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雪蓮
C-反應蛋白相比尿常規檢驗方法在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效果及應用價值
宗雪蓮
目的 探究C-反應蛋白和尿常規檢驗在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中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88例疑似急性闌尾炎患兒,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A組(48例)和B組(40例),A組采用C-反應蛋白法,B組采用尿常規檢驗法進行診斷,以手術病理或隨訪結果為標準,比較2種方法的診斷效果及應用價值。結果 A組C-反應蛋白法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正確診斷指數為86.98%,B組尿常規檢驗的正確診斷指數為53.33%,A組的正確診斷指數比B組更接近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前及術后C-反應蛋白數值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組檢測時間相比,A組為(6.1±1.8)h,B組為(1.6±1.1)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尿常規相比,C-反應蛋白檢測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真實性更高,但耗時較長,檢測過程較繁瑣,臨床工作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檢測項目。
C-反應蛋白;尿常規;小兒急性闌尾炎;應用價值
急性闌尾炎是小兒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轉移性右下腹痛為其典型癥狀,結合相關體征及影像學檢查診斷一般不困難。但一些患兒臨床癥狀體征不典型,且由于小兒思維及語言并不完善,診斷起來往往模棱兩可,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急性穿孔和彌漫性腹膜炎的嚴重并發癥[1]。目前,C-反應蛋白和尿常規檢測都是臨床診斷闌尾炎的常用手段[2]。本研究選取88例闌尾炎患兒,比較2種診斷方法的效果及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來吉林省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88例疑似急性闌尾炎患兒,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A組(48例)和B組(40例)。A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13歲,平均年齡(8.56±4.26)歲,病程2~16h,平均(4.26±3.14)h;B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12歲,平均年齡(7.89±4.32)歲,病程1~11h,平均(4.59±2.28)h。2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設備和試劑 血液檢驗采用BC-2900血細胞分析儀,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配套試劑由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尿液檢驗采用BT-200尿液分析儀,長春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R11尿液分析試紙條,由盛世東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3 方法
1.3.1 C-反應蛋白檢測方法 A組患者入院后,在一切治療措施前,抽取患兒上肢靜脈血3mL,先進行白細胞計數檢測,再進行離心、分離上層血清,應用免疫散射比濁法進行C-反應蛋白檢測。
1.3.2 尿常規檢測方法 B組患者入院后,在治療措施前,取20mL患兒清潔中段尿送檢。檢查內容包括pH、顏色、透明度、白細胞、紅細胞、尿蛋白、亞硝酸鹽、尿糖、酮體、尿膽原、膽紅素等。
1.4 評價標準 (1)檢驗指標的評價[3]:CRP值≤8mg/L為正常,>8mg/L為異常。尿常規結果正常范圍:尿色淡黃,透明,尿pH在4.5~8.0之間,尿比重在1.015~1.025之間,紅細胞、白細胞均不超過3個,尿蛋白不超過80mg,尿糖不超過
900mg,尿管型、亞硝酸鹽、尿膽原和膽紅素、隱血、酮體結果均陰性,超過上述范圍記為異常。(2)診斷真實性的評價[4]:以臨床表現,檢驗檢查結合手術病理或留觀隨訪結果確認是否罹患闌尾炎。以正確診斷指數(約登指數)評價診斷真實性。正確診斷指數=真陽性率+真陰性率-1,越接近1,真實性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結果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診斷真實性的比較 A組48例患兒,經臨床表現,檢驗檢查結合手術病理或留觀隨訪結果確認,有34例闌尾炎患者和14例陰性患者,采用CRP檢測法準確診斷出32例闌尾炎患者和13例陰性患者,正確診斷指數為86.98%。B組40例患兒,經臨床表現,檢驗檢查結合手術病理或留觀隨訪結果確認,有
30例闌尾炎患者和10例陰性患者,采用尿常規檢測法準確診斷出25例闌尾炎患者和7例陰性患者,正確診斷指數為53.33%。2組正確診斷指數相比,A組的正確診斷指數比B組更接近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A組手術前后CRP比較 A組采用手術治療者34人,手術前CRP值為(61.5±12.6)mg/L,術后1d CRP值為(35.6±10.8)mg/L,術后5d為(12.6±8.9)mg/L。手術前后CRP值相比,CRP值逐漸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2組診斷時間比較 A組CRP檢測所耗時間為(6.1±1.8)h,B組尿常規檢測所耗時間為(1.6±1.1)h,2組檢測時間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癥狀體征及相關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同時還要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良好[5-6]。但由于兒童生理解剖的特殊性,且兒童不能準確描述其病情,容易延誤診斷和治療,導致化膿甚至穿孔。因此,早期通過實驗室檢查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顯得至關重要。C-反應蛋白是指急性炎癥患者血清中出現的可以結合肺炎球菌細胞壁C-多糖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量,在急性創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升高,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時相反應指標[7]。尿常規檢驗也是臨床常用診斷方法,價格低廉,操作簡便,無創無痛,涵蓋內容較多,可以為多種疾病的診斷提供參考。
本研究使用CRP和尿常規2種檢驗方式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2組診斷的真實性比較,A組的正確診斷指數比B組更接近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CRP比尿常規更能準確反映闌尾炎的患病情況,有研究表明,尿常規對化膿性闌尾炎及壞疽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較大,但對單純性闌尾炎的診斷并不理想,這是由于尿常規的結果易受患兒免疫因素及肝腎功能的影響,而CRP的結果所受影響較少[8]。A組患者手術前后CRP值比較,術后CRP明顯下降(P<0.05),這說明CRP值與感染的程度有關,手術切除病變闌尾后,感染得以控制,CRP明顯下降。2組診斷時間相比,B組明顯少于A組(P<0.05),這說明尿常規檢驗比CRP檢驗所耗時間更短,更方便快捷。
綜上所述,在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中,CRP檢測表現出更高的準確性,但所耗時間及費用均不如尿常規檢測,且尿常規是無創無痛的檢測,適合兒童,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實際選擇合適的檢驗方式。
[1] 齊鳳芹,馬燕,李秀敏,等.急性闌尾炎患兒C-反應蛋白水平與病理類型之間的關系及臨床意義[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4,21(9):563-565.
[2] 阮嘯逸,阮曉萍.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的價值比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3):518-520.
[3] 張道柱,劉長菊,任善香,等.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99-100.
[4] 李雪梅.尿常規檢驗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鑒別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0):118.
[5] 戴紅衛.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超聲影像特征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8):67-68.
[6] 汪復生.兩種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30):57.
[7] 浦曉,張亦鵬,徐建國,等.血清CRP測定對5歲以下兒童急性闌尾炎診斷的價值[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6):封2.
[8] 魏炳華,池巧珍.尿常規檢驗與C-反應蛋白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6):12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51
吉林 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宗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