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蓉
?
論高校政府采購的特殊性——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
王小蓉
[福建農林大學后勤管理處]
本文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從投資主體多、經費來源多元化,采購品種多、規模大,物資設備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以及采購的時效性強、計劃性差這4個方面對高校政府采購的特殊性進行討論。
高校;政府采購;特殊性
200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明確規定,各級國家機關、實行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與團體組織均應該實行政府采購。按照這一要求,高校作為實行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其采購行為應當納入政府采購的范圍。然而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三大任務,與各級國家機關、其他實行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與團體組織的工作任務是極為不同的。此外,高校政府采購本身也是一個新事物,其推廣時間不長,各校的方法制度參差不齊,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諸多的障礙。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以來,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的資金投入力度越來越大,高校采購金額越來越多,因此對高校政府采購的特殊性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隨著高校辦學層次的多元化以及籌資渠道和籌資能力的提高,資金來源已由政府撥款的單一模式轉向為多元化經費籌資模式。除了各級政府財政撥款、教育行政部門撥款、學校的事業型收費、經營收入之外,還有各級縱向科研經費、橫向科研經費、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建設專項經費、國內外貸款、捐贈款等等。
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除了作為福建省重點支持建設的3所高水平大學之一,受省政府財政撥款外,福建農林大學還是國家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大學。因此,國家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在政策、項目、經費等方面給予了學校更多的傾斜和支持。
從各級科研經費方面看,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發布的“福建省高等學校2011-2012學年度辦學質量報告公開”顯示,福建農林大學在2011-2012學年度,新上科研項目480項,合同經費11876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105項、合同經費7888萬元,占學年合同總經費的63.4%。到位經費15297萬元,其中橫向到位經費6610萬元。而至2013年,學校共設有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73個部省級平臺,年科研經費達2億多元。
從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來看,2011-2012學年度,福建農林大學新增了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作物品種區試站、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國家林業局研究基地,以及其他省級科技創新平臺8個。這其中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例,國家科委頒布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暫行管理辦法》就規定了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組建期間,其所需經費采取“三三”制的原則,即國家撥款、銀行貸款、主管部門或依托單位自籌各三分之一。
此外,又如捐贈款, 福建農林大學2012年獲得了香港智華基金捐贈3000萬元。近四年來,共獲社會捐贈資金1.6億元。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各高校學科門類設置趨向多元化,教學、科研、科技開發項目的多樣化帶來了物資需求的多樣化,要求采購的品種越來越多,所需的日常辦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品種也有上千種之多。
如福建農林大學經過80年的建設,現在學校不僅僅是一所專業涵蓋面局限在農林方面的一所專業性很強的農林院校,而是一所以農林學科為優勢和特色,理、工、經、管、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的本科專業已經高達76個。由此可見,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原來的專業性院校已經向多學科、綜合性院校發展,學科門類設置更加多元、豐富。這必然會對高校采購的品種和規模帶來直接的影響。
近幾年,在“科教興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國家投入大批經費用于科教事業,高校儀器設備的采購量不斷增大,每年采購儀器設備資金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發布的“福建省高等學校2011-2012學年度辦學質量報告公開”顯示,福建農林大學在2011-2012年學年度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800萬元;并投入實驗室建設經費3100萬元用于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同比上學年增長288%,使得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8310元,比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標準生均5000元提高了60%以上。而福建農林大學信息公開網發布的“福建農林大學2013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2013年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為42973萬元,當年新增值為5338萬元,較上年增加了14.18%,按折合在校生數31429人計算,生均儀器設備值達到13673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較上年增加了15.59%。如此高額并逐年遞增的投入,勢必對高校采購工作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此外,高校食堂的物資采購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內容。如福建農林大學現有教職工2300多人,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8萬人。另外學校還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留學生獎學金接受院校,有美國、加拿大、蘇丹、泰國等30個國家的來華留學生在校學習、研究。面對這樣大規模而且來自全國各個省份乃至世界各地的師生,提供衛生可口、物美價廉的每日三餐,其采購的品種之多、規模之大也是高校政府采購特殊性的一個主要體現點。
高校特殊、專用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和自制設備多。科學研究設備因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的差別,大多數需要精密度高、可靠性強、穩定性好、技術含量高的專用儀器設備,其中包括部分國內無法替代的進口儀器設備,以及市場無法尋求、只能向廠家定制,委托加工或根據需要對定型設備進行改造整合的教學科研專用設備。
高校采購教學儀器設備用于教學、科研,任務重、涉及面廣、教學急需,高校突發性科研啟動項目多,經費來源渠道多,科研經費的數額和到位時間難以確定,經費到位,又需盡快實施;高校內部部門結構復雜,擁有經費自主權的部門多,儀器設備采購計劃要達到合理高效配置很難,所以高校儀器設備采購計劃難以全面、準確、按時完成。如果嚴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購程序來辦,時間上很難滿足迫切性的需求。
比如,高校每年都有新入學的學生和新進的教師,這些新的師生的到來,他們在學校里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所需的生活設施,如宿舍的床、衣柜、桌椅等生活用家具,教室的課桌椅、講臺等學習用家具,都是在每年開學前需要完成好的采購項目。而這些家具采購的計劃性會相對較差,同時又具有數量大、時間要求急的特點。
此外,高校教師每年除了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外,還有很多的科學研究要做。而各個級別的科研課題,從課題的申報、立項、到完成、結題,一般都是有時間限制的,通常是2~3年內完成。科研項目立項后,首先要購買進行科研課題的相關儀器、設備及耗材,這就涉及采購看起來,這2~3年的時間很長,但是科學研究本來就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教師承擔了教學任務,因此教師的負擔很重。所以,作為高校采購人員來說,不要在采購環節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從而緩解教師在研究時對時間緊迫性的需求。
高校政府采購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投資主體多、經費來源多元化,采購品種多、規模大,物資設備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以及采購的時效性強、計劃性差這4個方面。筆者認為高校政府采購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無論在理論還是在實際運作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多方面、多角度地認真觀察、思考、總結,需要各級政府、專家、學者以及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學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結合高校自身特點,不斷探索具有高校特色的政府采購機制。
[1]嚴響.高校政府采購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8-9.
[2]蔡鷹,駱明霞.高校自行采購活動的制度缺失及其規范[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2):61-64.
[3]談桂元.新形勢下高校采購管理制度創新[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57-60.
[4]吳斌.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高校政府采購制度的思考[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2):39-41.
[5]周麗儉.我國高校實施政府采購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6(6): 95-97.
[6]陳雪冰.建立和完善高校政府采購制度[J].科技經濟市場,2006(1):119-121.
[7]徐力怡.政府采購制度在高校物資采購中的運用與思考[J].南通工學院學報,2001(2): 87-89.
[8]袁伶俐.高校政府采購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13.
[9]王凌宇.我國高校政府采購問題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0.
[10]董元.我國政府采購制度規范化建設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9
(責任編輯:厲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