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摘 要:運用現代管理學的SWOT分析,對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面向社會對外開放進行分析,結合國家政策支持、場館需求擴人、余暇時間增加、城市經濟、文化環境影響等機遇,心臟資源因素、競爭因素、消費水平、意識因素、技術環境因素等威脅,提出了擴大優勢,縮小劣勢,把握機遇和化解威脅的若干策略。
關鍵詞:SWOT分析;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環境
1 引言
高校體育場館資源作為體育產業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其開發利用己成為社會體育發展、甚至是我國實施全民健身的關鍵因素。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對高校體育場館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探討適合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發展的經營模式,使有條件的高校向社會有償開放體育場館,在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要的同時也為高校創造盈利。
2 用SWOT分析四川省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環境
2.1 優勢(Strength)
(1)市場環境優勢
目前,國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運動,在現行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小斷提升,人們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體育娛樂休閑、體育健身減肥、競技體育觀賞、體育表演等越來越受到普通市民的青睞。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占有充足的環境優勢。
(2)場地、器材等硬件資源豐富
今年來,隨著川內各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的體育資源也在不斷變化,高校擁有充足的體育場、館與器材優勢,每所高校在場館中均是按照國家標準對本校場館進行規劃建設,建筑而積和場地健身功能均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能夠滿足學院的正常教學和萬余名學生的鍛煉需求,還能夠滿足舉辦較高水平的運動比賽,為高校的體育教學、群體活動、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體育專業人才較為充實
眾所周知,每所高校都具備一支專業全而、技術過硬、理論水平高的體育教師隊伍,可以從事體育競賽的組織、運動訓練、體育咨詢、體育科研等工作。其工作性質長期以大眾體育為重點,同時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需要,能較好地滿足大眾不同年齡及身份等社會各階層的運動健身需求。
2.2 劣勢 (Weakness)
(1)體制不健全
多年以來,很多高校體育場館一直歸體育教學部管理并使用,其主要功能就是為學校體育課提供場所,其管理模式并不是企業化管理模式,沒有真正走產業化道路。而場地、器材投資由學院統一配置,體育教師和體育工作部門沒有支配權,而場地的開放收入全部上交于學院缺少激勵機制來調動體育教師實施體育產業的積極性。
(2)經費投入不足
據調查,各高校在體育經費方而的投入差距非常人,最多的可達幾十萬元,而最少的只有幾千元,這種差距與學校規模關聯很大。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些學校甚至侵占原有的體育場地用來建設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和食堂等設施,學校體育場地成為部分學校擴招的“犧牲品”。
(3)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缺乏
由于大學城體育場館建設的最根本目的是滿足日常教學訓練需求,場館的市場化經營觀念較為單薄,大多數體育場館都只能通過經營所得實現自給自足,經營理念相對落后,存在著坐等顧客上門的思想。高校體育場館缺乏經營管理人才,以及必要的體育推廣經紀人,是高校體育場館的劣勢,也阻礙了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步伐。
2.3 機會(Opportunity)
(1)國家政策的支持
2009年8月19日國務院出臺了《全民健身條例》,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權益,促進全民健身事業更加蓬勃發展,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政策的頒布和實施為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提供了政策支持。
(2)體育場館需求的擴人
日前,總的趨勢是人們對物質消費品需求的增勢將會減弱,而對服務消費品,尤其是與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直接相關的服務消費品的需求將會迅速上升。體育消費從本質上講是屬于滿足人們享受和發展需要的消費,現代人眾體育既是健身的手段,也是娛樂的方法,它將以巨人的潛在社會需求,給高校體育場館走向社會帶來人好機緣和無限商機。
(3)城市經濟、文化環境的影響
現代體育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城市文化特征。現代體育的每一次變革都離不于現代化都市文化的支撐,其發展也深深地打上了城市化的烙印。特別是今天,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群體在體育、文藝方而的消費特征愈來愈明顯。
2.4 威脅(Threat)
(1)高校體育場館養護問題是關鍵
場館對社會開放無形中增大了場館的使用率,大大增加場館器材的磨損和消耗,尤其是器械、場地的不良使用會大大縮短場館器材的壽命。因此,場館對外開放后將而臨著更大的養護壓力。
(2) 面臨社會不良影響
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辦學條件,滿足日常教育教學的需要,高校體育場館實現有償開放是高校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走向市場化的一步,是否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訓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同時,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償開放,也會大大增加校園內的社會人員的流動量,會對學校教學和校園安寧帶來困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和管理費用,怎樣妥善協調好高校體育場館有償開放的問題,是目前需要面對的問題。
(3)體育消費水平、消費意識因素淡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雖然有了質的飛躍,但社會總體消費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消費不足仍然是小康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社會總體消費能力的狀況直接對體育消費產生影響,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收看電視體育節目的觀眾不少,但自己親身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人群還是少數,與發達國家相比,親身參與體育鍛煉,去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運動的人群規模并不多。
3 結論
高校體育場館實行有償對外開放還處在初級起步階段,在高校實行場館開放之前,對消費人群、場館的經營模式要做詳細的調研。設立專業場館營銷部門進行商業化運營,場館的對外開放既要保證盈利,也要保證教育教學的需要。同時,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和促銷活動從思想上感化和引導他們從事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張愛邦. SWOT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2.
[2]雷厲.體育場館經營管理「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劉江.我國體育院校場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 (4)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