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秋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整體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措施。本文將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涵義進行分析,簡述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均等化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驗,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此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發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標準化;均等化;分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文化體系的建設大幅度的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這一現象的出現有效的促進了我國文明程度的提高。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分,其服務水平標準化、均等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1 公共圖書館標準化、均等化服務的涵義
通過對服務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對標準化原則和方法的運用,以達到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過程程序化,從而獲得優質服務的過程,稱為服務標準化。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圖書館都是標準化的,大同小異,它們在“體系化的理論、職業權威、社會的認可、倫理規范、專門職業文化以及服務宗旨”。 這些構成圖書館職業的屬性要素中,成為將圖書館職業與其它職業區分開來的特征,這是典型的行業標準化。其中服務質量的標準化是衡量圖書館標準化的一個指標,是反映圖書館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讀者滿意”的前提和基礎之一。
《公共圖書館宣言》指出“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是指公共圖書館能夠為所在社區公眾提供平等的圖書借閱、文獻檢索、專業咨詢、知識共享、文化交流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眾的公共文化權利平等。
2 我國公共圖書館均等化服務存在的問題
1、公共圖書館的覆蓋率低,人均占有率低。雖然建國后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迅速,但比起歐美國家仍有差距。筆者所在的黑龍江,2002年共有96家公共圖書館,平均約40萬人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這遠遠低于國際圖聯規定的每五萬人就應該擁有一家圖書館的標準。覆蓋率低,人均占有率低造成了一部分公民不能享受公共圖書館的服務。
2、公共圖書館覆蓋率低,分布不均衡
公共圖書館覆蓋率低,分布不均衡等嚴重影響服務均等化服務目標的實現。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目前公共圖書館只有2850個,平均一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半徑是32公里。按照國際標準,一所圖書館的服務半徑不超過4公里,這個距離以外的人群基本上是享受不到這個圖書館的服務的。在美國,平均不到2萬人一個圖書館,全國有圖書館17000個左右。日本平均3萬~4萬人一個圖書館,其圖書館總量多達3100多個。對比來看,我國圖書館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差距在30年左右。就佳木斯市公共圖書館覆蓋率而言,全市目前只有1個市級圖書館,5個縣級館,基層圖書館建設非常薄弱,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設施指標很低,難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及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3、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不合理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主要是“一級政府建設與管理一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建設體質,這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服務不均等各種問題。這種體制下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顯然很難達到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所要求的“全面覆蓋”、“布局均衡”的服務體系。這種體系使公共圖書館實現服務均等化的目標更加困難。
4、國內公共圖書館法律不健全
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全國性的公共圖書館法,只有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制定了地方性的圖書館法規,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是很難強制推行實施下去的。
5、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資源總量偏少
我國公共圖書館很多都存在文獻類型較少、圖書陳舊且更新緩慢、語種文獻不多、數字化資源發展滯后、視頻音頻資源較少等各種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公共圖書館事業投入不足。
6、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對象的不平等
我國在這方面還做得不足,尤其是對弱勢群體關注比較低。對于少兒、老人、殘疾人等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意識淡薄,這些都嚴重影響到公共圖書館的均等化服務。
3 改進的措施分析
1、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全覆蓋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鄉統籌步伐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直接動力,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也是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大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為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
2、增加公共文化財政投入,為免費開放提供保障
《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提出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主要包括:一般閱覽室、少年兒童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報告廳(培訓室、綜合活動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文獻資源借閱、檢索與咨詢、公益性講座和展覽、基層輔導、流動服務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驗證及存包等全部免費。
3、提高服務質量
(1)構建本地區公共圖書館區域服務網;佳木斯市圖書館“一卡通”聯合服務就是一項便民的服務,“一卡通”聯合服務自2012年開始運行,首批形成以市館為中心館,樺南、樺川、富錦、湯原.同江圖書館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群,各館的業務輻射范圍與服務內容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資源利用率,讓市民享有免費、便捷的服務。
開展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設立流動圖書服務點,實現服務延伸;總分館建設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中明確規定的未來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總分館服務體系是公共圖書館實現延伸服務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高輻射力、資源利用率以及服務能力,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和知識服務覆蓋整個地區,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不同層次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3)關注弱勢群體。為了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均等化服務,加強對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的權益維護,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對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例如:康復閱覽室為老年人的閱讀交流提供便利;建立盲人閱覽室、圖書進社區大篷車、圖書下鄉流動站、特殊教育學校送書上門、建立真人圖書館等等,使所有讀者都能公平、自由地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
(4)開展讀者服務,惠及全民;為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服務性,均等化,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送書、贈書、圖書漂流、圖書館服務日等活動,向廣大民眾享受閱讀提供便利條件。如送書到工業園,贈書到勞教所,到文化站、居委聯合開展圖書館服務進社區活動,開展知識競答、猜謎、免費辦證、解答讀者咨詢、書刊展示等服務。
3 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承擔著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縮小社會信息鴻溝,保證社會公平的使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有重要意義,這不但需要黨和國家的支持,更需要全體圖書館人的不斷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張玉棋;我國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均等化研究綜述;圖書館學刊;2013(4)
[2]朱麗珍;圖書館服務工作標準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圖書館論壇;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