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坤
?
淺談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創新
黃樹坤
[作者: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后勤管理部主任,助理研究員]
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不斷加速和推進,后勤管理在獨立學院建設和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為其生存和發展強有力的保障與支撐, 承擔著內涵建設和規范管理的輔助和助推功能。但受制于辦學時間短暫、辦學經驗欠缺、母體學校干預、資金投入不足、管理隊伍薄弱、思想觀念陳舊、體制機制落后等不利因素影響,獨立學院后勤管理仍無法跟上辦學規模、教育教學、學術科研、人才培養等快速發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束縛著獨立學院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思想觀念相對陳舊
公辦母體學校管理模式的簡單復制,資金投入的縮減和缺乏管控,獨立學院后勤管理人員市場競爭意識缺乏、資源節約意識淡薄、管理服務手段落后等短板成為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構建的“絆腳石”和“攔路虎”。由于后勤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陳舊,業務學習無法跟進,不善于借助現代化、信息化、系統化管理工具,在工作中缺乏主人翁精神,不但沒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自身工作,還占用有限的各類資源,甚至造成極大浪費。
(二)重視力度略顯不足
近年來,獨立學院的生源規模持續擴大、在校生數日益增長、辦學經濟效益得到強化。為了滿足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的需要,獨立學院業已將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到教學管理、科研學術等活動中,但慣性地認為只要教學活動開展好,學校就能實現長遠發展,卻忽略了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節約型后勤管理在綜合實力提升、辦學水平提高、贏得社會認可和好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沒有專門的節能減排領導機構,缺少對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統籌指導和引領。
(三)體制機制不夠完善
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和完善,采用粗放式、分散式管理,沒能形成系統的、先進的管理體系,致使管理隊伍渙散、系統運行不暢、資源損耗過度等問題突出。管理經驗相對不足,制度規范相對滯后,導致運行機制不盡協調,監管約束機制失衡。水電等能源損耗監控不到位,物業維修等耗材管理不嚴格,投入產出比例不正常,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效,目標責任不明晰等不良現象均反映出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
(四)管理隊伍素質薄弱
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部門機構臃腫、人員冗雜、效率低下。一方面,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缺乏合理性,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有限,高級職稱人員比例偏低;另一方面,現代化的校園管理需要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管理人員,但是既精通后勤管理理論又具備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緊缺,影響工作效率。
(五)節能設備技術落后
獨立學院出于對辦學成本的控制,對節能新技術和設備的開發、引進及應用方面存在誤區,不論是學生宿舍、實驗教學樓宇、行政辦公區、場館禮堂等場所的節能用水用電設備安裝,還是地下管網鋪設等基礎設施改造,無法跟上技術更新的步伐,無法做到同步更新、同步普及。節能照明方面有節能型聲控燈,水龍頭方面有電子感應開關,水電計量方面有智能射頻管理系統,熱水方面有空氣能或太陽能熱水器,空調方面有能耗低的中央空調變頻技術,污水方面的水資源再生循環利用等都是節能設備技術應用的基本配套措施。
(六)節約環保氛圍淡薄
獨立學院在校生因家庭經濟條件較寬裕,成長環境較優越,導致節約意識淡薄,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如:人走電未斷、空調空轉、電腦24小時開機、WIFI時刻運行、淋浴時間過長、龍頭滴水等。學生工作、宣傳工作系統對師生的節能環保宣傳力度不夠,沒能樹立“節約無尚光榮、浪費無比可恥”的思想,沒能將建設節約型社會、校園的做法和經驗傳授給師生,沒能營造“節約資源、人人有責,浪費資源、人人斥之”的良好氛圍。師生員工對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感認識不足,節約環保理念還未能完全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獨立學院是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的建立、健全及創新,不論是資金技術層面還是政策措施方面,均離不開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扶持[1]。借助政府職能部門在資金方面、政策方面給予的更多支持,依托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改革的腳步才能進一步加快,管理體制才能進一步得到完善和改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想實現獨立學院后勤資源的節約,就必須要打開市場,從校園中走入社會,參與到市場競爭,這就需要政府承擔其公益責任,為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的創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策空間。
(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將現代企業制度引入到節約型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體制中,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制度的優勢,滿足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的需求,尤其是在政企分離的制度下,可以賦予后勤部門更多自主管理權,有利于增強后勤的綜合競爭力。首先,確立獨立學院后勤法人化市場的主體地位,賦予后勤實體自主管理權;其次,加強后勤管理工作的靈活性,明確后勤與校園之間的關系,讓后勤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參與競爭活動,從而促進后勤管理的社會化。在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建設過程中,要以后勤為實體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明確后勤實體在競爭中的地位和定位,有利于整合獨立學院資源,賦予更多獨立自主經營管理權限,進一步增強整體競爭力。
(三)明晰產權隸屬關系
明確的產權關系是實施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和保障,要實現節約型獨立學院后勤管理制度創新,必須進一步明確產權隸屬關系。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經過嘗試和實驗,已取得顯著成效,有的采用承包制經營,使后勤管理具有一定的自主經營權,但是仍未具備獨立財產權,無法參與社會競爭。獨立學院后勤要真正實現獨立經營,必須對后勤的國有資產進行重新評估和登記,將資產按不同性質分為經營性資產、服務性資產等不同種類,對不同資產采取不同管理方式,能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同時,獨立學院要對后勤管理全面放權,實現自主管理和經營,自行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真正成長為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
(四)貫徹依法治校方針
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的構建,必須牢固樹立“法制后勤”的方針,必須發揮法律在節約型校園創建過程中的約束和指導作用。獨立學院后勤管理工作不但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還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因缺乏法律意識、法律風險認識不到位而導致管理缺失、服務不善等問題發生。節約型后勤管理體制在各類后勤服務管理、各種設施設備技術引進、教育教學科研配套等方面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法律法規執行。獨立學院向師生員工提供的飲食、商品、藥品、飲用水、電器等生活必需品不但要貫徹節能環保要求,還要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公共設施、教育教學設施、實驗器材設備等管理應嚴格遵守管理規范、操作規程,盡量規避法律風險。
(一)確立文化導向機制
節約型后勤運行機制的推進和創新,必須借助校園文化陣地,依托校園媒體渠道來實現。首先,加強師生的節約意識培養。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體系的健康運行,需要轉變以往觀念,通過校園文化的宣傳作用,加強師生的節約意識,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娛樂活動時,減少資源浪費。其次,促進校園后勤管理組織的優化。通過管理組織的完善,在校園內部形成有效約束力,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為節約型后勤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據,使管理活動有章可循,實現節約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二)構建風險分析機制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吸引社會力量加入,帶來更多資源的同時,也為高校的運行管理帶來風險[2]。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不同類型的風險,如食品安全風險、設備操作風險、防火安全風險、交通安全風險等。通過構建風險分析機制,對風險進行及時的預測和分析,并提出抵御風險的建議和對策,從而保證獨立學院節約型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設立節約型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風險分析和預警機制,及時對管理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和管控,有效降低節約型后勤管理的風險。
(三)推行績效考評機制
獨立學院應通過績效考評機制的建立及創新,完善對節約型校園創建工作的監督、評估體系,定期對各部門、各教學單位進行考核,將資源、能源費用量化分攤計入各部門的成本考核,費用的高低直接與各部門的利益掛鉤[3]。對消耗超過指標的,給予懲罰;對消耗低于既定指標的,給予獎勵。
建立績效考評機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從政策導向上激勵廣大員工積極參與節約資源、能源的積極性,強化后勤管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能動性,不但能實現后勤精細化管理的目標,還可以實現“優勝劣汰、擇強留用”的員工管理目標。節約型后勤管理的建設和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績效考評和目標管理可激勵員工在“效率”和“質量”上下功夫,通過人員培訓、人才引進和績效考評機制相結合,著力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素質。
(四)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獨立學院可以發揮市場競爭在降低后勤管理經營成本和統籌利用各方資源方面的優化整合作用,通過公開招投標、公開競價等方式讓優美價廉的技術和設備 “武裝”獨立學院;通過招聘、調整或高薪聘請等形式讓學歷層次高、專業技術精通、管理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和豐富人員結構。在獨立學院后勤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一方面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適當開展競爭;另一方面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準確定位,避免過度開放對校園教學生活秩序造成不利影響。
[1] 皮光純.高校后勤社會化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2).
[2] 宋漢衛.獨立學院后勤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1-05-01.
[3] 劉翠秀.獨立學院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1-30.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