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訊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2015年10~11月按一般程序行政處罰案件644起。其中,寧德市107起。
在福建省食品藥品行政處罰信息統計表中,寧德被通報的107起案件中,涉及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周寧縣、柘榮縣、霞浦縣、壽寧縣、古田縣、屏南縣、東僑區等縣市區的企業。
其中,有關醫療的行政處罰案件引發市民和網友關注。寧德市醫院涉嫌使用假藥案主要違法事實描述為:使用藥物“組胺磷酸鹽,一水”,該“組胺磷酸鹽,一水”外包裝標有“僅供實驗室和工廠使用”,未取得藥品批準文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按假藥論處的情形。
再如,寧德市閩東醫院、福安市中醫院均涉嫌銷售劣藥,分別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7012.5元、427.5元的處罰。
此外,福鼎華山醫院經營過期醫療器械、壽寧縣鳳陽鄉大石村第二衛生所從無《藥品經營許可證》單位購進藥品、屏南縣大興醫藥有限公司第一門市部涉嫌經營銷售劣藥、寧德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涉嫌經營銷售劣藥等被通報。
強生召回4款醫療器械 可能造成患者損傷
《北京商報》訊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文,召回包括強生、羅氏、史賽克和飛利浦等企業生產的10款醫療器械。被召回的10款醫療器械中,有4款產品來自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生公司”)。
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公告顯示,強生公司代理的創傷外科手術器械包的股骨頸螺釘植入器可能蝕刻了錯誤的螺釘外斜角方向圖形,可能會導致手術中患者的軟組織損傷。該公司代理的顱頜面外科用工具和顱頜面接骨板的卷邊工具包裝插頁標記有誤,使得該產品標記為“MR Safe”。由于尚未就該產品在核磁共振(以下簡稱“MR”)環境中的安全性和兼容性進行評估,也未測試該產品在MR環境中的發熱、移動或圖像偽影情況,因此該產品在MR環境中的安全性未知,也就是說患者植入該器械在接受MR時可能會引發意外傷害。
此外,強生公司代理的動力系統,由于以上產品的幾何形狀被意外改變,可能會造成患者嚴重損傷。而該公司代理的髓內釘系統,則是由于以上產品的螺紋外徑和內徑過大,可能會導致手術暫停甚至手術被迫停止。上述4款強生公司的產品均未在中國銷售,生產商Synthes GmbH對上述產品已經采取主動召回措施。
“減肥神藥”=禁藥+淀粉
《金陵晚報》訊 一款名為“美杜莎紫水晶”的減肥藥在網上熱銷,對該藥進行檢測后,警方發現其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禁藥成分。
隨后,警方對該減肥藥的生產制造銷售網絡進行調查,發現該藥是從哈爾濱一農村小作坊中生產出來的,相關的檢測證書都是偽造的,一粒藥僅3毛錢的成本,售價卻高達10元。然而,由于該減肥藥內添加了禁藥成分,造成“效果好”的假象,其已形成了一個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的龐大銷售網絡。目前,該制銷假減肥藥網絡已被警方打掉。
經調查,該減肥藥最初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之后才擴展到網絡購物平臺,并形成了多層級的銷售網絡。盡管“美杜莎紫水晶”系列減肥藥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網絡已被警方打掉,但警方發現,目前網絡購物平臺上依然有該品牌減肥藥在銷售,其宣傳標語等如出一轍。對此,警方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對待此類產品。
健安喜再次涉嫌非法添加 進口保健品安全引憂慮
《北京商報》訊 時隔一年,美國保健食品公司健安喜再次因涉嫌在膳食保健品添加違禁成分遭到起訴,據美國俄勒岡州檢察長稱,健安喜售賣的產品中含有匹卡米隆或者類安非他命的合成化學成分,兩種添加劑都被列為非法的添加成分。盡管此次的涉事藥品未在中國進行銷售,但隨著“海淘”和代購的日益火熱,進口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再次受到大眾關注。
據了解,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間,健安喜在俄勒岡州售賣了3000多種含有匹卡米隆的產品以及500種含有類安非他命的合成化學成分的產品。健安喜則在廣告中吹噓這些成分是合法的膳食保健品添加劑。面對指控,健安喜表示,俄勒岡州檢察長的指控是缺乏法律依據的,公司將盡所能抗辯這些指控。鑒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類安非他命和匹卡米隆,健安喜將下架所有包含這些成分的產品。
三寶生化藥業等4家企業復方肝浸膏片(膠囊)檢出高含量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訊 在國家藥品抽驗中,經西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發現標示為長治市三寶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肝浸膏片(8批)、山東中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肝浸膏片(3批)、陜西博森生物制藥股份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肝浸膏膠囊(2批)、重慶申高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肝浸膏膠囊(1批)檢出含有鉻成分(膠囊殼鉻含量符合規定),有10個批次檢出值在300~1200mg/kg,存在安全風險。
復方肝浸膏片(膠囊)屬補血制劑,主要成分為鐵元素,沒有規定鉻的限量標準。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山西省、山東省、重慶市、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上述4家企業立即停止生產,查清復方肝浸膏片(膠囊)生產、銷售情況和具體銷售流向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召回市場全部批次產品,并報告產生問題的原因。調查處置情況于2016年1月10日前報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廣西榮仁藥業和通化利民藥業被要求召回不符合規定藥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訊 近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國家藥品抽驗中發現,廣西榮仁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退熱口服液和通化利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胃康靈膠囊多批次產品檢驗不符合規定。為維護公眾健康,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要求上述兩家企業立即召回已上市銷售的不符合規定藥品。
經福建省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標示為廣西榮仁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0批次小兒退熱口服液的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批號分別為20140821、20140901、20141105、20150102、20150203、20150311、20150419、20150518、20150617、20150721)。經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標示為通化利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3批次胃康靈膠囊的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規定(批號分別為140401、150302、150701)。
廣西榮仁藥業有限公司和通化利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多批次產品不符合規定,反映該兩家企業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尤其是在生產過程控制、無菌保障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