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瑾 姚術林 吳彬彬
摘 要:本研究在老齡人口占比的基礎上先后引入就業人口數量、企業數量、企業平均吸納勞動力指標、老年人口撫養比、總撫養比等經濟變量,綜合三大產業產值說明廈門市六區的老齡化水平和老齡化帶來的經濟壓力。結果發現,思明區的老齡人口占比最大,但翔安、同安兩區屬勞動力密集產業區,人均收入低,面臨更大的撫養壓力。
關鍵詞:老齡化;老年撫養比;經濟壓力;廈門市
1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改善,我國生育率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尤其在沿海發達地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口老齡化問題更加突出。傳統統計指標以老年撫養比和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兩個指標分析地方老齡化水平,但由于經濟水平發展各異,區域之間土地供給、人口數量、就業密度等狀況存在差別,傳統指標容易誤導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影響。鑒于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2],本文擬結合勞動人口的撫養壓力、企業對勞動力的吸納程度等指標考量地區老齡化程度,以期為政策選擇提供參考。
2 研究區及研究方法
廈門市位于臺灣海峽西岸,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對望,由廈門島、離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南岸、海滄半島、集美半島、集美區以及同安組成。六普數據顯示,2010年廈門市城市化率達80%,人口死亡率遠低于全省水平,地區醫療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領先全省。因各區域發展水平有異,本研究選取廈門市為研究區域,對比各區老齡化水平及其帶來的經濟壓力。
本研究數據源為2015年9月廈門市的計生人口、企業統計數據、民政行政區劃數據,人口數據選取總人口、老年人口為基礎老齡化統計值,由于勞動人口作為城市生產主力,企業作為勞動人口的就業保證,而老年、幼年人口作為重點被撫養對象,也作為數據源。首先以區為單元,統計各區幼年人口、老年人口、勞動人口、企業的數量關系;其次,選取相關指標計算老齡化程度,指標如下:①老年人比重,即老年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②老年撫養比,即老年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值,③總撫養比,即被撫養數量(老年人口、幼年人口)與勞動人口比值;最后,結合產業產值評估老齡化經濟壓力。
3 研究結果
各區老齡化指標數量顯示(表1),各區域指標發展不一,人口結構化分布存在差異,島內土地開發早,市政服務、基礎設施等較為完善,醫療配套也較為成熟,思明區與其余五區對比各指標均高居首位。其中,老年人口、勞動人口的數量對比情況均為思明區>同安區>翔安區>湖里區>海滄區;值得關注的是,同安、翔安的行政區劃面積位居一二,各指標高于其余區域與其歷史沿革不無關系,2003年區劃調整前,兩區均屬同安區,舊稱“同安縣”,地處廈、漳、泉金三角歷史上曾管轄過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龍海部分地區,是我國沿海最早的開放縣之一;得益于區劃面積及歷史文化因素,同安、翔安兩區的人口指標位于全市二三位。
與人口指標分布不同,企業數量排名為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且從企業性質來看,思明、湖里多為信息網絡、投資咨詢、商業飲食等,集美多為商貿、五金、材料等,海滄多為輕工、進出口等,同安多為電氣、建材、部分農業合作社等,翔安則多為農業開發、養殖、化肥等。翔安區的企業平均吸納勞動力最高(35.05),同安區其次(17.52),勞動密集型多與勞動成本低的現狀相關,因此側面反映出人均收入情況。
基于各區的人口指標計算老齡化經濟指標,結果顯示,思明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高達10.85%,其次是翔安區、集美區,湖里區的老年占比則最低(7.14%)。老年撫養比反映了老年人對勞動人口的壓力,結果顯示,思明區的老年撫養比接近15%,其次為海滄區(13.12%),湖里區最低(10.26)。總撫養比反映了老年人口及幼年人口對勞動人口的經濟壓力,結果顯示,各區總撫養比均接近50%,思明區總撫養比高達55.22%,即平均每兩個成年人均至少有1個幼年/老人需要撫養,其次為集美區(51.59%),最低的為翔安區(49.44%)。
思明區為廈門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同時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島內落戶難、醫療配套成熟、歷史原住民多等因素造成非本地新生兒教育門檻高、老齡人口占比大等問題;但思明區產業構成以資本密集型居多,人均收入較高,且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思明區的生育率有望提高,繼而控制老齡人口占比,問題在于如何解決新增幼兒的教育、教育資源不均衡等問題。總撫養比反應了經濟壓力,但各區人均收入存在差異,就產業經濟指標而言,2015年初至研究期,第三產業產值為1224.39億元,第二產業產值為1079.38億元,第一產業產值為16.32億元。結合法人性質和企業平均吸納勞動力情況,同安、翔安區盡管總撫養壓力稍小,但市民平均收入較低,意味著同等撫養人數帶來的經濟壓力突出,政策應旨在如何提高勞動人口收入,促進勞動密集型逐步轉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解決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森.我國各省份人口老齡化水平差異的多指標測度[J].西北人口,2015,2(36):60-64.
[2]王志寶,孫鐵山,李國平.近20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區域差異及其演化[J].人口研究,2013(1):66-77.
[3]福建省國情資料庫[EB/OL].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61&inde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