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通過后處理業務支持法案
【世界核新聞網站2016年2月9日報道】日本內閣近期通過一份旨在“采取必要措施穩步推進乏燃料后處理”的法案。根據這一法案,日本將創建一家負責乏燃料后處理的實體,并為乏燃料后處理引入一套新的籌資體系。
2016年2月5日,日本內閣批準了一份修改“為乏燃料后處理籌集資金及相關基金管理法律”的法案。
同時,經濟產業省(MET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進行乏燃料后處理和使用混合氧化物(MOX)燃料是內閣2014年4月批準的基本能源計劃(詳見本刊2014年第5期相關報道)的關鍵內容。
日本國內電力零售市場將從2016年4月開始實施全面自由化政策。趨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核電廠的運營環境發生重大改變。這意味著后處理業務可能出現“停滯”,因為核電運營商或將難以為后處理提供穩定的資金。
新法案規定的一項主要措施是建立一個新的籌資系統,以便為乏燃料后處理籌集資金。核電運營商將根據其產生的乏燃料數量繳納后處理資金。
目前,日本10家電力公司根據其核發電量向原子力環境整備促進·資金管理研究中心(RWMC)繳納用于開展乏燃料后處理的資金,繳費標準為0.5日元(0.4美分)/kWh。這筆資金由日本自然資源與能源廳(ANRE)監管。截至2015年3月,資金總額已達2.4萬億日元(210億美元)。
法案還批準組建一家負責開展后處理業務的“經授權的實體”。
法案要求建立一個“適當的治理體系”。在該體系中,將建立一個可能包括第三方的指導委員會,負責實體的運營決策。
政府準備在本屆國會任期內頒布相關法律。
成立于1992年的日本核燃料公司(JNFL)目前負責運營日本的核燃料循環設施,包括鈾濃縮、乏燃料后處理、MOX燃料制造和低放廢物處置設施。該公司由日本的電力公司和其他機構共同組建。
(伍浩松譯戴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