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夢宇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中區分公司,黑龍江大慶 163000
?
光纜自動監測技術的實現與應用
祖夢宇
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中區分公司,黑龍江大慶 163000
摘 要首先針對光纜維護工作的現狀展開分析,就光纜維護工作中,在面對故障的情況下,究竟需要何種自動監測技術才能實現對于故障破壞的有效控制進行了說明。而后對于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實現加以討論,希望對于深入了解該種系統的工作流程和實現原理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光纜;自動監測;系統;實現
近年來光纖通信在我國的發展迅速,已經成為通信網絡的重要支持力量。作為通信網絡的物理層,光纜自身的健康狀態直接關系到整個通信環境工作的有效性,并且進一步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這種影響在某些工業環境中尤為突出,甚至于直接關系到工業環境的工作效率以及生產的安全水平。
對于光纜系統的維護而言,實際工作中重點包括兩個方面,即基于數據的事前控制以及基于故障的事后控制。
由于通信網絡本身的職能在于實現數據的傳輸,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對其工作狀態,即數據傳輸狀態的觀察和統計,來對整個通信網絡的健康水平做出評估。通過這一方面的工作同樣可以區分存在于通信環境中的不足來源于哪一個方面,并且這也成為及時發現通信物理鏈路層面潛在故障的重要依據和手段。
雖然相關的統計和分析軟件以及數據處理系統已經在通信網絡環境中得到深入的應用,但是實際的維護工作中,故障仍然無法避免。光纜在實際環境中敷設,其故障成因同樣來源于多個方面,不僅僅包括對應通信環境系統內部的不利影響,更加會受到來源于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社會的影響。任何來源于外界的影響,都可能會對光纜造成危害,影響其正常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下,重點面向于外界破壞以及線路劣化兩個主要方面問題的光纜監測技術,就成為光纜維護工作系統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工具。
在實際工作中,一旦光纜發生故障,可以通過相關的數據包測試來確定出故障光纜。但是想要展開進一步的故障點確定,并保證這一過程的整體效率,就成為當前技術的核心所在。對于當前的光纜檢測系統而言,對光纖展開特征曲線的測試和相關數據的獲取,以及自動識別光纖斷點,對于自動體系的實現而言至關重要,并且進一步需要將這些數據映射到實際的地理系統中,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更為具體的參照,能夠幫助有效縮短維護以及故障排除工作的整體時間,對于壓縮光纜故障帶來的破壞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價值。
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的價值,在于在光纜發生故障的時候,通過對光纖傳輸網各環節的光纜、光端設備進行實時監視和測試,來確定故障的性質,并且對故障的位置進行確定。這種對于故障位置的確定,不僅僅局限于通信網絡概念層面,更加應當面向故障排除工作人員實現服務,將對應的通信領域的故障點映射到實際的地理環境中,并且發送對應的支持信息給相關工作人員。
一個相對完整的光纜自動監測系統,通常主要包括前端監測子系統、數據處理及故障定位子系統和網管子系統三個主要部分。其中前端監控子系統負責實現面向站與站之間的光纜傳輸工作特征,監測相關段光設備的運行情況。數據處理及故障定位子系統則主要負責將前端監測子系統獲取的工作狀態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從中發現和提取出相應的故障信息,觸發對應的告警提示,同時該方面系統還需要擔負起結合GIS數據庫為故障排除工作人員提供關于故障位置的更多方面信息的職責。而網管子系統則需要實現對于故障定位以及處理維護狀況的相關信息統計,并且進行妥善的分類存儲。
一個典型的光纜自動監測系統結構參見圖1。

圖1 光纜自動監測系統工作原理分析
實際工作中,分光路器會面向光網絡環境中收發信端的部分光信號展開截取和光功率測量,并且通過測定值來對光纜線路的工作狀態以及故障存在狀況進行定性的確定,如果發現光纜故障問題,即觸發光時域反射儀(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展開工作,針對對應的光線路進行故障測試,確定出光通信概念層面的故障點位置。而后進一步將相關數據送達到數據處理環節,結合GIS地圖系統確定出對應的故障點。
就當前光網絡相關技術的發展狀況而言,光纜自動監測技術的發展,目前主要聚集在數據處理環節。數據處理的有效性,以及光纜故障點從光通信網絡朝向地理環境的映射精確程度,以及結合日常通信網絡工作數據報告,對于故障點的深入判斷,直接決定了整個光纜自動監測系統工作的有效性。而這種有效性,會進一步影響到故障排除工作相關人員在實際環境中確定故障點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是在當前光纜自動監測工作環境中,數據的深入分析和處理成為該系統的重要發展瓶頸。
從當前的情況看,光網絡已經成為當前數據傳輸的必然基礎,如何更為有效地實現對于光纜的維護就成為當前大家面對的共同問題。光纜自動監測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歸根結底還是要深入到應用環境中,切實找出應用中的不足并且提出對應的改進措施,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其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曹俊忠,鮑振武,張國柱.光纜線路自動監測相關問題的探討[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2(6):33-35.
[2]陳希.光纖和光纜的監測與管理系統[J].電力系統通信,2002(5):11-13.
作者簡介:祖夢宇,工作單位為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中區分公司。
中圖分類號TN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