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鄉鎮文化娛樂生活也逐漸走向繁盛和豐富。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號召以后,鄉鎮文化建設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本文針對將中國夢融入鄉鎮文化建設的價值意義、常見問題、發展方向及實施策略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國夢;鄉鎮;文化建設;發展;理念
早在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中國夢”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結合“兩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開創一條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一個文化大國,在鄉鎮文化建設中融入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一融合措施,能夠使廣大文藝工作者勇舉文化旗幟,立足當前的實際情況,增進中國夢和鄉鎮文化的融合方法和發展舉措[1]。
一、將中國夢融入鄉鎮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從根本上說,鄉鎮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推進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系統化、全局化、立體化的發展進程。中華民族要想實現偉大復興的發展目標,就要立足當前工作實際,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文化道路。
另一方面,通過中國夢中蘊含的民族精神作為重要指引,健全和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民生文化權益、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創新鄉鎮文化隊伍的機制、體制之上,推進農村地區的文化規劃建設情況,使鄉鎮文化建設能夠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以鄉鎮文化站點為重要載體,開創鄉鎮建設的新局面[2]。
二、鄉鎮文化建設中遭遇的各項問題
鄉鎮文化是所有中國人在建設小康之路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靈魂之所。對于鄉鎮文化工作者來說,面臨著一系列的發展難題。例如,鄉鎮文化的基礎設施較為滯后、文化活動形式十分單一、群眾的文化活動熱情度較低、缺乏專業的文化引導性人才、鄉鎮還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解決,不但會影響中國夢在鄉鎮文化建設中的融入,更使一些鄉鎮、村落成為文化上的“真空區”,不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經濟、教育、文化的全面發展。
三、將中國夢融入鄉鎮文化建設的實施策略
(一)增加關注,建設開放的鄉鎮文化平臺
首先,當地黨委和政府要轉變發展意識,對鄉鎮的文化建設工作給予較多的關注。要結合鄉鎮機構的發展改革,通過人力、物力支持,保障鄉鎮文化站的建設情況。要從文化辦公設備、管理機制、項目活動等方面,提高鄉鎮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統一。在活動經費上,建立政府投入為主、民間資本為輔的資金融合體系,形成一個更加多元化的鄉鎮文化平臺。嚴格督促鄉鎮文化部門按照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確保文化活動資金公開透明、驗收合理、轉款專用,將鄉鎮文化和教育、體育、經濟、社會等方面融為一體,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文化指導平臺,讓中國夢具備實質意義,使基層百姓在此之中,充分感受到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二)貼近民生,提高鄉鎮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鄉鎮文化建設中包含著鄉村風俗、文化娛樂等多種活動。通過優先安排管護群眾切實利益的文化項目,能夠充分增進文化建設的項目落實情況。為此,鎮兩委班子及相關文化部門,要突出抓好鄉鎮文化站、“農村書屋”的建設情況,做好文化、科技、衛生的“三下鄉”服務,突出扶持文藝團體的發展,倡導建設文明的生活的社會服務風尚。要在征求鄉鎮居民同意的情況下,完善文化器材的設置、運用激勵的手法,融入更多的社會力量,對中國夢融入鄉鎮文化建設進行全面的鋪墊[3]。要從根本上,保持對鄉鎮一級的文化市場的監管、增進大型文化活動、文藝表演的發展深度。確保鄉鎮基層文化陣地的建設能夠卓有成效。對鄉鎮文化建設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發展。
(三)產業互動,增進鄉鎮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在鄉村的建設發展上,要保持完善理論發展體系。要建立一個統籌協調的管理機制,在經費保障機制、文化互動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財政支持。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使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能夠進一步提升鄉鎮群眾的文化服務質量。同時,要結合地區文化特色、民族區域特點,通過建立考核機制、使文化建設的發展成果成為衡量地方文化服務的重要標準。結合“中國夢”的實施背景,增進鄉鎮文化的發展基礎。例如,利用農閑時節,為群眾放映廣場電影、公益電影,為群眾送去更加豐富的文化大餐。利用冬閑時候,組織文藝骨干編排舞蹈節目。在春耕、備耕時節,根據新型知識農民發展需求,組建一支全面的農村文藝演出隊伍,大力培養農村發展骨干,使業務文藝能夠更好服務于農村群眾。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鄉鎮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要積極開拓文化互動的發展形式,形成先進的文化產業。從而進一步實現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雙向融合。從群眾文化活動,社會經濟、文化激勵機制等方面,轉變基層鄉鎮文化的發展形式,為鄉鎮文化建設工作指明方向,在“下村社、走基層”中,為鄉鎮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幫扶。
參考文獻:
[1]劉穎.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實現[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111-112.
[2]荀勇.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探討[J].青春歲月,2011(12).
[3]余云.發揮鄉鎮文化站的職能,有效服務新農村文化建設[J].大眾文藝,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