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看東部地區哪些數據“跑”得快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進入“十三五”時期,中央要求東部地區“率先探索減少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有效途徑”。為此,東部省市已吹響新一輪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進軍號,透過東部10省區“十三五”規劃綱要,更多亮點數據凸顯領跑趨勢。

表1 廣東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評價體系參照表

2020年東部6省市人均GDP比較 (單位:萬元)

(續表1)
據東部各省市“十三五”規劃,浙江、江蘇、廣東均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但只有廣東明“2018年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年,比全國預期目標提前兩年實現全面小康。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數達到97%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省份相比,廣東“十三五”規劃中特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評價體系,包括經濟發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設、人民生活、資源環境5個領域共39個指標(見表1)。每一個指標都有一個標準值,并一一對照廣東2015年的實際指數、2018年預計值以及2018年預計得分。其中,5個領域對應的5個分指數達到95%,即可認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表2 廣東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短板指標參照表
截至2月份,全國各類眾創空間數量已經超過2300家,與現有25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區共同形成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在孵企業超過10萬家,培育上市和掛牌企業6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
從地方“十三五”規劃看,江蘇省明確提出,到2020年,13個省轄市均達到國家創業型城市標準,40%的縣(市)成為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城市。新建省級創業示范基地200個,建成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園80家,各類創業載體達到1000家以上。其各項指標均領先于其他省市。

表3 東部4省創業就業亮點數據

表4 東部9省市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情況比較

表5 東部5省市創新人才培養對比
在地方“十三五”規劃中,上海市有關金融業發展的數據指標最引人注目,其目標是,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金融市場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全國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達到25%左右。這是首次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這一指標,而且也是目前全國最高的一個指標。

2020年東部7省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單位:%)
另外,到2020年,天津、海南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例將分別達到11%、10%。其中,海南省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將超過1萬億元,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45%左右,全省小額貸款公司將達到200家。相比之下,河北省金融業發展在東部地區中相對較弱。

◆河 北商務服務業 建成10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100個縣域特色產業電商平臺培育2—4個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展覽城市培育5—10個品牌展會3—5個特色突出的總部聚集區軟件服務業 通過軟件企業認定并年審有效的企業達到600家以上科技服務業 科技服務業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旅游業 15個國內外知名旅游產業聚集區,10個全域旅游示范縣旅游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養老服務業 每個設區市和環首都各縣(市)至少建設1個省級養老示范基地文化產業 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天 津生產性服務業 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以上文化產業 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5%體育產業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市民占總人口數達到45%以上◆江 蘇生產性服務業 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8%旅游業 新增5個以上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個以上國家5A級旅游景區總收入年均增長13%左右物流業 總費用與GDP比率降低至14%左右文化產業 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左右文創設計服務 增加值占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5%◆浙 江文化產業 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力爭建成50個以上文化精品景區體育產業 特色體育小鎮10個以上、體育示范企業100個以上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2800億元◆海 南旅游業 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接待旅游總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接待入境游客達到120萬人次以上過夜游客人均停留4.2天,過夜游客人均消費3500元旅游業直接從業人數達50萬,帶動間接從業人員200萬人5個鄉村旅游示范縣、100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300家金牌農家樂、1000個鄉村旅游點醫療健康產業 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會展業 總產值達到400億元物流業 增加值達到345億元形成2—3個營業額超100億元的大型物流園區文化體育產業 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

◆廣 東現代金融 培育互聯網金融全牌照控股集團3家支持2000個互聯網創業創新項目實現網上融資和孵化發展現代物流 培育30家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物流業實現增加值71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到14.5%現代商務 網絡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27%購物網民規模超過6900萬人

2020年東部5省市制造業發展情況(單位:%)

◆河 北總體目標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萬家1.5萬億元裝備制造業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25%食品工業 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 >10%戰略性新興產業 重點引進培育領軍企業 2—3家/市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 >20%質量建設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 82.5企業有標生產率 >95%大宗和優勢、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比例 >90%重點新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數量 100項品牌園區數量 20個省級工業類名牌產品數量 >1000項具有較高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的制造業龍頭品牌數 50個◆廣 東先進制造業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52%高技術制造業 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28%規模以上工業 全員勞動生產率 24萬元/人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10個產值規模超100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 6個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 4000億元每萬人機器人數量 100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 80%戰略性新興產業 增加值占GDP比重 16%高新技術產品 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 >43%
對比其他地區的規劃,福建明確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10000臺(套)以上“機器換工”計劃。此外,廣東、江蘇兩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其中,到2020年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增加值將達4000億元。而上海在全國首次提出“+互聯網”,即以制造業為主導,發展先進制造業。
另根據天津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到2020年,全市先進制造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0%,為實現這個目標,未來五年,天津將開發300個“殺手锏”產品,打造10家千億級總部企業、100家百億級龍頭企業。

◆海 南高新技術產業 產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 >50%◆山 東裝備制造業 營業收入占比 >30%制造業產品合格率 >97%◆江 蘇建成智能車間(工廠)數量 1000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 100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 88戰略性新興產業 增加值占GDP比重 15%◆福 建三大主導產業 產值規模 超萬億元“機器換工”專項行動累計完成數量 >10000臺智能制造

“十三五”期間,東部地區城鎮化將進一步升級。天津未來五年將加快建設示范小城鎮,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鎮和經濟強鎮,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84%。廣東縣域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 。山東努力實現1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浙江將加快50個左右小城市培育試點及200個左右中心鎮改革發展。
另外,在生態建設方面,廣東提出到2020 年底,前地級以上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 以內, 全省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84.5%以上;江蘇確保生態紅線區域占國土面積不低于22%,自然濕地保護率力爭達50%以上。

2020年東部7省城鎮化率比較

城市管理、社會治理亮點數據北京綠色建筑在城鎮建筑中的比重 >25%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 75%五環路內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 3200公里全市清潔能源供熱面積比例 >95%社區志愿者注冊率 15% 持證上崗比例 50%河北社會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2017/2020年) >70%(90%)天然氣消費比重 11% 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 >50%專業人才占總人口比例 1‰ 社會組織數 >6.5個/萬人上海中心城軌道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客運量的比重 60%中心城軌道交通高峰運能提高 30%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 12%主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覆蓋率 >95%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 >6個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常住人口的比例 >10%江蘇人民群眾安全感 >90% 居民綜合閱讀率 >90%縣級以上城市快速鐵路網覆蓋率 80%城市公交出行分擔率 26%注冊志愿者占城鎮人口比例 >15%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程度 >85%公共文化資源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 >90%縣(市、區)、鎮(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率 90%居委會、村委會依法自治達標率 92%、 97%全省登記的社會組織 11.5萬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 90%浙江綠色建筑強制性標準覆蓋率 100%可再生能源占建筑領域能源消費比重 >10%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1.9平方米福建各縣級市和較大縣城城市綜合客運樞紐覆蓋率 50%縣級以上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 95%農村集中供水覆蓋率 >85%廣東全省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率 >80%二類視頻監控點視頻監控覆蓋率、聯網率 100%應急管理數據庫共享率 90%城市道路實時車流速度采集率 50%網絡醫院試點 20家 社會安全指數 >81.5%城鄉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達標率 55%海南城鎮天然氣氣化率 57%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數量 4件/千人高標準、穩定的常年蔬菜基地 >1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