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鶴,吳國泰,2,任 遠,2*
1.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蘭州 730000;2.甘肅省中藥藥理與毒理學重點實驗室,甘肅蘭州 730000)
?
枳殼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陳振鶴1,吳國泰1,2,任 遠1,2*
1.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蘭州 730000;2.甘肅省中藥藥理與毒理學重點實驗室,甘肅蘭州 730000)
枳殼是常用的理氣藥,具有調節胃腸運動、降血脂、抗腫瘤、抗血栓等多種藥理作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對枳殼的化學成分、現代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進行了綜述,并對枳殼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提出建議。
枳殼;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
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是中醫臨床常用的理氣中藥,味苦、辛、酸,性寒,入肺、脾、大腸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能夠破氣、行痰、消積,主要用于治療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挺、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1-2]。枳殼的主要有效物質基礎為生物堿類、揮發油類和黃酮類成分,具有十分廣泛的藥理活性,臨床應用較為廣泛。近年來,許多者學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枳殼的現代研究,獲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筆者對中藥枳殼最新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進行了綜述,以期為枳殼的現代研究和高端產品開發提供參考。
1.1揮發油枳殼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油,目前能夠測定出其含量的揮發油已經有50多種[3],主要有效成分為檸檬烯、α-蒎烯、β-蒎烯、芳樟醇等。而不同品種的枳殼中揮發油的主要成分亦不同,大多數枳殼中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檸檬烯和芳樟醇[4]。以往文獻對枳殼揮發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和抑菌方面[5-7],其中檸檬烯有鎮咳、祛痰、抗菌的作用,而芳樟醇具有防腐、抗病毒、鎮靜的作用[8]。
1.2黃酮枳殼中主要的黃酮類成分有柚皮苷,新橙皮苷、還有較少量的橙皮苷、川陳皮素、紅橘素等。在對枳殼黃酮成分的研究中,付小梅等[9]用色譜法對枳殼中黃酮類成分進行分離,并用光譜解析法進行鑒定,分離出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其中柚皮苷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癡疾和傷寒桿菌,能夠抑制水皰性口炎病毒,還能夠抑制醛糖還原作用;新橙皮苷能夠恢復損傷所致的紫斑,主要是抑制毛細血管的脆性[10]。易徐航等[11]采用碳末推進法,研究枳殼中黃酮類成分對正常小鼠小腸推進的影響,得出枳殼對小鼠的小腸推進具有促進作用,其中新橙皮苷、柚皮苷的單獨給藥對小鼠小腸推進無明顯的促進作用,兩者合用對小鼠小腸推進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所以認為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是枳殼的藥效物質。陳海芳等[12]用HPLC法測定川陳皮素、紅橘素的含量,以其得率為指標,優化其提取工藝,方法簡單、穩定可行,為其大規模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3生物堿枳殼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的成分有辛弗林(synephrine)、酪胺(tyramine)、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喹諾林(qinoline)[2]等,而主要的活性物質是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這2種生物堿均具有升壓作用。曾憲儀等[13]應用HPLC 法測定枳殼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發現辛弗林的含量均高于N-甲基酪胺。而王國榮等[14]應用薄層掃描法測定酸橙枳實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結果發現,隨著枳殼逐漸成熟,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均逐漸降低。劉鋒等[15]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測定枳殼中辛弗林的含量發現,平均回收率為97.7%,具有較好的精確性、穩定性和重復性;又以辛弗林的含量為指標,并考慮枳殼的產地、采收季節、貯存等因素,暫定辛弗林的含量不得少于0.40%。肖榮國[1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以生物堿含量作為評價指標,優化生物堿的提取工藝,確定其最佳的提取工藝為:枳殼粗粉分別加9、6、6 倍量水,浸泡0.5 h,分別煎煮3 次,時間分別為30、15、15 min,醇沉加醇量3倍量,提取枳殼中總生物堿的含量為5.972%。
2.1調節胃腸運動枳殼既能興奮胃腸平滑肌,使其蠕動增強,又能降低胃腸平滑肌的張力,呈雙向調節作用。馬亞兵[17]研究枳殼胃腸作用發現,枳殼能夠增強小鼠的胃腸蠕動頻率,收縮幅度增強,對于阿托品小鼠模型的胃腸蠕動起到抑制作用。官福蘭等[18]研究枳殼對兔體外小腸運動影響發現,枳殼能夠抑制家兔十二指腸的收縮力,降低其活動能力,且抑制作用與濃度呈現出一定的量效關系;研究家兔不同試驗模型發現,枳殼可能通過膽堿能受體、5-羥色胺介導,以及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發揮抑制效應。在枳殼水煎液和辛弗林對小腸排空、小腸推進功能的影響試驗中,采用酚紅排泌法,得出兩者均有促進胃腸動力的作用,進一步的試驗推測膽堿能系統與其作用機理有一定的相關性[19]。
2.2降血脂辛弗林可促進交感神經末梢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對體內脂肪代謝具有促進作用。毛煒等[20]針對枳殼降低高血脂的功效,采用高血脂小鼠模型,給予小陷胸湯加枳殼治療,結果表明,枳殼對于小鼠高血脂癥狀具有良好的干預作用。周燕文等[21]研究枳殼柚皮苷對血脂的影響發現,枳殼中的柚皮苷能夠良好地恢復糖尿病大鼠的血脂紊亂水平,降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標。
2.3抗腫瘤川陳皮素對于抗腫瘤具有良好的效果[22],而川陳皮素也是枳殼中的活性物質,對腫瘤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作用主要是川陳皮素能夠針對人體胃癌細胞對小鼠免疫缺陷的腹膜擴散的侵擾能力起到抑制作用[23],還能夠轉移抗腫瘤細胞,對于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對微管蛋白聚合也起到抑制作用[24-25],抑制小鼠肝癌抑制性腫瘤H22[26]。羅剛等[27]研究川陳皮素對肺癌的增殖抑制作用發現,川陳皮素能夠抑制Lewis肺癌細胞的繁殖,使其死亡,且呈現一定的量效關系。
2.4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枳殼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能夠間接促進β-腎上腺素的分泌,從而增加心輸出量,提高外周阻力,升高血壓[12]。而枳殼中的橙皮苷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滲透壓、降低血管脆性、降低血脂、防御動脈粥樣硬化均具有良好的療效[28]。陳皮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兔體抗血栓的研究中,枳殼的陳皮素水提液對于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陳皮素的含量在3.2 mg/kg時,產生的抗血栓作用明顯強于肝素的抗血栓作用[29]。
2.5免疫調節作用邢娜等[30]從枳殼粗多糖中分離出精致多糖(CALB-1),采用體外脾細胞增殖試驗和體內小鼠單核細胞吞噬試驗,測定CALB-1的免疫調節活性,結果發現,CALB-1能促進小鼠脾細胞的增殖,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廓清指數值和吞噬指數,表明CALB-1擁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
2.6其他作用在體外的抗蠕形螨試驗中,枳殼中含有的揮發油對蠕形螨活性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抗菌作用[31]。另外,對于保護心臟、改善心肌超微結構病變、抑制高糖誘導的血管炎癥、促進小腸蠕動和抗真菌活性方面,枳殼中的柚皮苷也具有較好的作用[32-35]。羅艷春等[36]在大鼠腸道微生態失調試驗中,利用鹽酸林可霉素造成大鼠腸道微生態失調的模型,給予黃芪、白術、枳殼治療,結果發現,大鼠腸道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數量明顯增加,微生態失調趨于恢復。
3.1頸椎病頭昏、眩暈、耳鳴、惡心、精神不振等均是椎動脈頸椎病患者出現的癥狀。張東海[37]應用枳殼代茶泡服治療17例頸椎病患者,結果發現,患者的癥狀均能減輕,其原理主要是枳殼能夠顯著地升高血壓,導致腦血流量增加,從而使頸椎病患者的癥狀得到緩和。
3.2膽囊和輸尿管結石張東海[37]依據枳殼對平滑肌的雙向調節作用(興奮作用、抑制作用),在治療患者時,給予單味枳殼煎煮液,令患者服下,立時減輕患者的痛楚,從而改善患者的癥狀。
3.3胃下垂枳殼的藥理作用中,其對于胃腸平滑肌具有雙向的調節作用,而胃下垂是胃平滑肌松弛、張力減弱所致,故枳殼對于胃下垂患者具有良好的治愈作用。譚明格[38]在治療胃下垂患者時,應用單味枳殼煎煮,令患者服食,其治愈率達100%,使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和緩解。
3.4梅核氣梅核氣是指主要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循經上逆、結于咽喉或乘脾犯胃、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凝結成痰、痰氣結于咽喉引起,現代醫學癥狀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種咽喉異常感覺。蔣次鵬[39]在治療梅核氣患者時,應用枳殼、阿魏二藥配伍,粉碎,煎煮,令患者服用,結果發現,在14例患者中12例患者治愈,2例好轉,使其癥狀改善。
3.5經期延長經期延長是指月經周期正常,但行經時間超過7 d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止者。而枳殼對子宮具有興奮作用,能夠使子宮張力加強,有利于止血。俞華等[40]用枳殼配伍柴胡、天麻等藥治療經期延長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患者的癥狀均得到改善。
3.6高血脂癥劉磊等[41]比較血府逐瘀湯(由枳殼、當歸、川芎等組成)和口服脂必妥片對于老年原發性高血脂癥的治愈效果發現,血府逐瘀湯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口服脂必妥片,表明血府逐瘀湯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對于高血脂患者的恢復具有較好的療效。
3.7胃腸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胃食管腔因過度接觸(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臨床胃食管反流癥和食管黏膜損傷的疾病。李保雙等[42]應用枳蘇湯(由枳殼、紫蘇梗、香附、半夏、陳皮、厚樸、虎杖、海螵蛸、茯苓、甘草組成),給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效率達97.5%,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
3.8其他枳殼還可用于治療肛裂、功能性消化不良、外痔、產后缺乳、胸部內傷[43-47]等。
枳殼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功效,其含有的揮發油、生物堿和黃酮類物質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近年來對于枳殼三類成分的藥理作用研究居多,臨床上其主要用于調節胃腸運動、降血脂、抗腫瘤、針對心血管系統、免疫調節等,但其相關的作用機制還不是很明確。所以雖然枳殼在臨床中應用十分廣泛,但其對于一些疾病的治療還是缺乏相應的理論依據,故應該在以后研究中加強其作用機制研究的比重。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2] 陳希華,張建康,黃檢平,等.枳殼研究進展[J].今日藥學,2015,25(3):229-231.
[3] 諶瑞林,何行真,龔千鋒.枳殼不同炮制方法對其揮發油的影響[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16(1):44-47.
[4] 蔡逸平,陳有根,曹嵐,等.枳殼類藥材揮發油成分分析[J].中藥材,1998,21(11):567-569.
[5] 賈強,白楊,馬燕,等.枳殼和枳實化學成分的HPLC-ESI-MS分析[J].中草藥,2005,36(2):169-172.
[6] 施學驕,張杰紅,樊丹青,等.枳實、枳殼揮發油化學成分及抑菌活性的比較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2,3(2):25-28.
[7]羅艷春,韓晶莉,羅艷秋,等.黃芪、白術、枳殼對大鼠腸道微生態失調的調整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6):1484-1856.
[8] 施學驕,張杰紅,樊丹青,等.枳實、枳殼揮發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的比較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2,3(2):25-31.
[9] 付小梅,吳志瑰,褚小蘭,等.枳殼中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中藥材,2006,29(11):1187-1188.
[10] 吳征鎰.新華本草綱要:3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
[11] 易徐航,夏放高,陳海芳,等.枳殼中黃酮類成分對正常小鼠小腸推進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278-280.
[12] 陳海芳,魏玲,袁金斌,等.枳殼中脂溶性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的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0,30(9):1610-1614.
[13] 曾憲儀,陳小紅,肖嗚,等.HPLC 法測定枳殼、枳實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1997,22(6):362-363.
[14] 王國榮,章育中,胡世林.薄層掃描法測定酸橙枳實(殼)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1994,14(4):48-50.
[15] 劉鋒,黃艷君,袁鐵流,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枳殼中辛弗林的含量測定[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2,8(10):577-578.
[16] 肖榮國.枳殼中生物堿提取工藝的正交試驗研究[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12(15):27-28.
[17] 馬亞兵.枳殼的胃腸作用及炮制前后的變化[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6,12(6):2-8.
[18] 官福蘭,言慧潔.枳殼對兔體外小腸運動影響的研究[J].中醫藥學刊,2002,20(2):181-182.
[19] 官福蘭,王如俊,王建華.枳殼及辛弗林對小鼠胃排空和小腸推進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11):1001-1004.
[20] 毛煒,江巍,鄭廣娟.小陷胸湯加味對 ApoE 基因敲除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4):1030-1031.
[21] 周燕文,時雪峰.柚皮苷對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研究[J].中國藥師,2012,15(4):471-474.
[22] 管曉琳,朱玲,周黎明.川陳皮素對非小細胞肺癌 A549細胞的抑制作用[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5,27(2):54-55.
[23] MINAGAWA A,OTANI Y,KUBOTA T,et al.The citrus flavonoid,nobiletin inhibits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 of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in SCD mice[J].Jpn J Cancer Res,2001,92(12):1322-1328.
[24] 劉義,吳科鋒,李延平.川陳皮素體外對微管蛋白聚合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8):2113-2115.
[25] SATO T,KOIKE L,MIYATA Y,et al.Inhibition of activa-torprotein-1 binding activity and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athway by nobiletin,apolymethoxy flavonoid,results in augmentation of tissue inhibiy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 production and suppression of production of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1 and - 9 in human fibrosarcoma HT- 1080 cells[J].Cancer Res,2002,62(4):1025-1029.
[26] 趙妍妍,馬秀英,周黎明.川陳皮素對肝癌細胞的抑制作用[J].華西藥學雜志,2007,22(2):149-151.
[27] 羅剛,曾云,朱玲,等.川陳皮素對肺癌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0(3):449-452.
[28] 舒尊鵬,胡書法,翟亞東,等.中藥枳殼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3):8-9.
[29] 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中心站.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011-1012.
[30] 邢娜,舒尊鵬,徐炳清,等.枳殼多糖 CALB-1 的提取、分離純化及免疫調節活性研究[J].中草藥雜志,2015,45(5):639-643.
[31] 孫艷,劉繼鑫,孫艷宏.中藥材揮發油體外抑殺蠕形螨的實驗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9,20(4):333-334.
[32] 熊鶯,王廣發,張俊艷,等.柚皮苷抑制高糖誘導的臍靜脈內皮細胞與單核細胞的粘附作用[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0(2):32-35.
[33] 唐琪,王維倩,王仁飛,等.柚皮苷對小鼠骨細胞 MC3T3-E1 增殖功能的影響[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4(2):171-172.
[34] 梁建光,吳鏗.柚皮苷對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超微結構和缺氧誘導因子1α的影響[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2,39(2):113-117.
[35] 張涵,唐立海,巫燕莉,等.柚皮苷對便秘小鼠排便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初探[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6):1517-1518.
[36] 羅艷春,韓晶莉,羅艷秋,等.黃芪、白術、枳殼對大鼠腸道微生態失調的調整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2):1485-1487.
[37] 張東海.枳殼的臨床新用[J].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3(10):277.
[38] 譚明格.單味枳殼治療胃下垂31例[J].中國民間療法,1998(5):58.
[39] 蔣次鵬.枳殼阿魏驗方治療梅核氣[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2,2(8):30.
[40] 俞華,林俐.升提藥治療經期延長[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0,24(4):30.
[41] 劉磊,李川,唐姬.血府逐瘀湯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脂血癥60例療效觀察[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0,12(5):330-332.
[42] 李保雙,常婧舒.復方枳蘇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4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1):19-23.
[43] 丁保順,張聚福,隋瑞云.中藥何首烏及枳殼治療肛裂6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0,8(8):21-22.
[44] 房小英.枳殼白術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4):207.
[45] 張培永.洗痔枳殼湯熏洗治療外痔26例[J].中國民間方法,2001,12(4):33.
[46] 牟克祥.桔梗枳殼配伍運用淺識[J].四川中醫,1995(12):19.
[47] 蔡水奇,張立波.瓜蔞枳殼二陳湯治療胸部內傷[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54.
Chemical Component,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Fructusaurantii
CHEN Zhen-he1, WU Guo-tai1,2, REN Yuan1,2*
1.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Gansu 730000; 2. Gansu Key Laboratory for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Gansu 730000)
F.aurantiiis common qi-regulation drug, and have many kind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such as regulating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lowering blood lipid, resisting tumor and thrombus. Chemical component, moder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F.aurantiiare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F.aurantiiresearch and the improved method are proposed.
F.aurantii; Chemical compon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2015年甘肅省“隴原青年創新人才扶持計劃”項目(2015-003);甘肅省中藥現代制藥工程研究院基金項目(YWW-2015050)。
陳振鶴(1992- ),男,甘肅張掖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藥藥理與毒理。*通訊作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藥藥理與毒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2016-07-11
S 567
A
0517-6611(2016)26-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