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素霞
?
內部控制與盈余管理研究綜述
文/董素霞
摘要:內部控制與盈余管理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的一種治理機制,主要目的是確保財務報告質量,向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提供高質量的財務報告。而盈余管理是經營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操縱企業的內部收益。本文對已有的文獻進行總結概括,為以后的研究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內部控制;盈余管理
(一)內部控制概述
自安然、世通等財務丑聞曝光后,人們開始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美國SEC于2002年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由于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內部控制的發展相對于國外起步較晚。財政部在2010年出臺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鑒證信息。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機制之一,是企業管理活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現階段公認的最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由美國COSO委員會提出的,即內部控制是由管理當局設計、董事會核準,由董事會、經理層及其他人員共同實現的過程,其目的是確保財務報告的質量、防范經營風險、控制公司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或疏漏,從而保證企業正常運行。
(二)盈余管理概述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企業股東及外部投資者與管理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管理者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盈余管理,操縱企業的內部收益。盈余管理主要包括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前者是指管理者主要利用會計準則來進行盈余管理,后者是指管理者主要通過操縱企業的真實交易活動來進行盈余管理,具體包括銷售操控、產品成本操控、酌量性費用操控。由于國家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選擇會計準則進行盈余管理風險很大,企業管理層開始選擇風險小、隱蔽性強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自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頒布之后,內部控制與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研究逐漸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國外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是以內部控制缺陷為研究視角:Doyle等(2007)研究發現內部控制缺陷與不能作為現金流實現的低質量應計利潤正相關。Skaife 等(2008)通過研究內控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結果表明披露內控缺陷的公司其應計盈余質量較低,而對其內控缺陷進行修正后,公司的應計盈余質量會相應地提高。另一方面是以內部控制質量為研究視角:Gong等(2009)對美國本土和跨國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對比,發現美國本土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與盈余質量正相關,而跨國上市公司兩者之間不存在顯著地相關性。
由于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國內學者對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起步較晚,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一種觀點是兩者之間有相關性:張龍平等(2010)從內部控制鑒證角度研究了兩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內部控制鑒證能提高盈余質量。方紅星和金玉娜(2011)研究發現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抑制盈余管理。另一種觀點是兩者之間不相關:張國清(2008)研究發現內部控制與盈余管理沒有相關性。
綜上所述,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保證高質量的財務報告信息,能夠減少企業股東及外部投資者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抑制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因此,企業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1)加強風險管理,建立健全風險評估系統;一個企業要想意識到其內控存在的不足,必須準確地認識到在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因此,企業要建立健全風險評估系統,及時地發現風險信息,針對存在的風險采取有效的措施。(2)加強內部監督,建立自我評估體系;對于企業來說,監督系統行之有效。讓企業員工對企業進行評價,充分認識到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主動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3)強化內部控制,完善企業管理結構。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管理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強化內部控制,完善管理結構,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Doyle,J,Ge,W.,McVay,S.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1-2):193-223.
[2] Ashbaugh-Skaife,H.,Collins,D.,Kinney,W.,LaFond,R.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Accounting Review,2008,83(1):217-250.
[3]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 [J]. 會計研究,2011,(08):53-60.
[4]張龍平,張軍,張軍只.內部控制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0,(02):83-90.
[5]張國清.內部控制與盈余質量——基于 2007 年 A 股公司的經驗數據[J].經濟管理,2008,(23):112-119.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