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琰
?
信心技術如何促進審計監督實現全覆蓋
■何琰

【摘要】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審計領域的重要體現。本文從信息化條件下,如何促進審計監督實現全覆蓋進行系統研究,通過信息技術和方法,“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地推動審計工作發展。
【關鍵詞】審計;全覆蓋;信息技術
審計署要求各級審計機關積極探索審計監督全覆蓋的措施和途徑,明確要實現“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的全覆蓋,改進審計方式,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依靠傳統的審計方式和手段,無法實現審計對象的全覆蓋,必須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方式方法。通過信息技術加強審計計劃項目管理,通過數據分析技術提升審計的覆蓋面和精準性,通過信息化、數字化促進審計工作實現“五個轉變”,助推審計監督實現全覆蓋。
建設被審計對象數據庫,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情況數據庫、重點專項資金數據庫、重點投資審計項目數據庫。對審計對象及資金實行分類管理,嚴格執行法律、制度確定的每年必審項目規定,重點單位、重點資金實行一年或兩年必審,其他預算單位、部門和資金五年內滾動輪審一遍,重點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根據審計覆蓋面和審計資源,制定五年審計項目總體規劃和分領域審計項目滾動計劃,并做好年度審計計劃和長遠規劃的銜接。
以提高審計效能為重點,進一步研究探索審計組織方式變革。探索統籌調配人員、統一編組、扁平化管理的新型組織方式,積極整合各專業、各層級審計資源,增強審計的整體性和宏觀性。探索以下兩種組織形式:一是以審計項目為管理主線開展審計項目。打破處室界限成立大審計組,扁平化管理,分領導小組、數據分析組和問題核查組3層。領導小組負責審計方案的制定、領導決策等,可由某個責任處室牽頭或組建牽頭機構;數據分析組,成立審計數據分析團隊,由各業務處審計能手和計算機骨干組成,負責具體審計實施,篩查審計疑點和線索;分析后的問題,可由分析團隊成員或分解到各業務處室核查。二是開展無項目審計。各業務處依托審計數據中心積累的原始數據,利用聯網審計系統或數據分析平臺,開展實時或適時審計,審計針對各行業數據進行,并從中發現審計疑點和線索。
開展大數據綜合分析工作。加大數據分析技術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審計項目中的應用。建立和省直、市直、縣直預算單位的實時數據采集或定期數據采集機制,推進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全覆蓋,在每年的同級審項目中,應用“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的審計方式,實現對審計項目的整體把控和精準查處。同時,通過總體分析和評價揭示,提出關系體制、制度和機制方面的審計建議,促進財政安全、投資安全、民生資金安全等國家經濟安全,逐步實現審計工作“五個轉變”。積極探索對財政預算執行、公共財政管理和公共產品服務、社會保險等重要內容的動態審計監測。開展財政、地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重點醫療機構、金融、固定資產投資等部門的聯網審計,努力構建一個國家、省、市、縣上下互通的聯網審計系統。
建設數字化審計指揮中心,實現國家、省、市、縣審計扁平化管理;建設移動辦公系統,完善OA和大項目管理系統功能,形成以審計行政辦公、審計項目計劃實施、統一項目管理、審計質量過程控制、審計成果利用、審計資源調配、機關事務處理為主線的審計管理數字化系統。完善審計數據中心建設,提高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能力。構建審計法規、審計技術方法、審計評價信息、審計人才、審計案例等信息資源庫,不斷拓展和豐富審計信息資源體系的內容;推進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與審計機關實現信息共享,完善國家審計數據規劃,建立健全數據共享機制,推動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審計機關與現場審計之間的信息交互和資源應用,實現審計數據采集、積累和利用的常態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不斷提升審計系統的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水平。建設AO云,建設一個滿足全省審計人員現場審計需要的作業系統,市縣通過網絡接入“云”實施審計,利用云計算技術、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信息技術,解決數據處理難、分析難的問題,實現審計成果全省共享利用。同時,使用AO云收集整理全省審計項目的各類審計信息,進而發現共性和趨勢性問題。
堅持以服務審計實踐為目標,完善培訓體系,改善培訓方式,舉辦各類補課班、知識更新班、提高班,著力培養一大批既具備審計知識和業務能力,又具有現代信息技術思維方式和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四種能力”。一是數據分析能力。審計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整合各種數據資源,運用云計算、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信息化技術,從數據中發現問題。二是思路創新能力。要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技術方法,突破思維定勢,大膽創新,強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三是問題核查能力。要培養核查問題的能手,落實分析疑點,提升發現大案要案線索能力。四是綜合運用能力。要求審計人員既要精通經濟學、審計學,又要懂前沿的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和信息技術,綜合運用統計學、數理分析、計算機技術,開展電子數據審計。
········參考文獻·····················
[1]審計署.國家審計領域大數據技術應用及其影響展望[R].審計研究報告,2013.
[2]任艷利,梁哲,韓妍妍.審計監督全覆蓋的現狀、原因分析及實現路徑[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5,(39).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Z].2014.
(作者單位:河南省審計廳計算機審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