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紅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800)
?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創新模式實踐探索
——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徐春紅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800)
長期以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較為傳統單一、緊密度欠缺;企業始終扮演“用人單位”角色,專業人才培養的參與度不夠,缺乏可持續的育人理念;專業教師的行業敏感度較低,人才培養滯后于行業、企業發展。基于此,構建校企深度合作創新模式是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科學有效實施現代學徒制改革的核心任務。
現代學徒制;高職;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創新
“學徒制”指以師傅帶徒工為主要形式,以某行業或職業的知識技能學習為內容,徒工可因勞動獲得某種形式回報的職業教育形態。工業革命使得傳統的學徒制無法適應一個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大規模需要,而戰后德國經濟迅速騰飛的主要原因就是將學校本位教育與工作本位培訓緊密結合的新型學徒制“雙元制”的實施。
于是,歐洲各國紛紛效仿德國“雙元制”發展本國職業教育。最早提出將學校教育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新型學徒制模式是瑞士巴塞爾的社會政治學協會(1983年),而英國于1993年推行現代學徒制,澳大利亞在1996年實施新學徒制,美國和加拿大從1990年開始進行學徒制改革實踐。由此,現代學徒制產生。
現代學徒制是西方有關國家實施的將傳統學徒制培訓方式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學校與企業合作式的職業教育制度”,是對傳統學徒制的發展。
從廣義上講,二戰后出現的以德國“雙元制”、英國“現代學徒制”、澳大利亞“新學徒制”等為典型,適應現代經濟與社會需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納入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學徒制形態都是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科學有效地實現了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校企合作)、學習者工作和學習相結合(工學結合),有效幫助其學習知識、訓練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及養成職業態度,滿足了現代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發展迅速。
(一)校企合作模式較為傳統,緊密度欠缺
旅游管理專業因本身的專業特性,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合作較為普遍,但在深層次緊密合作方面仍較為欠缺,仍舊延續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對于專業學生的培養以學校為主體,教室、校內實訓室為主要場所,企業的介入主要體現在新生始業教育的“企業參觀”環節、實訓課程企業場地使用、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實習崗位的安排以及由此所延續的企業就業等環節。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完全以學校為主體,而企業只是人才的接收地,缺乏專業人才培養的全程參與和緊密對接,導致人才需求不對稱,學生的行業、企業崗位能力缺失、脫節,甚至形成進入職場的恐慌感。
(二)企業缺乏長期育人理念,以求短期回報
由于在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業在學生的職業培養過程中投入較少,只承擔了后期頂崗過程以及畢業就業中的用人單位角色,使得學生對企業忠誠度、行業職業歸屬感較為缺失,從而導致離職率居高不下;而企業也從自身利益出發,對學生的職業成長不做長期規劃,僅局限于“低薪實習生”的概念。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專業職業的認知度、滿意度偏低,對學校的教育質量產生質疑,而企業會單方面認為學生在校期間的職業素養培養缺失,職業忠誠感不強,而學校面對學生方和企業方的雙重壓力,導致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困惑重重,停滯不前。
(三)專業教師行業敏感度不強,人才培養達不到企業要求
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大多由高校直接進入學校,缺乏行業職場經歷,專業技能水平不高,而長期的校內教學生涯,使得專業教師對于行業發展敏感度較低。雖然每年均有下企業任務,但往往淺嘗輒止,對行業的長期動態發展把握度欠缺,對專業崗位技能的認知和水平提升較不重視。而旅游行業又處于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點領域,其行業發展更新速度大大超越高校專業人才的培養進度,專業教師的行業敏感度低下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專業培養的人才無法達到企業發展用人需求,導致校企合作的效度大大降低。長此以往,學校的人才培養作用將大大削弱,職業教育的地位也將被淡化。
(一)形成緊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1.建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首先建立行業、企業與院校聯合培養機制。由旅游行業、企業、院校的管理人員組成現代學徒制協同育人機構,由旅游行業、企業的技術能手和學校專業教師組成“雙師專兼職教學團隊”,共同參與到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其次,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和管理條例,通過共同招生面試、企業融入始業教育、課程體系共建、課程共授、實訓共同指導、頂崗實習共同指導評價等環環相扣的人才培養環節,實現校企協同育人的運作模式,并制訂具體的管理條例和制度,有效貫徹執行協同育人機制;最后,打通校企雙方的信息通道,及時獲取企業人才需求信息、修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授課模式、掌握實訓開展信息及頂崗實習反饋、畢業生職業發展晉升軌跡等系列信息,真正貫徹執行校企緊密型可持續合作模式。
2.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校企根據行業、企業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分析歸納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主要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知識和素養。并根據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人才培養要求制訂課程體系,實施以企業為主導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3.共同確定課程標準及授課模式
校企雙方從職業工作崗位任務分析入手,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典型崗位任務的課程體系,開發適用崗位育人需求的課程內容及評價標準。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各個課程教學應達到的技能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計劃、授課模式。校企“雙師專兼職教學團隊”的任務分配等相關信息。并圍繞課程標準進行課程設計的制訂和實施,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的制訂是有效實施校企雙師授課模式的基礎。
4.共同實施課程及實訓計劃
校企“雙師專兼職教學團隊”共同承擔課程體系中專業崗位核心課程及實訓課程。由專業教師教授課程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模塊,并和企業師傅一起實施課程的實踐模塊。將企業崗位任務和標準轉化為學習目標和任務,在企業實際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技能的示范和指導,學生通過訓練完成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或項目。
與各個專業崗位核心課程相對應的實訓周計劃安排,也通過校企“雙師專兼職教學團隊”加以實施。將學生安排在企業具體崗位,以企業實際工作任務為項目組織實訓教學活動,企業師傅為教學主導,學校專業教師帶隊進行日常教學安排與組織,并與學生一起融入到實訓項目中,實訓周的考核評價以企業工作任務實施效果為評價標準,以企業師傅的考評為主要參照,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應用能力及實踐適應能力。
5.共同指導評價學生頂崗實習
學生頂崗實習階段,企業師傅是主要的技術指導老師,專業教師負責學生的實習安排、協調以及反饋。在實習期間,學生在企業師傅的“帶徒”指導中學習掌握崗位知識技能,并定期通過實習日志向專業教師反饋實習動態及心得體會;專業教師通過定期下企業走訪,獲取學生實習動態及進度情況,并及時與企業師傅進行溝通,適時調整或繼續執行學生的實習進度。畢業論文內容圍繞企業崗位工作流程、案例、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內容。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頂崗實習進行共同評價和考核,從而使得學生的頂崗實習及畢業論文與職業崗位能力、知識、素養的培養目標相吻合。
(二)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
1.企業參與招生面試,從行業企業用人角度篩選人才
將校企合作貫穿專業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全過程,在招生面試環節深度介入,從行業企業用人角度出發,制訂行業企業層面對人才素質、技能和知識應具備及潛在具備的標準,并將此落實到招生面試的條件要求中,從而使得學校的人才培養從最初環節就借鑒、應用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最大限度保障人才培養的專業度。
2.企業融入新生始業教育環節,培養學生職業歸屬感
摒棄傳統始業教育中以“企業參觀”模式來引導學生對行業、職業認知的方式,強調企業和學校育人“雙主體”地位。企業在新生始業教育階段,除了安排學生實地參觀外,通過以往畢業生在企業的職業成長軌跡事例,以“優秀學長職業成長分享會”的模式開展,使學生一方面了解到企業文化和特點,另一方面以學長典型事例引導新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企業還可以安排部門經理主持“部門崗位素養和要求”等相關講座,幫助學生厘清在大學期間專業領域應養成和掌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通過與企業緊密相關的職場文化元素展現及切實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心得,使學生更加明確行業特點和學習使命,提升職業歸屬感。
3.課程教學過程強調職業素養養成
在“雙師專兼職教學團隊”授課過程中,不僅是專業崗位技能的教授和專業知識的講解,企業教師(師傅)更要強調職場崗位所需素養的養成及在具體工作情境中的體現。通過工作案例、情景模擬及實地演練等方式讓學生體驗工作場景,并逐漸養成專業素養和職業習慣。
4.實訓課程強調階梯式體驗操作,促進學生職場對接
在為期兩周的實訓周安排中,由專業教師帶隊進企業,由企業師傅進行“一對一”崗位“帶徒”,在具體業務操作中讓學生體驗感受崗位工作流程,促進其職業崗位能力提升,幫助其提升進入職場、企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加速其職業成長,并提高校企合作職場對接效率。
5.頂崗實習深度實踐,提前打通企業晉升通道
由于前兩年的企業深度介入培養,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可完全進行頂崗操作,企業師傅的職責轉換為“業務指導和協調溝通”。學生在充分掌握崗位操作流程及業務項目任務的基礎上,表現優秀的學生可破格、提前進入職場晉升規劃的下一步目標,實行競聘上崗,突顯“激勵+競爭”的人才培養晉升制度特色,緊跟行業、企業用人機制和風格。
(三)專業教師深入企業提升其專業能力
1.專業教師深度對接企業師傅,提升專業應用能力
專業教師通過在整個學生培養過程中,與企業師傅形成緊密的“雙師團隊”,在課程標準制訂、課程設計、課堂教學、企業實訓以及頂崗實習走訪溝通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行業融入度、敏感度。并通過校企合作制度層面上所規定的,企業每年定期負責一定數量專業教師在專業技術領域的成長任務。每位專業教師每年保證1-2個月的企業實踐,并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崗位任務目標及技能達標要求,完成在企業的實踐提升工程,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及行業、產業融入度。
2.“雙師團隊”共同探討研究,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在企業幫助專業教師職業技術能力提升的同時,專業教師有義務幫助企業進行管理診斷和咨詢,并為企業出謀劃策,為企業制訂規章制度、培訓員工以及提供管理改革方案等工作。校企雙方也可以采用“橫向課題”的方式,共同研討行業、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熱門話題”以及企業改革舉措等項目方案,進行實質性的科研實踐探索,提升專業教師解決行業、企業實際問題的科研能力。
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改革制度是充分突顯“校企雙育人主體”,通過校企雙方緊密合作、企業全程融入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從而科學有效培養與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相一致的具有高度職業素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基于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體系,構建校企緊密合作創新模式是切實落實并實踐現代學徒制改革的基礎和著力點,是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培養受行業、企業歡迎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的根本,必須加以貫徹深入。
(責任編輯:蔣國平)
Practice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ourism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The Case on Ningbo Polytechnic Technology
XU Chun-hong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315800,China)
For a long tim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 is more traditional single and lacking of compactness; The enterprise has always plays a role of choose ancl employ pers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participation is not enough and lacking of sustainable education concept; The industrial sensitiv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s low,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laggin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Based on this, it is the core task of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re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the depth of cooperation innovation mode.
modern apprenticeship;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ourism managemen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novation
G717
A
1671-9719(2016)10-0124-03
徐春紅(1978-),女,浙江紹興人,講師,研究方向為旅游經濟和高職教育管理。
2016-07-02
2016-07-28
2016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教改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創新模式研究——以寧職院為例”(jg16001);2016年度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校內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設項目(1641142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