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
(黑龍江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21)
?
英語課堂教學激勵性即時評價
劉曉光
(黑龍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21)
摘要: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激勵性評價不具體,流于形式,缺失批評,而有效的激勵性即時評價將推動學生取得進步,保證課堂教學成果轉化。教師的評價應該做到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激勵性即時評價要強化贊賞性評價,強化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教師要做到開放式評價,學會利用肢體語言評價。
關鍵詞:課堂教學;激勵性;即時評價
一、激勵性即時評價概念
激勵性即時評價具體指的是在特定語境制約的課堂教學情境下,當學生結束某一行為后,教師為誘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及時的鼓勵,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發言。這種做法是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學生心弦的。激勵性即時評價對于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增強學生自信、促進學生勇于進取都會產生積極影響。而這些心理因素又會推動學生取得新的進步,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成果的轉化。
二、目前激勵性即時評價存在的問題
課程改革要求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從而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把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作為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教師課堂教學即時評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評價手段,通過評價,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得到滿足,又調整教師課堂教學的過程,從而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發展。但是,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存在著一些需要教師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1.激勵性評價不具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聽到有的教師給予學生“good”“excellent”“thank you”這類評價,學生得到的只是終極性評價。那么究竟好在哪,怎么好?教師沒有給出進一步說明。這種空洞模糊的評價,除了給學生敷衍了事的感覺之外,學生也沒有從評價中受益。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激活課堂氣氛,個別教師對學生闡述不清的答案甚至略有錯誤的回答不進行正當的糾正,為了鼓勵而一律給予肯定評價。這是一種典型的評價不具體,往往造成學生認知錯誤,產生失誤導向,使學生認為在大學英語課堂“張嘴就行”,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有悖嚴謹治學的初衷。此外,以表揚替代鼓勵也會弱化表揚評價的激勵功能,淡化激勵功能。試想,總是得到表揚的學生,“表揚”還能帶來激勵作用嗎?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發展的潛能還能夠激發出來嗎?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贊賞應該有“度”,切記不可濫用。
2.激勵性評價流于形式。英語教師在課堂激勵性評價中,往往存在著形式主義。為了增強課堂的活動性,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這樣反而不利于課堂教學成果的轉化,不能激發學生深入有效的思考,顯然是形式主義評價的表現。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應該拋棄一些形式主義的老辦法。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性評價的方式方法應該是靈活多樣的。語言激勵、肢體語言激勵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應該按照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師讓學生真正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同時,也要找到熱烈的課堂氛圍背后存在的問題,才能在不斷的改進和實踐中使課堂即時評價完善起來。
3.激勵性評價注重結果。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過分注重學生的答案,例如“true or false”這樣的判斷題,教師不注重學生形成答案的過程,突出表現為對學生的答案結果給予評價,取得答案的過程卻被忽略。新課堂評價標準要求教師更加重視對過程和方法的評價,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從而做出具體的分析評價。特別是對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的情感態度,應首先給予肯定和鼓勵。還有,教師還要對能提出有廣度和深度問題的學生進行評價。
4.激勵性評價缺失批評。在很多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仍有不少教師認為激勵和批評是對立的,激勵性即時評價就不應該包含批評,毫無疑問這樣是不對的。適度的批評也是激勵的方法。總之,實施課堂教學即時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學成果的轉化,促進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成長,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目前在推廣大學英語課堂新理念的教學中,既要把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性貫徹到底,又要做到基于課堂教學條件客觀性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的各種新理念的嘗試。
三、如何更好地發揮即時評價的作用
1.大學英語課堂即時評價要做到合理的點撥激勵
莎士比亞說: “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心理學家威廉姆·杰爾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人的贊賞。” 我們每個人都有被他人贊美肯定的需求,學生當然也更需要老師的贊美與鼓勵,教師應該理解學生的這種需求并且將這種需求發揮到極致,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讓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激發學習的動機。
2.大學英語課堂即時評價要鼓勵學生深入思考
歌德曾說:“要想得到聰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聰明的問題。”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要多設置一些集知識性、趣味性融于一體的問題,多設置一些具有思維廣度與深度的發散性問題,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然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師的即時評價提供發揮的空間,開辟新的戰場。
3.大學英語課堂即時評價要鼓勵學生共同參與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常常處于被引領聽課的狀態。學生往往處在被動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師指點、評價,很少有自己評價或者同學互評的機會。實際上,每個學生對于其他同學的行為都有評價的想法和欲望。教師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互聽、互評,使全體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參與評價,綻放思想的火花。
4.大學英語課堂即時評價要關注學生,講究評價方法
(1)即時評價語言的巧妙運用。教師要有效利用每一個關鍵點,運用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合適的即時評價。在評價中當然也可以有的放矢地用身體語言進行即時性評價。如利用目光評價,教師要隨和親切,使目光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一個贊許或者期待的眼神;又如利用肢體語言來進行評價,教師溫和的手勢,夸張的肢體動作,都能促進學生有效的思考,增強學生自信。
(2)學生錯誤的善意評價。教師在真誠贊美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毫無惡意的批評。教師批評學生時應考慮學生的切身感受,更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如果學生能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批評,教育成效不言而喻。
(3)學生自評互評空間的拓展。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group work)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同學互評、小組互評來拓展評價空間。教師要真正做到把評價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學中學生的主導地位。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的教師要結合課堂實際情況,身體力行地把評價策略交還給學生。
四、英語課堂教學激勵性即時評價方法
1.強化課堂教學的贊賞性評價
贊賞性評價是指從正面給予學生的贊美、鼓勵、賞識、期望、理解等評價形式。贊賞評價往往會激發學生的愉悅之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強烈的學習需求,并轉化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內動力。采用贊賞性評價,對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在有意無意中把這種良好的期望信息傳遞給學生,可以使學生內化為自我信念。
2.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積極作用
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要建立在完全掌握和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基礎之上,把激勵性評價活動作為給學生提供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成果,激發他們銳意進取和積極思考的精神。大學英語教師要根據不同情境、不同教學對象,有的放矢地進行評價。
3.采用相互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這種方法尤其適合大學英語課堂的group work,由于課堂時間的關系,教師要想做到對全體同學的即時評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把教師單獨評價轉換成生生評價,師生評價,這樣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大學英語課堂教師無法做到針對每個人的檢測,尤其是口語檢測,所以要發揮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用。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是自我認識的合理表達,通過自我評價使學生能夠全面認識自己包括自己的潛能。
4.充分利用開放式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英語老師要堅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操作原則。“要保底”就是確保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即使是英語成績很不理想的學生,也同樣可以通過教師的鼓勵、同學的贊賞,而樹立自信自強的信心。“不封頂”就是對一些英語成績較好的同學,告誡他們不要沾沾自喜,要追求更好更高的自己。
5.充分利用肢體語言評價
無聲的評價就是英語教師要學會巧妙地用肢體語言或眼神來評價學生,讓學生能夠從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中了解自己,幫助學生取得進步發展,從而體現對學生的了解和關懷。教師在日常教學或生活中,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鼓勵都是激勵性評價。
總之,激勵性評價與教學過程同等重要,良好的評價能力與淵博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正確的指導,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缺一不可的。激勵性即時評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用積極的眼光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了解學生,找到學生的優點,合理運用激勵性評價,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王金明)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centive Instant Evalu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LIU Xiao-gu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1500221,China)
Abstract:Effective incentive instant evaluation will push students to make progress,and ensure teaching achievements. At present,incentive evaluation is unspecific,becomes a mere formality,and lacks of criticism. The evaluation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y. Incentive instant evalu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appreciation evaluation,and the combination of mutual evalu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Teachers should learn to use open evaluation and body language evaluation.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incentive;instant evaluation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英語語言習得激勵性即時評價研究”(12532343)。
收稿日期:2015-10-20修稿日期:2015-11-24
作者簡介:劉曉光(1976-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2-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