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建設學習型社會高潮的興起,開辦公益專題講座已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進一步深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基于對辦好講座必須面對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粗淺的探討,提出了深化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的服務對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專題講座;公益講座;圖書館服務
什么是專題講座?專題講座就是關于某種學科或某種領域知識的講座。近些年來,隨著建設學習型社會高潮的興起,全社會對知識和文化信息的需求愈益強烈和迫切。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也就成為了各省市級公共圖書館的日常工作。組織公益講座是圖書館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的一項核心業務,是圖書館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提高自身適應力、與時俱進的充分體現,是提升市民綜合素養和培養城市精神的重要平臺。作為圖書館專題講座工作者,要想做好專題講座必須對一些問題作詳細與深入的研究。下面個人對有關問題做一些粗淺的探討。
1 講座題目的確定
公共圖書館的講座,都是為社會服務的公益性講座,具有傳播、普及文化、科學知識的功能,是提高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打造一個好的專題講座,增強講座吸引力,最大化的發揮講座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
講座能否被聽眾接受和認可,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講座的內容是否符合社會需要,適應時代發展。不能脫離社會需求,孤芳自賞。講座的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眾,就會有蓬勃的生命力,就會倍受關注。
給講座定名,是一件畫龍點睛的工作。講座名稱直接反應了理念、內涵、追求的目標。但這個名稱更要通俗易懂,突出特色,朗朗上口,便于人們記憶傳播。比如北京圖書館的“文津講壇”就是借用古代著名藏書樓“文津閣”的名稱而來,從講座名稱就可以使人想到古老的中華文明;安徽圖書館的“新安百姓講堂”舉辦的講座內容,全是老百姓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被廣大聽眾稱為“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講堂”;廣州圖書館舉辦的“羊城學堂”,則賦予了講座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以天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為例,各種音樂講座的名稱設計,如:音樂圖書館與天津音樂學院合作舉辦的“音樂大講堂”;又如:“牽手殘疾人,實現中國夢”的“陽光音樂課堂、點亮心靈之窗”;再如:“藍光精品音樂賞析、”“聽樂有道”、“天津圖書館新年音樂會”等專題講座活動,都受到廣大聽眾好評。這些講座名稱,都是經過組織者精心的選擇形成的。
2 主講人的確定
要想辦好一個講座,主講人是關鍵。主講人是講座的主體,其知名度及社會影響力對講座至關重要??梢?,沒有高水平的主講人,再好選題也難以博得聽眾的喝彩,這就是名人效應。
因此,選題確定后,主講人的物色就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主講人自身的學識、演講口才、情緒調動等方面以及自身的知名度、影響力,對于講座成功與否是不言而喻的。在講座主題確定后,由誰來主講?需要對主題所在專業、學術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以及資深人士的情況做出調查了解后,才能確定主講人。
名人是吸引聽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通過媒體的宣傳,廣大聽眾了解到主講人的身份和講座內容后,會主動慕名前來,會使講座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書館的公益講座要保持長時期、高水平的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有資深的講師團做后盾??梢酝ㄟ^與各兄弟省、市公共圖書館聯盟,推介或邀請名人講師,這樣雙向聯動,一方面擴大了影響力,另一方面促進了各省、市公共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3 講座聽眾的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戶及時提供各種知識的信息。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边@就開宗明義的指出了公共圖書館在全世界每個地方的服務對象只有一種,就是全體大眾。這就要求我們公共圖書館把平等,無償服務作為宗旨,堅持公益和平民化的原則,講座均無償免費地向社會公眾敞開,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和不同內容的講座,針對不同階層的人群開展社會教育與培訓。這些不同的講座活動,納入圖書館工作機制,使它成為公共圖書館講座的忠誠的受眾群體,并以講座為依托衍生開展相關聯的一系列活動,使之科學性,趣味性更符合聽眾們更高的要求。同時還可以開展互動,有讓廣大聽眾來點評講座,提合理化建議。通過這些活動,公共圖書館一方面可以完善講座的方向和內容,增強講座吸引力,從而培養出一批具有高素質的聽眾群體,提升講座的效果。因此提高聽眾的文化素質,就成為公共圖書館人的責任。
4 講座的組織服務團隊
圖書館的講座服務,已從傳統的形式中隨著時代的推進,加入了許多新元素,新內容,新技術,新形式。在講座管理中,需有一支知識豐富和較強應變能力的團隊,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講座服務團隊,是搞好圖書館講座的必要條件。講座是一個系統工作,從定名,策劃,確定主講,宣傳,組織聽眾,社會反饋,成效評估,每一項工作都凝聚策劃組織者的智慧。公共圖書館要著力打造優秀的講座團隊,夯實講座服務的基礎,要在理念和行動上切實把講座納入圖書館核心業務工作中,構建一支由講座組織者,宣傳者,服務者組成的團隊,來保證講座的成功。
因此,作為講座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思想品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正確導向;二要具有較強的某一知識領域的專業優勢和把握本領域發展趨勢的能力;三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縝密的思考力,以便及時捕捉社會熱點、發展難點;四要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從而自覺地為品牌注入新的內涵,賦予新的活力。
5 講座的宣傳和推廣
前期我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宣傳。通過海報,宣傳資料,圖書館網站和微信平臺,各大新聞媒體等途徑,發布講座的有關信息,包括主講人的有關情況,主講內容,講座特色等,激發聽眾求知欲望。
中期我們細致地做會場布置,制作了PPT滾動大屏幕,加深了聽眾對本次講座的印象,講座成了他們腦海記憶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聽眾成了無形的廣告傳播人。
后期宣傳相對比前期,中期更重要。通過媒體,網絡刊載消息,將講座亮點,講座回顧,講座的社會評估等公布于眾,擴大講座的影響。
6 完善圖書館公益講座的服務對策
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對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服務進行分析,以為圖書館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相關的參考。
第一,定期發放聽眾需求調查表,并及時對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了解聽眾對圖書館講座的使用和需求情況。第二,通過主講嘉賓以講座為載體,宣傳圖書館文獻資料和信息資源,進而更好地利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提高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這也是公共圖書館講座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第三,把公益講座做成視頻光盤發放到各個社會基層,發揮其文化共享的作用。第四,策劃創意直接體現公共圖書館綜合實力和定位,要做到學習而不套搬,相似而不雷同??梢栽黾釉L談式或者小型沙龍的形式。第五,圖書館講座還可以作為志愿者服務的載體,為廣大公眾參與志愿者服務創造條件。
經過以上幾步縝密的工作而完成的講座,必然是精品。如天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的“音樂大講堂”從2012年10月至今,已舉辦上百場講座,每周一次的講座都是“一票難求”。聽眾們說:“音樂大講堂”幫助他們圓了多年的夢想,親切稱它為“市民的音樂學院”。
7 結語
公共圖書館的專題講座工作,需要所有圖書館人的熱心參與和支持,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嘗試和積極探索。在提倡建立和諧社會、重視民生的當代,公共圖書館講座將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并以更新、更全面的服務來為社會大眾提供精神食糧,為公民的終身學習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和條件。綜上所述,我們今后更要努力去改進講座工作,更好地發揮講座的作用,為提高聽眾的文化素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瑛. 公共圖書館公益講座可持續發展述略[J]. 圖書館論壇,2011(4).
[2] 王文風. 公共圖書館組織公益文化講座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6).
[3] 王世偉. 對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的再認識[J]. 圖書館雜志,2006(6).
作者簡介
賈冬梅(1972-),女,館員,天津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