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更生
摘 要:作為犯罪事實認定的重要依據,刑事訴訟中視聽資料以證據的形式存在。做好收集、審查視聽資料工作,對檢察機關打擊犯罪活動極為重要。為此,本文主要對視聽技術、資料收集的概括與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中視聽技術的作用、資料收集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視聽技術;資料收集;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概括;作用;內容;方法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與人民團體工作人員通過職權,非法獲取利益,如貪污、賄賂、徇私舞弊等,進而侵害國家利益、侵犯人民權利,為此必須高度重視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職務犯罪逐步呈現為犯罪主體特殊化、犯罪手段隱蔽化、犯罪形式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如何降低職務犯罪率,如何查處職務犯罪、如何提高職務犯罪案件偵破效率對檢察機關辦案人員而言尤為重要。視聽技術與視聽資料收集作為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內容,其資料收集是否合法、真實,其技術水平的高低都將直接影響到職務犯罪案件偵辦的效果,為此,要求檢察機關必須重視視聽技術與資料收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案件偵辦的合理性、科學性,才能達到懲治犯罪的目的。
1 視聽技術與資料收集的概括
視聽技術是指通過先進設備、技術采集與存儲視聽資料的一項及時,錄音、錄像與計算機等為視聽技術采集的主要方式。以字面意義理解,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電子設備采集可作為證據的有關資料。新形勢下,在案件偵辦過程中,相關檢察機關通過有機結合視聽技術與偵查工作,可真實記錄案件的整個過程,也可為案件偵破提供可靠的依據。在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中視聽資料的形式較多,主要分為2類:第一,偵查過程中訊問犯罪嫌疑人、證人獲取的資料,或通過強制性措施取得的資料;第二,對犯罪嫌疑人或反偵查行動產生的視聽資料。在偵查活動中,視聽資料對犯罪嫌疑人供述可起到固定作用。為此,必須確保資料收集的真實性、合法性與客觀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視聽資料的證明力度,才能為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效率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2 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中視聽技術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我國檢察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如何確保刑事訴訟工作順利開展已經成為檢察工作人員必須重視的問題。作為職務犯罪偵查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技術之一,視聽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案件偵辦的效率,為此,必須提高視聽技術水平,推動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快速進行。其作用如下:
第一,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在訊問、監控犯罪嫌疑人中的合理應用,其目的為勘驗、搜查、追贓、物證與書證收集。同時,還可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與相關證據,能夠達到有效避免犯罪嫌疑人任意返工與誣告他人的問題。
第二,“一對一”案件現場取證的應用,尤其是賄賂案件偵辦中需獲取其中一方的積極配合,利用視聽技術,對犯罪證據直接獲取,該手段對案件偵破具有極大的幫助。
第三,跟蹤、監視應用,如已明確犯罪嫌疑人,為避免串供、贓物轉移,可通過較為隱秘的途徑如視聽技術,實施跟蹤與監控,以此取得證據。
第四,電話監聽應用,針對重要目標,可通過監控技術與電子技術等實施監控,以此取得重要的錄音證據。特殊情況下,在公共場所、辦公室等地點對犯罪嫌疑人間的談話實施監聽,以此避免串供與罪證隱匿,并對犯罪嫌疑人的動向及時掌握,并進行各類有效信息的收集。
第五,某類信息計算機分析、處理的應用,在一些賬目資料處理過程中,如作案具有較多賬目,并具有較大復雜性,為對此類信息是否具有真實性進行全面分析,可通過計算機技術對輸入的各類資料加以分析,如涉嫌帳證、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3 職務犯罪偵查中視聽資料的收集
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視聽資料本質為信息,其以案件事實情況為基礎,具備客觀性、真實性等特點。在職務犯罪偵查活動中,如何收集視聽資料對檢察機關而言尤為重要,為此,本文以收集方法、特點為主對視聽資料收集進行了分析。
1、視聽資料收集的方法
收集的視聽資料需標注制作人名稱、時間、地點、設備等書面性內容。在視聽資料調取時需進行原件調取,如無法做到原件調取,可進行備份、復制資料的調取,此類資料調取時,需將無法調取原件的因素明確備注,并由經辦人簽字。
收集視聽資料的方法通常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個人、相關部門、單位調用與獲取;
第二,由犯罪嫌疑人或涉案人員提供;
第三,相關證人、知情者提供;
第四,從犯罪嫌疑人家屬或其律師處獲取;
第五,搜查、扣押;
第六,現場檢查、勘驗中獲得;
第七,案件辦理中專業技術人員提供;
第八,檢察機關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指定相關辦案人員提供。
2、視聽資料收集的特點
視聽資料能夠將和刑事案件相關的聲音、影像客觀、真實地反映出來。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因視聽資料特殊性,在收集視聽資料時需對其合法性、客觀性、保密性、及時性等進行考慮,具體如下:
(1)合法性。職務犯罪偵查活動中,視聽資料收集應確保其過程的合法性,也就是說,應遵循訴訟法相關規定,如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第五十二條內的證據收集程序與規范,以此確保視聽資料的合法性,增強其證明力。
(2)及時性。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強制措施后,同步錄音錄像工作實行需重視其及時性,通常情況下,在犯罪嫌疑人毫無準備的時候進行詢問,往往能獲取更多有利證據。同步錄音錄像也可在搜查現場跟蹤實施,這樣能夠為犯罪事實提供證明,還能對偵查程序的合法性加以確定和監督。客觀條件下,證人如無法出庭或不愿出庭,可利用視聽技術對證人證言進行收集,實現固定證據的目的。
(3)客觀性。嚴格遵循刑事訴訟法與檢察院相關規章制度,對視聽資料進行客觀性審查,審查過程中如資料存有疑點,則無法以證據的形式呈交法庭。這就要求必須重視視聽資料的客觀性,只有確保其具備客觀性,才能提升職務犯罪偵查的效率,才能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4)保密性。為避免資料泄露等問題的出現,需提高視聽資料管理水平,應根據相應調取審批程序等對視聽資料使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視聽資料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大量視聽資料的出現,必將加大工作人員工作量,進而增加了泄密的概率,為此,相關部門、人員必須高度重視視聽資料技術處理、調取、使用等各個環節,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密措施提升其保密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職務犯罪率逐年提升,為有效打擊職務犯罪行為,降低國家、人民損失,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內視聽技術與資料收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提升辦案效率,并能將視聽資料的真實性、客觀性充分展現出來,規范訴訟程序,為推動檢察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邢文生,李潤華. 賦權與規制:職務犯罪偵查中技術偵查的路徑選擇[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2(02)
[2] 王江華,李新. 檢察機關職務犯罪案件偵查權及監督制約機制[J].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6(04)
[3] 曹淑賢. 新刑訴法下對視聽技術類電子證據的探索與思考[J]. 科技經濟市場. 2014(08)
[4] 譚可,林欣. 論職務犯罪偵查一體化工作模式的完善[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11)
[5] 夏勝炎. 論我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權及其監督制約機制的完善[D]. 蘇州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