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艷潔
?
應用型本科“四輪驅動”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
文/張艷潔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辦學方向和會計專業特點,研究了一種以“課程實踐”、“創新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四個方面為驅動力的“四輪驅動”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四輪驅動; 應用型; 實踐教學
(一)應用型本科的提出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教育弊端和不合理性日益凸顯,部分地方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整體素質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教育資源投入不夠、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地方高等教育體系不夠完善,人才培養模式亟待優化和升級。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思路和培養模式的轉型迫在眉睫。2014年3月中國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經明確:全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學校中,將有600多所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轉型的大學本科院校占高校總數的50%。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模式的要求
“應用型本科”是對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層次的高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由部分省屬本科院校與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大型骨干企業聯合試點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是關鍵,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應用型本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研究型本科教育不同的是,應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培養學生直接應用知識而非發現新知識的能力,主要是通過培養應用技能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人。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缺乏對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構建。某些地方高校在本校特色發展之路上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真正將學校的特色發展與地位(區域)的經濟社會要求相結合。因此,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方面缺乏整體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方案。二是嚴重缺乏具有實踐教學經驗及技能的教師。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年齡趨于年輕化,實踐教學經驗本就先天不足,教師評定標準也沒有考慮實踐因素,再加上科研、家庭等多方面壓力,存在輕視教學的思想,尤其是對實踐教學的關注和參與度不夠,導致實踐教學的“內驅力”不夠。三是校企合作模式發展滯后。目前校企合作關系大多停留在企業接納學生實習實訓,學校為企業提供畢業生的層面。某些地方高校經濟和科研能力薄弱,靠自身難以給企業帶來實惠,缺少發展合作關系的技術和物質基礎,校企合作辦學的許多功能沒得到發揮。
“四輪驅動”模式是現代社會為了提高汽車的行駛速度和平穩性而采用的技術,這一技術是讓汽車前后輪都有動力,按路況的不同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輪子上。同樣,“四輪驅動”模式也可以用在會計本科教學上,以“課程實踐”、“創新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四個方面為驅動力。“課程實踐”是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基礎來源,“科研實踐”是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深層次的提高,“創新實踐”是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廣度上延伸,“社會實踐”是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全方位拓展。四個部分各有主旨,但又相互交融,富有系統性與層次性,達到提高學生理論、科研、創新與社會實踐能力全面協調發展的目的促進應用型本科教學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
(一) 應用型本科“四輪驅動”實踐教學模式的目標
應用型本科“四輪驅動”實踐教學模式的目標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綜合實踐能力”為中心,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原則,將綜合實踐能力分解為專業實踐能力、科研實踐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四個子目標。
以會計專業為例,專業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會計、稅務、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實踐基本知識;科研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工作中的專業問題;創新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能夠對實際會計問題的解決方法提出不同見解,具有競爭意識;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會計實際工作中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具有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二)應用型本科“四輪驅動”實踐教學模式的路徑
路徑一:課堂知識活學活用。如可以安排理論課程中與單項知識模塊相配合的實訓、模擬各個會計崗位的業務內容、工作職責及處理技巧。路徑二:將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如利用假期到校外從事專題調查并結合自己的觀點撰寫調查報告。路徑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提高創新能力,如ERP沙盤賽、創業設計大賽等。路徑四:與社會相融合,如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全方位接觸企業。
(一)推進校政企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國內教學和實踐相互脫節的現象比較普遍,教育科研實踐的優勢弱化。校企合作是促進會計專業教育和經濟發展的一種適宜方式。如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波納——錢賓分校與全國100多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建立了“合作教育項目”。參加該項目的學生畢業之后大多留在了工作過的企業。另外,政府可以作為中介方,拉近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搭建雙方相互收益的平臺。
(二)提高教師素質,建立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
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校外要引進實踐能力強、理論基礎好的企事業專家到校任教。校內教師可以通過定期培訓、參加各項研討會等方式擴充專業知識和提高教學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既懂學科理論又懂專業操作、實踐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雙師型”教師團隊豐富“雙師型”教學隊伍。
(三)高校教學資金的保障
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對會計實訓室以及會計實訓配套設備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高校要聯合企業對在各種競賽中獲得名次、課程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給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形式可以多樣,如設立獎學金、獲得參加培訓的機會等。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導說仿評“四輪驅動”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實踐[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06).
[2]趙莉,高校思政課“四輪驅動”教學模式下的實踐育人路徑探析[J].戲劇之家,2014(12).
(作者單位:唐山學院會計系)
基金項目:
課題來源:2015年度唐山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題目:應用型本科人才“一體四翼”式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會計學專業為例,項目編號:1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