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萍
摘 要: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且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人們多聚居在偏遠的山區或農村地區。隨著社會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而沒能得到較快的發展。所以,社會工作介入這些地區,幫助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得到快速發展已是現今時代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將以鄂倫春族為例,就社會工作介入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問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少數民族;鄂倫春族;社會工作
1 前言
民族是指一群基于歷史、文化、語言、宗教或行為與其它人群有所區別的群體。本文主要探討的鄂倫春族,是世居我國東北部地區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倫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興安嶺地區,位于黑龍江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現在的鄂倫春族人民結束了游獵生活,實現了定居,進入到了現代民族的發展行列。但是,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阻礙其發展的問題。
2 鄂倫春族聚居區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分析
1、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鄂倫春族世代生活在大小興安嶺地區,但是近年來,大小興安嶺地區的森林資源在被全面開發,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人們在利益的驅動下,使得林業資源受到了毀滅性的損害:森林植被、綠色濕地被破壞;草原退化;野生動物被大量捕殺……鄂倫春族人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原本鄂倫春族發展所依賴的資源優勢已不明顯。
2、經濟發展不平衡
鄂倫春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一是以獵為主(1959—1957年);二是農獵結合(1958—1965年);三是單一農業(1966—1979年);四是全面發展(1980—今)。目前,鄂倫春族地區總體上來看,經濟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和小生產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生產的社會化和產品的商業化程度較低。該地區的從業人員絕大多數集中在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業上;第二產業的工礦企業小而分散,經營管理差,更沒有形成體系;第三產業尚無形成適應市場經濟的良好的產業結構,經營能力較弱。
3、權益表達渠道不暢通
正如我們都知道的,少數民族群體在當今社會中的存在感還是較低的,他們由于經濟、文化等原因,一直處于社會的弱勢層面。身在鄂倫春族地區的鄂倫春族人也是如此,他們世代生活在大小興安嶺地區,如果不是本地區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他們是很難與外界社會取得聯系。雖然近幾年來,鄂倫春族相比較原先有所發展,自治旗的財政總收入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是這遠遠滿足不了財政支出的巨增,在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文衛事業發展上也無財力投入。鄂倫春自治旗通過各種渠道向上級和有關方面多次反映這些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妥善解決。這種現象,足夠說明鄂倫春族的權益表達渠道不夠暢通。
3 社會工作專業的介入
有學者認為“民族社會工作是以社會工作的價值、理論為指導,以少數民族及其周邊環境為服務對象,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技巧,發掘少數民族自身的潛力,助其自助,從而實現自我發展”。也有學者認為民族社會工作是指“以一定區域中少數民族(族群)為對象開展專業服務”,“以社會工作價值觀為指導,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從事的服務于少數民族群體和人士的專業活動”。筆者認為,不管專業學者對于民族社會工作師如何定義的,這說到底,就是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知識,投入到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中去,為他們謀得一定的發展方式或福利的一種服務。
接下來,我將運用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工作方法,針對鄂倫春族的發展問題展開分析:
1、個案社會工作方法
在對待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事情上,個案社會工作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應對方法。在鄂倫春族自治地區,社會工作者針對其存在的資源不足以及情緒行為等問題,采用個案社會工作方法開展工作更為有效。例如,就像上文中已題到的,鄂倫春族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資源優勢不再明顯,而且,身為世代生活在林區的少數民族居民,其資源的占有情況本就比社會上的其他人要少的多,對此,鄂倫春族人存在這些方面問題的概率更大。社會工作者在進行個案介入的過程中,要事先掌握鄂倫春族人的各種資料,以及政府對鄂倫春族提供的各項優惠政策,針對為提供服務的案主其自身的特殊情況,為他們采取合適的方案或者療法,改善他們的情緒,糾正他們行為上的偏差,進而發揮社會工作者所能動用的各種資源,來幫助案主解決問題。
2、小組社會工作方法
小組社會工作方法是一種專門的社會工作方法,它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協助與小組成員的互動互助,使參加小組的個人獲得行為的改變、社會功能的恢復與發展,并達到小組目標,促進社區與社會發展。
筆者認為,小組社會工作方法比較適用于一群存在差不多問題的人在一起相互探討學習。運用小組工作方法,可以很好的協調組員之間的關系,使他們從彼此身上看到閃光點,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鄂倫春族地區時,運用小組工作方法,可以讓幾個鄂倫春族人共坐一起,就其地區的發展而言,結合自身的特點,提出使地區更好發展的建議,運用小組工作方法的形式,使鄂倫春族人在討論時加強彼此的關系,從而更好的促進本民族地區的發展。不同于個案工作方法,社會工作者在小組工作方法中,更多的扮演著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讓案主們不僅受教于社會工作者,而且能從其他成員那里獲得幫助,從而促進發展。
3、社區社會工作方法
社區社會工作是以社區和社區居民為案主,通過發動和組織社區居民參與集體行動,確定社區的問題與需求,動員社區資源,爭取外力協助,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或預防社會問題,調整或改善社會關系,培養自助、互助和自決精神,加強社區凝聚力,提高社區的社會福利水平,促進社區的進步。從社區社會工作概念的界定中,我們就不難發現,在針對少數民族農村地區進行社會工作介入時,采取社區社會工作的方法,可以將這個農村地區作為一個“社區”來進行工作。就拿鄂倫春族地區來說,進行社區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我們要將這一自治區以及鄂倫春族人作為工作案主,針對這一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探討進行解決。
在介入之前,要挖掘這個社區(也就是鄂倫春族地區)的資源。除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大興安嶺地區豐富的森林資源,鄂倫春族人善于刺繡和雕刻,經過他們之手制作出來的工藝品形象逼真、美觀大方,顯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創造力。另外,他們善于剪皮制作圖案,這些藝術都反映了鄂倫春族在游獵生活中形成的審美觀和對美的追求。由此可見,鄂倫春族除了自然方面的資源,還擁有著比較豐富的人文資源。所以,鄂倫春族在進行發展時,可以依托其獨特的民族特色,開發旅游業,吸引外來游客,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再者,還要幫助他們獲得政府方面的援助,爭取到更多有利于其地區發展的資源,拓寬他們與政府間聯絡的渠道,在社會的宏觀層面上幫助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4 結語
每個民族都有發展的權利,我們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重視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然而少數民族由于自身的劣勢條件,更需要社會對他們進行幫扶。社會工作者是弱勢群體的專業幫助者,可以針對不同的少數民族,依據專業的技能與方法,幫助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戎.《民主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514頁
[2]黃慧.《試析民族社會工作在西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發展中的運用》.《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3]王思斌.《民族社會工作:發展與文化的視角》.《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4]李迎生.《社會工作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87頁
[5]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