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2015年的10個第一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自2014年3月全面改革實施以來,共新登記企業713.05萬戶,日均新設企業數量為1.11萬戶,較2013年日均新設企業數量增長62.5%,市場活力得到極大釋放。

中國300城市“雙創指數”TOP30
近日發布的《中國創新創業指數》(又稱“雙創指數”)顯示,截至12月27日,全國各地創新創業熱度中,北京在全國排名第1,其次為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排名6至10位的城市分別為成都、重慶、蘇州、南京和廈門。
另有數據顯示,北京O2O公司占全國比例在所有城市中最高,高達29.5%。北京O2O公司在所有北京地區創新創業企業中的比例達8.3%。深圳硬件類公司占全國硬件公司的比例為17.4%,在所有城市中最高。深圳硬件公司占深圳地區創新創業企業總數的比例為8.9%。

《2015年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范圍內符合標準的淘寶村達780個,同比增長268%,覆蓋活躍網店超過20萬家。這些淘寶村廣泛分布于17個省市區,其中,浙江、廣東、江蘇淘寶村數量位居全國前三位。全國涌現出71個淘寶鎮,同比增長達274%。其中,廣東22個,浙江20個,江蘇11個、福建7個、山東6個、河北5個。

2015年全國淘寶村數量前十位的地級市
另外,河北農村電商異軍突起,“京東幫服務店”三年開店計劃在河北的開店量居全國首位。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實現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518.75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全國至少已有28個地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的地區數量已大大超過2014年,平均增幅約14%。調整之后,深圳、上海兩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030元、2020元,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大關。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依然是北京,達到18.7元。

28省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單位:元)
另有數據顯示,除了與“互聯網+”結合緊密的新興行業仍保持10%以上的增長以外,2015年中國企業整體薪酬增長在8%左右。分地區來看,2015年度,華東區域整體薪酬漲幅約為7.9%,低于2014年的薪酬增長率(8.4%)。
2015年以來,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相繼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并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的“并軌”。在四大直轄市和27個省會城市中,上海市城鄉低保標準最高,為790元/月,北京次之,為710元/月。

2015全國各主要城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31省區市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顯示,20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25%的省份有7個;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超過10%的省區有24個,其中有7個省區更是超過20%。而“兩榜題名”的海南、貴州、重慶、浙江、福建、云南和遼寧,是最依賴地產投資的省份。

2015年31省區市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
2015年前三季度,海南GDP同比增長8.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則高達25.9%,列全國第一,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高達46.42%.這意味著房地產開發投資貢獻了近半的GDP總量。
《中國區域知識產權指數2015》顯示,排名前10強的省份依次是:北京、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天津、山東、福建、重慶、安徽。其中,安徽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強。從分項指標看,安徽省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居全國第7位,其中,企業產出居全國第7位,高校和研發機構產出居全國第20位;知識產權流動水平居全國第14位,知識產權綜合績效居全國第18位,知識產權創造潛力居全國第14位。
2010-2015年間,崛起最快省份是廣西、安徽和陜西。廣西進步最大,2010-2013期間徘徊在第24和第25位,2014和2015不斷攀升至第21位和第17位,提高了8個位次。

中國區域知識產權指數2015總體排名
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1.6億多件;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天津2015年前三季度快遞業務量及收入同比增長全國最快,分別為112%和75.6%。

2015年1-11月各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情況表
此外,廣東省2015年前三季度快遞業務量完成33.67億件,超2014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9.5%,占全國快遞業務量24.6%。其中,9月份完成4.91億件,創歷史新高;快遞業務收入實現了426.95億元,同比增長34.04%,占全國快遞業務收入22.73%??爝f業務量收位居全國首位,增幅超全國平均水平。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5)》顯示,上海(81.44)、北京(81.41)、江蘇(79.76)名列前三甲,福建、四川進入全國前十名。此外,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2,平均增長率為5%,其中,文化消費環境指數上升速度最快,平均增長率為11.33%。


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5)得分及排名情況
《2015年中國民生發展報告》首次對全國293個地級城市民生發展指數進行排行,其中,廣州(0.5515)、深圳(0.506)、蘇州(0.483)位列前三甲。
報告顯示,民生百強城市地域分布很不均衡。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份占據百強的55%,其中山東(13個)、江蘇(12個)、廣東(10個)、浙江(8個)四個省份,占據百強中的43席。而位于西部的9個省份,僅13個城市進入百強,其中甘肅、云南、寧夏為1個,貴州、新疆為2個,四川、陜西為3個。

2015年293個地級城市民生發展指數TOP20
2015年,四川省實現生態旅游直接收入658.6億元,接待游客2.5億人次,帶動社會收入1860億元。其中,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鄉村生態旅游分別實現直接收入71.9億、101.7億、25.3億、459.7億元。

2015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各省區市旅游收入排行榜
【鏈接】
數讀2015年中國旅游
◎41.2億——2015年,中國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旅游收入過4萬億元人民幣,出境旅游1.2億人次。中國國內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國內旅游消費、境外旅游消費均列世界第一。
◎6841億——2015年,中國的出境旅游購物市場規模已達6841億元,其中自由行游客的消費占比超過80%。
◎5830元——2015年1月至10月,中國游客旅游購物境外人均花費5830元,同比增長16.3%。在2015年中國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中,有53.6%是以購物為主要目的,平均用于購物的費用占人均境外消費的55.8%。
◎10.1%——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測算:中國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10.1%,超過教育、銀行、汽車產業。國家旅游數據中心測算:中國旅游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