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芳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伴隨我國逐年增長的人口,傳統的回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已適應不了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人們越來越關注可回收再利用、環保、高效的處理方式,要想將處理垃圾的效率提高,精確高效的應用分揀技術是基礎,這就要研究出一種分選垃圾的綜合工藝。本文從生活垃圾具有的特性及污染途徑的形成入手,闡述了處理生活垃圾的困擾,并提出對其合理處理的對策,以便于更好的服務于城市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生活垃圾;環保意識;城市經濟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相關問題。城市生活垃圾指的是日常生活形成的或日常為城市提供服務而形成的固體廢棄物,及法律規定的生活固體廢棄物。日常生活中會形成大量城市垃圾,有著較高的有機物含量、成分復雜,不當的處理或隨意丟棄將對周邊的大氣環境、水體、景觀及土壤形成較大污染。我國長期因單一的投資處理城市垃圾的渠道,一直缺乏必要的維護、運行及建設設施的資金,造成了嚴重缺少的處理設施,普遍處理水平較低,生活垃圾對城市環境形成相當大的污染。如今僅有少數城市在垃圾污染問題上有所緩解,大多數城市垃圾日益影響到環境。我國城市垃圾廢棄物隨著城鎮化建設漸漸增多。大量增加的城市生活垃圾使得處理垃圾愈來愈困難,社會各界逐漸對因此形成的污染問題倍加關注。我國政府在這幾年對保護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防治污染與處理生活垃圾方面獲得不小成果。但與不斷增長的生活垃圾量相比,回收處理生活垃圾的水平與能力比較落后,亟需良策施以解決。
1.生活垃圾具有的特性及其對環境產生污染的路徑
1.1 生活垃圾具有的特性
首先,被丟棄的城市垃圾,分散到各個地方,需要集中。城市垃圾的分散性會增加人們集中對城市垃圾運輸處置的經濟成本,城市處理回收垃圾的經濟困擾難題正在于此。其次,人們日常的生活、生產因城市生活垃圾而形成不便,乃至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相比廢氣、廢水對人的危害性,城市生活垃圾可能沒有那么直接,然而它形成的人生危害卻是緩慢的,數年之后才能漸漸顯現出,有時需要長達百年,譬如危害人體的重金屬。最后,成分多樣復雜的城市垃圾受到不同因素影響,諸如氣候條件、自然環境、家用燃料、人們生活習慣、經濟發展水平集城市發展規模等對其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同時伴隨技術進步、人們提高了生活水平及經濟發展,將更加復雜了城市垃圾中各種成分。
1.2 城市生活垃圾對環境產生污染的路徑
其一,物理污染路徑。生活使用產生的廢棄物過程是城市垃圾主要來源,它有其本身的質量、體積,僅是純粹簡單的堆砌,會使城市遠郊、農村周圍的大量土地占用;要是將廢棄物丟到排水管道、湖泊、河流中,就會堵塞河道等,形成嚴重的物理性污染。其二,生物污染路徑。要是回收處理城市垃圾不當,就會使有毒害的微生物通過地下或地表水、土壤及大氣等環境介質傳入生態系統,進而造成生物污染,危害到人體健康,并且破壞到生態環境,形成生態難以逆轉的變化。此外,一般情況下城市垃圾場也是滋生老鼠、蟑螂、蚊蟲、蒼蠅的地方,城市居民健康也會因這些生物帶來的生物污染而遭受嚴重危害。其三,化學污染路徑。有毒害化學物的城市垃圾會通過地下或地表水、土壤及大氣等環境介質傳入生態系統,化學物質污染進而生成。城市的大小、類型不一,其垃圾潛在的物理、生物及化學物質決定了其具體途徑,同時與回收處理城市垃圾所在地的水文、地質條件相關,比如其中一些通過蒸發直接融到大氣中,但大多數情況是通過接觸、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與飲用水進入人體。
2.我國城市回收處理生活垃圾的困擾
2.1 缺少回收處理生活垃圾的管理體系
我國回收處理生活垃圾缺失管理體系,嚴重制約處理城市垃圾的事業發展。政企不分的管理體制沒有自身彈性,所有投入幾乎都來源于政府。而政府投入匱乏,對城市垃圾有效處理的資金投入來源欠缺,處理效率的低級難形成處理的良性效果;用于城市垃圾運送的車輛機械等生產操作設備陳舊,機械化程度較低,由于設備的缺少工人處于作業條件差的環境中,高勞動強度。回收處理城市垃圾尚處技術發展起步階段,因資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回收處理垃圾的技術發展。如此種種管理機制逃不了干系,我國當下依舊按計劃模式來運行城市環衛體制,其發展基礎是清掃清運垃圾糞便,融環衛作業與管理職能于一身,政企還沒分開,有著國企的共同缺點。伴隨不斷擴大環衛工作的內涵,其負擔顯得較重、效率偏低。就經費來源而言,城市環衛一直以來都是公益事業范疇,全部通過國家來挑起重擔,由此政府包袱尤為沉重,資金缺少開源,這就取決父母官的重視度,對建設運行資源化設施及城市環衛事業產生不良影響,對發展城市環衛事業不利。此外,社會各方面都會涉及環境衛生,傳統體制政策將相關行業分割開,缺少統一步伐一致的協調管理,這沖擊了管理力度。因有利政策不到位,廢舊物回收業已經呈現萎縮態勢,嚴重沖擊到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合理回收利用,對將垃圾資源化不利。
2.2 政府部門缺少統一完善的標準
眾多政府管理部門之間沒有將標準統一起來,有待將資源提升高效整合。比如聯合污水廠處理污泥與厭氧消化餐廚垃圾實現生物燃氣,與餐廚相比,單獨厭氧消化污泥可極大提高效率及降低了運作成本,但因不同部門管理著餐廚與污泥,很難做到統一協調,造成如今將餐廚、污泥聯合厭氧消化處理效果不佳,其產業化及市場化進程緩慢,形成許多浪費。除此之外,我國在2003年就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差異化的分類標識,紅色容器專門放置有害類垃圾,藍色容器專門放置可回收類垃圾,灰色容器放置其他類垃圾,并且制作出對應圖標。但伴隨進程加快的城市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種類的垃圾,這就要依據當下實情,統一細化分類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同種類,將顏色標識統一,方便未來立足大局向全民普及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為分類回收處理垃圾打下堅實基礎。
2.3 大眾日常生活嚴重忽視環保
保護環境與回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不僅是政府部門的責任,與每位公民支持息息相關。全民具備環衛意識是城市生活垃圾能否得到很好處理的關鍵因素。比如日本在回收生活垃圾方面處理的非常好,當地居民都能自覺分類垃圾。然而因我國教育、生活習性等不同因素的影響,環保意識還沒有普遍在居民觀念中形成,自覺性不高,處處可見任意丟棄生活垃圾的現象。通過一些實際調查我們發現,雖然不少人對污染環境的其他人行為感到憤懣,但往往自己也同樣心安理得做著污染環境的事,有的人明明知道亂丟垃圾不好,自己卻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將垃圾隨手丟棄。
3.推動我國城市合理回收處理生活垃圾的對策。
3.1 建立符合處理城市垃圾的有效體系
時下我國管理垃圾的行業受政企聯合管理影響而帶來不利。吸取國外經驗,處理垃圾的專業經營企業所花費的資金只占市政單位50%。所以要轉變僵化的政企聯合管理體制的格局,由企業提供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環衛部門管理、環保部門監督的模式,構建適合我國城市需要的垃圾管理體系。要將政府部門的垃圾清運單位獨立出來,由企業管理體制代替事業管理體制,通過入股、并購及合資等形式不同的途徑,成立垃圾處理機構,達到處理垃圾的專業化。建立經營城市垃圾許可證制,在治理城市垃圾中鼓勵各類企業參與其中,由具備處理垃圾資質的企業負責清運、收集及處理垃圾。
3.2 政府部門要完善標準與規范,加強協調
資源化利用處理垃圾需要協調各個部門,應該將責任主體明確,制定出對應的標準與規范。制定出相對科學技術標準、管理體系,要基于已有規范標準,立足實際國情做到細分化,實現操作性極強的規范標準,使考核監管指標保有強大約束力;力爭對垃圾回收處理的設備加強監管,盡量避免處理垃圾中形成的二次污染。我國如今處理垃圾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焚燒垃圾,盡管我國在過去一段時期通過引進、吸收、消化焚燒垃圾技術,取得較大發展,但在回收能源效率與處理尾氣方面的差距還很大,應借助生態環境補貼、稅收政策對焚燒生活垃圾利用熱能給予更多支持;我國時下在PM2.5問題上廣受爭議,對焚燒垃圾監督尾氣排放應提出更高的監管系統。時下我國垃圾處理更多、更簡潔的方式即為填埋垃圾,然而土地有限資源及填埋衛生影響環境等問題,政府將其規劃務必視為重點,未來應將填埋的有限容量用于經資源化、減量化、穩定化處理后的垃圾廢棄物。
3.3 推動大眾注重環保意識
據相關數據調查得出,新聞媒體是超過七成以上大眾獲取環境信息的首要渠道。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有著強勁的輿論推力,對向大眾宣傳環境教育,積極提高環境意識有著重大作用。因此,政府要想對大眾宣傳環保與處理生活垃圾的知識,就必須廣泛利用新聞媒體,諸如頻繁在電視廣播中播放公益性廣告,多舉辦相關專家講壇與環保知識展覽,上門或在街頭巷尾發放處理垃圾的環保宣傳畫冊等。同時,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以便使宣傳達到良好效果,并使大眾提升思想覺悟,實現社會的良好風氣。除此以外,從長遠看社會整體的環保意識水平取決于中小學生是否具備較高的環保意識水平,讓中小學生提高環保意識是社會整體環保意識得到提高的基礎。鼓勵中小學生長期堅持學習環保知識,讓他們從小樹立環保的意識。
4.結論
總而言之,在整個環境問題中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是當下我國的一個嚴重問題,沒有任何人能逃避對環境污染的責任,同樣也沒有任何人能避免環境污染的危害。我國城市回收處理生活垃圾已是逼在眉睫,這就要建立符合管理要求的城市垃圾處理體系、政府部門要完善標準與規范,加強協調、推動大眾注重環保意識,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最終會促進我們城市經濟的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寧平.《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馬詩院,馬建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現狀及對策[J].環境衛生工程,2007(02)
[3] 郭娟,賀文智,吳文慶等.物聯網技術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中的應用[J].環境保護科學,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