據活動的需要、年齡特點提供材料。活動中操作材料的投放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配合恰當、充分發揮效益。我們應該提倡一物多玩,這不僅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同時也能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幼兒在活動中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發展。當孩子對所有的材料有所“疲倦”時,我們應該變化形式演繹同一個教育目標,重新激發孩子的興趣,可以用適合中班班孩子年齡特點的合作等形式,幫助幼兒再次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來。
3. 游戲材料應具動態性。(1) 材料的流動性。幼兒游戲材料要以幼兒的實驗為基礎,具有可變性。隨著幼兒經驗的不斷豐富,游戲材料也要相應地變化。適當變化游戲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2) 材料的變化性。如,廢舊的瓶瓶罐罐可做會響的玩具,各種材料都可以當做研究轉動來使用。這說明材料的可變化性,能充分調動幼兒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四、 能引發幼兒的主動性,有機推動幼兒科學活動的進程
1. 能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教育價值生成活動。新穎有趣的材料能夠引起幼兒的注意,吸引他們去探索。另外,當孩子對某種科學現象表現出濃厚興趣時,教師要善于留住幼兒興趣,并隨機生成科學活動。如在玩戶外體育活動時,一位幼兒無意中看見了一只蝸牛,覺得很好玩,就把他帶到了教室。自從教室里出現了這位新客人,孩子們似乎對蝸牛很感興趣,一到課間休息就來看它:“老師,蝸牛的觸角有什么用啊?”“你猜呢?”“我覺得是它的眼睛”“我覺得是用來辨別方向的”“應該是用來攻擊敵人的吧!”為了驗證孩子們的種種猜想,我們開展了觀察蝸牛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們自主發現驗證自己的猜想結果,而在這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探索的欲望,又使其真正的獲得了發展。
2. 重視科學活動的指導。教師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必要的,恰當的指導。教師若給予幼兒必要的、適時的指導,就要注意觀察孩子,能根據孩子的表現,發現孩子在活動中出現問題原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此時教師的指導作用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圍繞主題內容、目標,提供每個幼兒或每一組幼兒足夠的操作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適宜投放和科學、合理使用材料,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充分地感知、操作、探索、發現、歸納、概括,才能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從而調動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