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卓鐘 陳小兵
摘 要:利用內孔定位的剛性芯軸夾具和脹緊夾具各有優勢,但是在一些薄壁、筒類零件的加工中,脹緊夾具能改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振刀以及拆裝困難等現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關鍵字:薄壁;筒類;脹緊夾具;簡單實用
我公司大批量生產的一個薄壁、筒類零件(如圖),其端面、內孔對外圓的形位公差要求很高,我們采用已加工好的內孔作為基準,加工外圓和端面。按照一般習慣,我們制作了剛性芯軸,采用圓柱芯軸并用螺栓壓緊時,產生受力不均導致的打滑、振刀現象;采用錐面鎖緊時,發現裝夾和拆卸工件非常困難,而且容易拉毛夾具和零件,導致夾具失效和零件不合格,費時費力,效果很差。
1.夾具制作
我公司改進了夾具方案,采用脹緊夾具加工該零件,如圖2所示。夾具為筒狀,為減小無效的接觸面,夾具采用兩端凸起、中間凹下的臺階外圓,以減小過定位和受力不均的可能性。外圓兩端與零件內孔配合,呈小角度錐面,大頭比零件內孔小0.01mm,小頭小0.05mm,這樣符合脹緊時的變形趨勢,容易貼合零件而且便于裝夾。夾具內孔兩端采用與頂尖角度一致的60?錐面,該錐面作為裝夾的工作面,與夾具外圓要求0.005的徑向全跳動(小于零件形位公差的1/3),保證加工零件的形位公差。在夾具兩端的裝配面上各鋸開2條開口以提供脹緊空間,此時注意開槽時應用臺虎鉗稍微夾住兩端面,鋸開一條槽再重新裝夾繼續開下個槽,不能同時開2個以上槽,否則會破壞夾具形位公差。夾具制造完成后,用兩個60?頂尖稍微夾緊在加工零件的機床上測試,夾具外圓跳動在0.002mm以內,符合設計要求,夾具合格后方可使用。為同時保證夾具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我們沒有采用一般的彈簧鋼,而是選用兼具強度、硬度、韌性、塑性和耐磨性的球墨鑄鐵。
2.夾具的應用
裝夾零件時,將零件小頭朝下垂直放置在平臺上,夾具放入零件內孔并輕輕按壓,使得夾具端面和零件另一端面平齊,此時定位完成,由于配合面大頭配合間隙只有0.01-0.03mm,夾具和零件接觸良好、無相對滑動。加工時,在機床上利用一個60?活絡頂尖和一個60?死頂尖頂在已壓入零件的夾具兩頭的60?錐面上(如圖3),受力后夾具兩端接觸面由于開口槽緣故向外脹緊在零件內孔上,再進行加工。受脹緊力和夾具彈性變形共同作用,夾具與零件接觸緊密,加工零件不會產生振刀現象,加工出來的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質量完全滿足要求。拆卸夾具,只需松開頂尖,球墨鑄鐵的夾具失去脹緊力后恢復原狀,很容易取出。由于球墨鑄鐵的材料特性,使得夾具不但滿足了加工的需要,而且能長久使用。
3.結語
采用脹緊夾具后,零件的定位、加工穩定可靠,裝夾、拆卸也比剛性芯軸簡單、方便,效率提高約5倍,而且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至今,夾具使用了6年以上、加工零件過萬件,依然實用、可靠。這次脹緊夾具的應用,可以擴展到其它類似薄壁、筒類零件的機械加工中,只要綜合考慮了定位、裝夾、耐用度等因素,簡單的脹緊夾具也可以兼顧實用、可靠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