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濟南“四個中心”建設有勢頭有看頭有突破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濟南市多年來一直排在青島、煙臺之后,面臨“大省份小省會”的尷尬。針對差距和不足,濟南提出了“打造全國區域性經濟、金融、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泉城”的戰略目標。2016年1月9日,濟南市正式發布《 “四個中心”建設指標體系三年行動綱要和2016年目標任務》,提出四方面22項行動要求,以及“四個中心”建設指標體系和統計監測體系,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棚改舊改(征地拆遷)三項重點工作,目標是按照頂層有計劃、基層有責任、推進有步驟、突破有重點,確保“四個中心”建設“一年有勢頭、兩年有看頭、三年有突破”。
四個中心
區域性經濟中心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面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把濟南建設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目標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面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到2020年,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0.2%,占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比重提高到30%。
■行動:濟南車跨黃收費問題2016年解決
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央商務區,在2016年-2018年,完善以中央商務區為交匯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及東部綜合交通規劃,完成二期規劃報批,開工建設4條以上線路。
強化跨河交通支撐,推進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等項目建設。2016年至2018年,分步解決過黃河車輛通行收費問題。2016年將解決濟南牌照車輛過黃河收費問題。
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千億級機械裝備產業、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四大產業集群。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城市軌道交通r2線一期、r3線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建設規劃報批。完成東部老工業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38家。
積極創建新的5a級景區,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標志區。放寬異地購房各項政策,吸引周邊城市居民到濟南購房置業。
取消商品房預售保證金,探索推進臨時施工許可制度,出臺鼓勵房屋征收貨幣化安置辦法。
區域性金融中心
立足山東、輻射周邊省份、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金融中心
目標 通過5年努力,實現全市金融業規模總量到“十三五”末比“十二五”末翻一番,主要金融業指標實現倍增。
■行動:規劃建設“新型金融孵化區”
規劃建設“濟南金融總部經濟”和“新型金融孵化區”,每年策劃十大金融招商項目,并建立項目庫。
鼓勵上市公司或大型企業設立研發總部、租賃公司、財務公司;鼓勵國內外保險法人機構在濟設立分支機構、專業性保險公司或后臺服務中心。
鼓勵推動大型企業組建民營銀行、證券、消費金融公司等各類法人金融機構。每年引進或成立10家以上新型金融機構。
到2018年末,把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打造成交易規模過千億的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地方金融創新平臺、不良資產處置平臺和機構間私募產品交易平臺,支持其研究股權交易市場體系,并實現規范化、規?;?。
鼓勵大型商業銀行恢復或增設服務功能齊全的縣域分支機構,引導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在縣域和中心集鎮設立服務機構。2017年前,消除城市社區金融服務盲點。
區域性科創中心
國內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地
目標 重點實現產業承載能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省會高效科研體系建設、對外開放與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科技創新惠及民生五個方面的“突破”。
■行動:眾創空間3年內
探索開展采用首購、訂購等非招標采購試點方式,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促進創新產品的研發和規模化應用。
加快推進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重大源
三大重點
引資
招商
1095億元在招商引資計劃目標上,高新區、章丘、歷城分別為171億元、160億元、140億元,居前3位;歷下、平陰、商河分別為64.5億元、52億元、46億元。在工作指標上,各縣(市)區的指標較計劃目標均有所增加。在內資方面,市直經濟管理部門、對外聯絡部門、城市建設管理部門(單位)作為招商項目主要推進部門,每年至少引進1個投資過億元項目或總部企業實現簽約,并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市直經濟管理部門、對外聯絡部門、城市建設管理部門(單位)要各完成合同外資額不少于1000萬美元。市直其他部門每年完成不少于1個簽約項目。建設
項目
150個
投資7億6元8
棚改(征收拆遷)
任務:市級安排約1萬戶(套)
高新區承擔12個、長清區承擔9個、歷城區承擔11個、天橋區承擔13個、槐蔭區承擔8個、市中區承擔11個、歷下區承擔9個、商河縣承擔7個、濟陽縣承擔9個、平陰縣承擔9個、章丘市承擔10個。
區域性物流中心
以網絡化、信息化、規模化為主要特征的全省綜合性物流中心、區域性物流中心及全國重要的物流節點
目標 到2020年,全面建成區域性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資金結算中心、總部集聚中心、貨物集散中心,現代物流業成為濟南經濟發展的新興支柱產業和重要增長極。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54萬億元,列全省第2位。
■行動:物流“三樞紐兩基地”呼之欲出
重點建設桑梓店物流中心、空港國際物流中心、董家鎮公鐵貨運中心三大樞紐型物流園區,加快建設崔寨物流基地、大橋路物流基地兩大綜合型物流園區,合理布局服務縣域經濟和重大產業集聚區的功能型物流園區,逐步完善“一橫兩縱三樞紐兩基地多園區”的區域物流節點布局體系。
引導快遞企業通過智能自提柜、便利店“代存代取”等方式實現快件投遞,支持大型快遞企業或第三方公共平臺在農村、社區、學校、星級酒店等區域設立快件公共取送站(點)。
加強與重慶、西安、成都、鄭州等內陸城市合作,依托新疆—歐洲鐵路貨運線路,開通“濟新歐”貨運班列,打通國際鐵路物流通道。
新增超百家
頭創新平臺建設,建成信息通信、生物醫藥等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
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大力引進集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打造“泉城眾創空間”品牌,構建一批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求的科創空間,2016年出臺配套管理辦法,新增眾創空間28家;2017年新增眾創空間35家;2018年新增眾創空間40家。
放寬泉城眾創空間內科技創業企業注冊條件,允許“席位注冊”或“一址多照”。
49項指標
《濟南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統計監測方案》共選取49項有代表性、操作性強的指標進行監測,成為衡量“四個中心”進度的標尺。

《濟南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統計監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