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夢婕
廣播編輯的新媒體意識
文/張夢婕
如今,報紙、電視、廣播媒體各自占據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新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入侵并影響著這些傳統媒體。報紙向手機、網絡、移動終端上延伸,而廣播則借助短信與網絡平臺和聽眾即時互動,這些潛伏在我們周圍的新媒體,不知不覺改變了傳統媒體形式,顯示著他們無孔不入的能力。所有的這些,都對如今的編輯工作提出挑戰,作為一名廣播電臺編輯,怎樣適應新媒體的融合,用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和傳播形式的要求進行編輯,成為廣播人面臨的重要課題。
要適應新媒體,先得弄明白這個侵入者到底“新”在哪。新媒體之所以能和傳統媒體區別開,主要有三大創新:
一是傳播的形式不同。傳統媒體的主導者就是傳播者,受眾只能被動的接受早已約定俗成的規則,你說多少,他只能看多少;你說什么,他只能看什么。這種傳播方式單方面地把受眾變成了從屬關系,這樣根本沒法真正了解受眾的感受,更不用說明確受眾的需要了。
二是傳播的時效性不同。現代科技的進步已經讓即時傳播成為了現實。無處不在的新媒體終端,既是發布平臺也是接收平臺,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隨物隨人。而傳統媒體往往會受到出版周期或有限的播出資源影響,等到信息發布,“新聞”往往變成舊聞。傳統媒體的編輯們辛辛苦苦剛出爐的勞動成果還熱熱乎乎呢,可同樣的信息早都在新媒體的世界里鋪天蓋地了,之前的工作成果瞬間就成了過期食品。
三是信息量不同。新媒體就是信息的海洋,流動性極強,新的信息就像浪潮一樣不斷覆蓋著舊信息。因為信息量龐大,新媒體中呈現出來的信息往往是全面周到的。就拿微博來說,雖說各種謠傳不斷,可總有人站出來辟謠,不用擔心沉默的螺旋會無休止的發生。可傳統媒體的內容除了受制于傳媒本身所代表的立場、方針,甚至還要代表客戶的利益,所以思維與行動會一次又一次被綁架,很難說,你看到的都是真實的。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筆者認為新傳媒時代廣播電臺編輯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能力:
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強烈的沖擊,促使廣播紛紛推出自己的專業頻率、頻道辦有針對性的節目,吸引特定的群體,以求在激烈競爭的格局中搶占一席之地。從把關人這個角度來說,海量的龐雜的信息需要編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多元化的思想和價值觀,更需要編輯把握導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節目必須要堅持的首要原則,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在確保欄目和稿件有正確的輿論方向的前提下,導向不能出錯,內容一定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同時還要根據本臺的新聞欄目的定位做好欄目的策劃和編輯,要從廣播電臺的發展和聽眾需要的角度出發開發不同的欄目,提升節目的質量。
如今,單一媒體的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必須拓展傳播渠道才能贏得更好的發展。廣播可以通過大型活動擴大影響,塑造品牌。在新傳媒時代愈加激烈的競爭狀況下,舉辦身邊的、互動的、落地的媒體活動對廣播而言非常重要。編輯在策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做出獨家的報道,編輯、記者往往需要從不同角度、多側面進行挖掘和闡釋,不僅僅局限于現場的采集,而是涵蓋了前期的準備到后期的制作、加工,從選題、組稿到最后播發,編輯的出謀劃策工作始終都要跟進。這對新聞編輯的應急能力、組織、策劃能力都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試想,在信息如此快速的今天,一家媒體如果對重大突發事件失語,或者說對新聞反映比較滯后,那么這樣的媒體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了。
進入新媒體時代,廣播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先機,還要在新聞的深度、廣度上做文章。新媒體時代新聞的深度挖掘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敏銳的新聞意識,對外界發生的各種變化能做出及時準確的分析判斷。廣播新聞編輯應能從各種信息和突發事件中收集線索,找出選題,再根據事件的新聞價值、編輯方針及媒體自身定位等一系列因素進行篩選,確定新聞報道方向,通過編輯策劃,重新配置信息資源,深挖選題內涵,拓展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
現如今,一些網絡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一些聳人聽聞、歪曲事實的標題,通過標題人為地擴大事件的受關注程度。錯誤的或者夸大的信息會擾亂視聽,也會增加受眾的閱讀負擔,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媒體的公信力。這就要求廣播編輯在心中筑起“零容忍”的長堤,擔當起發布真新聞的責任。廣播電臺的新聞稿相比其他媒體稿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廣播稿是音響新聞,廣播的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廣播新聞編輯要具備駕馭聲音的能力。因此廣播新聞稿件不但要用心、用手去寫,還要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讀。作為廣播新聞編輯要豎起耳朵改稿,編輯出適合聽眾聽的稿子。
隨著新媒體競爭不斷加快,對傳統的廣播編輯提出了挑戰。編輯必須與時俱進,不但要會使用各種現代的通訊工具和廣播設備,同時還要不斷創新編輯思路,策劃出適合廣播發展的欄目,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以河北廣播電視臺旅游文化頻道為例,頻道的官方微信樂聽,從設立起一步步發展完善,關注量迅速攀升。在微信平臺上,頻道的精品節目配上圖片或影像每天定時更新,節目更加生動,也兼顧了一大批受眾的收聽習慣;頻道的一系列活動都及時在微信平臺公布,配上完整的流程和圖片,讓受眾可以更直白地了解活動信息;每天及時更新路況和資訊等便民信息,樹立頻道官方微信良好的服務形象。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果傳統媒體還固步自封,那么在微博等新媒體的沖擊下,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反之,如果開門辦臺,讓聽眾參與,與聽眾互動,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張夢婕,河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