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周秀梅
摘 要:通過對長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通情況、推送內容、界面開發情況、平臺維護力度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提出平臺服務發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長三角地區;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
2015年度浙江省高校文化教育傳媒類教指委課題(WJZW201528)
據CNNIC發布的2015年《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稱,截至到2015年6月,交流溝通類應用中,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到6.06億,占網民總體的90.8%,其中手機即時通信用戶5.4億。微信作為手機即時通訊里的“第一”應用,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和使用。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社會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對本區域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調查、分析,有助于優化本區域圖書館微信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1.長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調查
1.1 調查方法
在微信客戶端中以“職業技術圖書館”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和排查,如名為“浙江警官職業學院”的公眾賬號實為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圖書館的公眾號,但是此賬號并未認證和發布任意一條信息,則在研究對象中將此賬號剔除。從檢索結果中甄別屬于長三角地區的高職院校,分析項目包括平臺推送資源內容、界面是否二次開發、運營力度、首次推送信息時間點等。
1.2 長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微信公眾平臺
(1)開通時間呈兩級化分布。
微信公眾平臺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線,曾命名為“官號平臺”和“媒體平臺”,一經推出,用戶規模便呈幾何式增長,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開通運行情況同樣喜人,即便如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并未大規模開通,從上表中我們不難發現,23所高職院校中,僅有2所是在2013年開通賬號,其余均為2015年開通,這反映出各高校在開通時間上的兩極化分布趨勢,他們要么較早便敏銳的發現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的優勢,大膽的嘗試開發;要么在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意識到他的價值,逐步開發推廣。
(2)提供服務內容紛繁。
23所高職院校中的22所進行了界面二次開發,二次開發后的界面功能更加豐富,它們中大部分提供本館“圖書借閱/續借”、“圖書查詢”、“常見問題”、“開館時間”、“好書推薦”等基本服務;也有圖書館因為與第三方合作,將界面中嵌入移動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還有的圖書館嵌入生活服務功能,如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就嵌入了“天氣查詢”、“快遞查詢”、“快遞取件”、“公交查詢”的服務,服務內容可謂紛繁,也反應出微信平臺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圖書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開發。
(3)維護力度參差不齊。
微信公眾號的開通后,如何維護、維護力度大小都對用戶粘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從調查來看,各微信公眾號的維護力度參差不齊,例如,表中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均是在2015年3月推送第一條信息的,這說明其賬戶開通時間也在這一時間段,但截至2015年12月21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已推送信息423條,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更是達到700條,而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則推送信息4條,其維護力度大小,一目了然。當然,信息推送數量不能是衡量微信維護力度的唯一指標,推送質量、用戶體驗挖掘也應納入評價指標,只有全方位的要求,才能催生出優秀的微信運營,達到最好的用戶體驗。
2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建議
2.1 立足現實,開通微信公眾號
長三角地區共擁有高職院校166所,但從檢索結果來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并沒有開通微信公眾號,這是一個巨大的缺漏。高職院校應當立足現實,在思想上認識到利用這一互聯網時代產物的重要性,從開通屬于本館的微信公眾號做起,只有開辟新的平臺,才能依托平臺,更好的服務讀者。
2.2 著力人才,加強平臺運營力度
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維護需要多點協作配合。首先,圖書館領導層應重視微信運營者的選擇,應挑選既熟悉圖書館服務和資源,又長于宣傳推廣的人員來專職運營;其次,加強對微信運營者技術能力和廣告設計能力的培養,這是因為目前微信公眾號二次界面的開發大多依托第三方,這難免受制于人,若運營者自身具備技術開發能力,則大大降低了這種風險,再則,公眾號推送消息的排版,直接影響用戶閱讀體驗的優劣,圖書館領導有目的的提高微信運營者的軟件編輯、廣告設計能力,亦可大大提高推送消息的視覺美感,增強用戶粘性;第三,積極培養學生,組成微信運營團隊。微信消息從構思到成型,歷經編輯、排版、設計等諸多步驟,選擇培養優秀學生作為微信團隊成員,不僅可以吸納他們的奇思妙想,豐富和提高圖書館微信消息的質量,而且學生們也能從中得到學習和鍛煉。
2.3 促進交流,擴大與其他運營者溝通。
微信公眾平臺目前被應用于各行各業,甚至同一單位的不同部門也各自擁有公眾號,而如此眾多的公眾號也都有屬于自己的運行模式,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運營者應當從身邊作起,首先同本校不同部門的微信運營者取得聯系,增強交流,其次要與兄弟院校圖書館微信運營者增強交流,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充分了解其他圖書館工作的開展方式,在信息互通中完善平臺的運營。
參考文獻
[1] CNNIC《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 陳明,985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調查研究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5,5(5)
[3] 何建榮,陸建玉 高職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探究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