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 天
提高廣播新聞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文/蘭天
任何事物的進步離不開創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媒市場也面臨著千帆競爭的局面,如果一個企業或者某一個媒體工作者想要脫穎而出,創新意識就像一把披靳斬棘的利劍,助力前行。廣播新聞編輯屬于一種特殊的信息傳播媒介,沒有生動形象的影像等媒介輔助,廣播新聞編輯記者更需要推陳出新,大膽創新才能緊跟歷史的步伐。因此本文以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別從自身素養、個性意識、新聞視野等幾方面提升廣播新聞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借此提升廣播新聞節目的收視效果。
信息時代進步促使新聞傳媒出現百花齊放的多元化場面,電視、網絡、廣播三足鼎立,各自綻放異彩。然而隨著網絡媒體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格局逐漸出現嚴重的分化局面,廣播新聞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市場份額的占有率日益減少。編輯記者作為推進廣播新聞行業前行的中流砥柱,要想打贏這一場競爭的戰役,必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只有改變節目本身的看點,才能吸引多層次的聽眾。
作為信息媒體的最初傳播形式,廣播新聞確實為我國的新聞信息傳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隨著新生信息傳播力量的誕生,廣播新聞行業自身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比如廣播新聞編輯記者缺乏創新意識,不僅廣播節目的形式單一缺乏感情色彩,而且廣播新聞的內容缺乏深度,甚至為了吸引聽眾故意夸大新聞報道。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逐漸消磨聽眾的耐心,導致廣播新聞慢慢流失更多的聽眾。
同時,廣播新聞受到播放途徑的限制,僅僅依靠聲音傳播各種新聞資訊,畫面感缺失的缺陷更不利于其與其他新聞傳播途徑相抗衡,因此更需要新聞編輯記者運用創新手法改變現有廣播新聞傳遞的現狀。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促進廣播新聞的進步,成功的創新可以推動廣播新聞行業朝著更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廣播新聞編輯記者,要時刻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運用自己的創新智慧為廣播新聞媒介營造一個五彩繽紛的播報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廣播新聞的傳播效果,才能激發聽眾的心理共鳴,最終實現廣播新聞播報的最終意義。
信息觀念日新月異,廣播新聞編輯記者作為信息的傳播者肩負著光榮的使命。進行創新能力改革不僅是提高廣播新聞傳播效果的需求,更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基于廣播新聞的特性,主要從以下幾點提升廣播新聞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
1. 提高自身素養,敏于觀察形勢
新聞屬于時事政治領域的信息,因此相對于其他娛樂、生活等新聞內容,其采集、編輯、播放等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因此作為一名廣播新聞編輯記者,首先要清楚自身的政治立場,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養成敏于觀察形勢、善于知微杜漸的新聞編輯習慣,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創新意識。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主動學習各種與廣播新聞專業相關的高科技事物和技能,做到“物盡其用”。可以在廣播新聞的內容設計中穿插各種具有時代感的元素,拉進廣播與受眾群體的心理距離。
2. 激發創新潛能,樹立個性意識
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所具備的無限的工作潛能都有待激發,創新意識正是其中潛在的工作能力之一。作為一名新聞工作編輯,除了具備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最主要的還是要擁有創新探索的意識。廣播新聞行業本身就存在諸多的不利競爭因素,因此要想在同類新聞播報中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更需要新聞編輯記者樹立個性化的創新意識。面對同一類或者同一個新聞主題,要敢想、敢做,學會站在不一樣的新聞視角來觀察,運用自己的發散性思維看到本次事件的內涵,掙脫世俗的新聞報道角度,提出標新立異的新聞觀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同類化的新聞節目中吸引聽眾。
3. 開拓新聞視野,善于發現亮點
新聞報道本身屬于偏向于正規化的媒體信息類型,在用詞、內容編輯上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因此一篇依靠聽力來傳播的新聞報道,更需要編輯記者能高瞻遠矚,依靠豐富的知識構架拓寬自己的新聞視野。新聞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一旦有重大新聞信息出現,各種傳播媒體都會競相報道。作為廣播新聞編輯記者,沒有動態的畫面來渲染新聞的內容,就需要編輯記者能具備內容、形式等創新能力,在接觸新聞的第一時間可以快速抓住新聞的要點和亮點。學會站在新聞受眾人群的角度,從他們的感受和需求去關注和報道本次新聞事件,只有這樣,才能正確選擇新聞頭條,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升廣播行業的名譽度。
高爾基曾經說過:“保守是舒服的產物”。任何時代的發展和變革都會引發對應的歷史創新,傳媒介質之間是這個道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傳媒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廣播新聞想要在競爭浪潮中站穩腳跟,創新是決定其成敗的重要因素。新聞編輯記者的工作屬于新聞節目制作的基礎,如果廣播新聞想要獲得長遠的生存就必須要不斷培養這些基層砥柱的創新能力,謹記“變則通”的改革名言,為我國廣播新聞工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1] 郭華省. 廣播活動的效用和困境突破[J]. 中國廣播. 2012(12)
[2] 丁潔. 淺論評論類節目對新聞廣播競爭力的提升——以湖北電臺《時事大家談》為例[J]. 前沿. 2012(18)
[3] 申啟武,呂芳敏. 廣播新聞:多元化革新與全方位突破[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2(01)
[4] 申紅,褚俊杰.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新聞創新[J]. 新聞世界. 2011(10)
蘭天,河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