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諸暨市和遂昌縣為了實現兩地資本、資源、人力等方面的優化配置和合作共享,合力在遂昌縣設立了山海協作產業園,產業園開發面積5.223平方公里,分洋浩區塊(3000畝)和龍板山一期(4800畝)兩個片區。至2014年底,產業園已實現工業總產值9.94億元,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入庫稅收4226萬元。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獲得省山海協作產業園建設發展情況考核一等獎,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產業園,累計獲得省獎勵以及補助資金7050萬元。
1 工作成效
1.共建體制機制不斷深化。2012年11月23日雙方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為全省最早簽訂協議的產業園。組建成立了產業園管委會和開發公司,其中開發公司注冊資本金2.5億元,注冊資本金為全省最高,其中,諸暨市以現金入股1.25億元,遂昌以投入龍板山區塊場平工程、市政工程, 拆遷工程等在建工程1.25億元評估后入股。兩年多時間里,雙方各抽調了一批懂經濟、會管理、能服務的干部,構建了一支精簡高效的服務隊伍。
2.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自合作共建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18.5億元,啟動開發3.61平方公里,實現建設開發進度69.1%,形成可供出讓土地1.88平方公里,共計2880畝,其中已出讓土地0.74平方公里,共計1110畝。截至目前,啟動地塊、A地塊(共約2000)畝場平工程已基本完工,道路路網、雨污水管網、擋墻等市政工程進度過半,龍板山區塊經四路、緯二路等全長5.58公里主干道打通并已完成路面澆筑;B地塊(1000畝),已場地平整挖方310萬方,完成總量的90%,各項市政工程順利展開。
3.招商引資工作成效初顯。借助諸暨市成熟的招商資源,實施“立體共招”招商新模式。兩地互派干部掛職,協調產業園招商工作;在諸暨市招商局設立了招商辦事處,專職負責在諸暨開展定點招商。遂昌組建5支招商小分隊,與諸暨的13支駐外招商小隊整合資源、合力招商。兩地招商部門聯合在外地舉辦多場招商推介會。截止目前,產業園現累計已有落地項目34個。2014年底,有7家企業正式落戶龍板山區塊。
4.企業項目落地順利推進。圍繞“簽約項目促落地、落地項目促開工、開工項目促投產”的總要求,著力做好招商項目盯引、落地項目審批服務、開工項目跟蹤服務等工作。截止目前,匯金有色金屬公司年產3萬噸銅制品加工項目等12個制造業項目已實現投產。德鑫鑄造公司年產7000噸特種鑄造項目等15個制造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5.合作領域全面拓展深化。以遂昌-諸暨山海協作產業園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諸暨全方位、多領域合作。遂昌、諸暨兩地相互舉行文化走親演出,贏得了市民的贊譽。遂昌開展了“百萬諸暨人免費游遂昌”活動;遂昌中學與諸暨中學結對,合作深化新課程、課件的研究交流。遂昌縣人民醫院與諸暨市人民醫院結對,共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2 主要做法
1.抓機制。圍繞“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招商、共同受益”的合作原則,深化體制機制建設。一是開展高層互訪和高層聯席會議。7月份,遂昌黨政主要領導帶隊赴諸暨走訪并召開高層聯席會議。二是繼續落實專題聯席會議制度。雙方有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不定期召開專題聯席會議,就高層聯席會議部署任務進行協調落實。三是深化產業園管理體制研究。實施主職干部兼職制度,由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兼任產業園所在地云峰街道黨工委書記,人事任命5月份已到位。
2.抓招商。圍繞金屬制品、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等主導產業的發展目標,加大招商力度,大力開展精準招商。一是在強化招商隊伍建設。年初,遂昌的5支招商小分隊,分別赴上海、江蘇、廣東、杭嘉湖、紹諸、甬臺溫等地開展招商引資。二是在政策激勵。凡引進項目被認定為省山海協作重大項目的額外給予20萬元獎勵。三是在深化合作招商。產業園管委會新招聘專業招商人員2名,會同諸暨組招商小分隊,開展定點招商。雙方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機制,諸暨市招商小隊為產業園招商小隊提供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四是實施主要領導項目盯引責任制,落實“三個一”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盯引項目的跟蹤。
3.抓服務。圍繞“簽約項目促落地、落地項目促開工、開工項目促投產”的總要求,著力繼續做好落地項目審批服務、開工項目跟蹤服務等服務工作。一是繼續實行縣領導重點項目領辦制度。產業園內的工業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由13位副縣級以上領導負責包干領辦。二是全面實行投資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度。即“店小二”服務,“店掌柜”督辦制度,服務企業審批代辦事項。三是開展企業建設項目促開工、促進度活動。7月份集中開展“企業建設項目促開工、促進度”專項行動,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企業建設項目的服務管理,督促企業建設項目如期開工。
4.抓合作。一是加強要素支持。產業園繼續充實了6名工程管理、招商專業人員,強化了產業園建設力量。探索新型融資方式,積極對接政策性銀行,以農民安置小區建設項目在農發行融資2.5億元已通過省農發行初審。二是擴大合作領域。兩地黨委政府以產業園共建為紐帶,積極深化在文化、衛生、教育、旅游、電子商務等領域合作交流。三是落實好“浮力之舟”愛心基金助學幫扶。繼續推進諸暨市企業家在遂昌設立“浮力之舟”愛心基金相關捐贈工作,按時發放捐助款項。
3 推進山海協作產業園創新發展的路徑選擇
1.把招商引資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推進與諸暨開展合作招商,主動融入諸暨市的招商平臺和載體。充分發揮招商小分隊的作用,與諸暨對外招商小分隊開展密切配合。深化大招商機制,鼓勵縣級各單位開展招商,加強與各地諸暨商會的溝通交流,不斷擴大宣傳產業園的資源和信息。開展“點對點”招商,積極尋找先進地區產業轉型發展、組團發展的結合點,實施精準招商、組團招商。
2.把設施配套作為搭建平臺的關鍵環節。科學優化項目建設時序,按照成熟一塊用一塊的原則,圍繞區內項目落地投產的要求,加快龍板山區塊的工程建設。完善區內各類配套設施,著重推進龍板山區塊水、電、路、綠化等方面的配套跟進。盡快啟動連直線二期公路改建等工程,實施龍板山至湖邊污水管網等配套設施項目的建設。積極探索政府和企業合作(PPP)模式,推進銀園合作,努力破解要素制約。
3.把服務項目作為加快發展的有力保障。圍繞項目抓進度,著力優化項目服務機制。借鑒諸暨的先進管理理念,逐步理順產業園管委會獨立運行體制。深化縣領導領辦項目制度,落實全程審批代辦制度,實行“店小二”服務承諾,“店掌柜”定期督辦,全面優化產業園發展軟環境。同時建立全程服務企業建設項目聯系跟蹤制度,加強與業主的溝通,每月通報進度,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4.把深化合作作為攜手發展的堅實基礎。借助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契機,探索區域合作的創新機制,進一步深化與諸暨全方位、多領域合作。依托遂昌縣山區資源豐富、投資成本低廉、政策相對傾斜等特點,把諸暨市的資金、先進技術、高級人才、管理理念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通過工業單項合作,逐步拓展到產業合作、項目合作、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合作。
作者簡介
王培(1988-)男,安徽省寧國市人,浙江省諸暨市委黨校,碩士研究生,中國傳統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