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實現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目前,高校圖書館面對資源不斷增多、在校學生增加、工作人員不足、經費緊張、有效的文獻信息資源閑置與短缺兩個極端并存的現實,使得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需要更為迫切。然而目前還存在很多制約高校圖書館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問題,探索解決的方法和途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
1 當前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全局觀念,資源共享意識淡薄。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思想的影響下,人們仍然習慣于以館藏多少作為評價圖書館的等級標準,共享意識淡薄,缺乏全局觀念,保守主義、形式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嚴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2.僵化滯后的管理體制限制了共建共享的發展空間。
管理體制的滯后制約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進一步發展。管理體制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關鍵因素,起著統籌規劃、全面協調的作用。圖書館的管理決定著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活動能力、規模、形式和效益,一個圖書館的性質任務、規章制度、館藏特色、服務手段、服務方式等也極大地影響著其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的水準。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體制一直存在整體事業與分散管理的矛盾,由于缺乏宏觀管理,沒有權威性的協調機構進行統一的規劃和領導,各自為政,欠缺協作意識,文獻信息資源共享較差,造成資源的分散無序和重復浪費,有效的文獻信息資源閑置與短缺兩個極端并存的局面。
3.缺乏相應的標準化制度加以保證和管理。
目前各圖書館之間的數據不能有效的銜接,網絡交流受到嚴重的限制。作為共享文獻資源的主要檢索手段的聯合目錄,其編制的數量少,及時性差,利用計算機編制聯合目錄尚未進入實質運行,信息資源共享必須明確通過標準化作業制度引導、推動和保障。
4.館員素質普遍偏低,阻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進展。
館員的專業水平和思想理念的滯后也制約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進一步發展。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應具備“專家型”素質,他們除擔負傳統的圖書館業務工作以外,還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館藏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去偽存真,有效地抵制信息垃圾,以健康有序的全方位信息資源滿足用戶。但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由于歷史的原因,工作人員素質普遍存在著學歷偏低、專業知識結構老化的問題,而新的信息技術人才嚴重缺乏,比較嚴重地阻礙著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進展。
5.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的局限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有不斷發展的過程,目前的一些技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計算機及其配件市場比較混雜,升級換代頻繁,給信息技術工作者的選擇帶來困難;通信線路傳輸速率低,尤其是在傳遞多媒體信息時更顯能力不足。
6.信息安全和版權問題也制約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進一步發展。
網絡安全問題是高校圖書館網絡建設的一個重要保證。目前由于保密技術的不完善,網絡傳播的隨意性、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犯罪等使網絡安全變得更加嚴峻和復雜,而且由于目前尚無完備的網絡信息資源保護法,鑒于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的考慮,許多圖書館不愿意或不敢將全部的信息資源網絡化。
2 實現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對策
1.更新觀念,增強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意識。
共建共享是一個整體概念,是“建”和“享”與共,權利與義務統一,各高校圖書館應該克服和徹底摒棄信息資源共享的保守主義、形式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撇開門戶之見,同心協力,共建共享。資源共享應建立在共建的基礎上,每個高校圖書館都應從全局出發,無論規模大小,都要成為文獻的“輸出館”,都要根據協議與承諾,承擔有計劃地進行特色數字化建設的任務并向共享網絡提供自己的儲藏資源,都有分擔建設和運行管理各項費用的義務,都擁有共享網絡中各館資源的權利。
2.建立協調機構,制定共享機制。
資源共建共享是一個多方合作工程,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協調機構,該機構負責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籌備策劃、資源的配置調度、工程的分工協同、義務的承擔、權利的分配等。這一機構應有一定的權威性,最好能得到政府的有關支持,這是實現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組織保障。由于各高校圖書館辦館規模大小不一,資金投入不均衡,對共享系統的貢獻及需求有著較大差異,要使各館攜手合作,就必須建立合理的共建共享機制。通過制定相關的細則條例,實行內部協調、外部補償的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從而建立起良性的利益動力機制。
3.加強業務工作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
標準化與規范化是網絡化與資源共享化的必備條件,沒有標準化與規范化,資源共享就失去了保障。業務工作標準化與規范化體系包括目錄格式、數據庫建設、文獻傳遞的方式和方法、硬件設備建設等。各高校圖書館應重視標準和規范的制訂和落實,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來實施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以保證信息和系統能夠良好地相互兼容、識別和傳遞,特別是要重視書目數據庫和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它直接影響到書目共知和數據庫服務的效果。
4.建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體系。
完備的法制建設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動指南。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是一個需要多行業參與和協作的系統工作,為了協調不同行業之間的利益和職責,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規范各方面的行為,以確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即將出臺的我國《圖書館法》及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必需對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社會地位、經費保障、各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總體布局等做出明確規定,必需對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如版權保護、文獻復制、傳遞、編目、檢索、互借等,制定統一運作的標準規范;必需高起點、創造性地預測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問題和矛盾的解決途徑及辦法。
5.普及使用新技術。
各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普及使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縮微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光盤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及計算機應用等新技術,引進適應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發展需求的現代技術設備及掌握該技術的人才,圖書情報工作人員及其他廣大科技人員應結合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進行系統軟件的開發、設計和制作,加強圖書館局域網、廣域網及Internet網等系統工作人員高級技能的培訓普及和深層次繼續教育,為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6.加快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進程。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數字化信息資源大量涌現和廣泛應用,給真正意義上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創造了必要的環境和條件。要實現一個地區或一個系統內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是一個必要條件。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技術的進步等而逐漸成為必然并不斷成熟的,這是今后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方向,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作者簡介
許芬麗(1979-),女,漢,云南陸良,大學本科,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服務、文獻資源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