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斷崖式降級”要“斷崖”到位

輿情鏈接:
《“斷崖式降級”幾多警示》中青在線2016年2月18日
《12名官員“斷崖式”降級是面警示明鏡》中國網2016年2月18日
《從“斷崖式降級”讀懂“四種形態”》中國紀檢監察報2016年2月4日
【輿情回放】 春節前,中紀委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2015年10名中管干部受到黨紀重處分,并作出重大職務調整。這10名省部級中管干部,有的降為了廳級、有的降為處級,甚至還有的降為了科員。中紀委如此斷崖式降級處分中管干部,可謂布局深遠、寓意深長。公告一經公布,輿論一片叫好,一致表態力挺中紀委政治夠硬、手腕夠狠、執行夠嚴、力度夠大。
【主流聲音】 公告還通報了10名官員的違紀事由、解釋了他們被一降多級的規紀依據。說到依據,是因這把尺子應用標準漸顯明晰。當然就眼下看,要讓“降級”乃至“斷崖式降級”和以此為路徑的干部“能下”制度更普遍地落地,也需地方相關部門跟上中紀委執紀的力度步伐。目前已有些地方對省管、市管干部采取“一降多級”措施,但這仍不多見。在這方面,地方層面顯然還須更多嘗試、邁步,將降級作為既具威力又常用的執紀利器。
【網絡輿情】
@新華網博客:對“斷崖式”降級官員只有“斷崖”到位,才能起到懲治官員的作用,維護紀律的嚴肅性,不能虎頭蛇尾,職務一“斷”了之,而其他依然如故。但是,從目前媒體披露的信息看,有的“斷崖式”降級官員是否“斷崖”到位,讓人質疑。
@中青在線 :這種“斷崖式降級”的處理方式,堅決把紀律挺在前,既做到“紀在法先”,又堅持“紀比法嚴”,足以警示官員干部——只要違反黨紀、政紀同樣會受到嚴肅查處,這無疑會為廉政建設注入了新活力,對于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環境起到極大助推作用。@搜狐網 :相對于“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而言,對那些尚未病入膏肓且迷途知返的干部執行“斷崖式降級”,又何嘗不是一種挽救。而對于其他黨員干部而言,“斷崖式降級”也有很好的教育警示意義——夠不上司法責任的失職瀆職同樣逃不出黨紀制裁。
【決策點睛】 官員被降級,符合從嚴治黨和科學執政的要求,體現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原則。治黨就要從嚴,執紀絕不留情。王岐山曾提出,執紀抓“早”抓“小”和“斷崖式降級”的常態化,都有助于避免養小癰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