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琦
摘 要:作為當代中學生,法律意識是一項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素質,中學教育中法制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構建中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機制,非常有利于我們的法律素養提升,這也是構建法制國家的良好途徑。我們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提高法律意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既拓展了我們的素質教育內容,又提升了我們自身的法律素養。
關鍵字:法制教育;中學生;法律意識;法治
1 概述
已經過去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我國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接班人,正處在個人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法律意識影響著他們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我們作為中國公民的一員,我們的法律意識可經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來獲得,在學習法律知識過程中形成的法律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養,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很有意義的。
2 法律素質基本理論
我們研究一個新對象需要對其概念進行統一和分析,因此我們就從“法律素質”的概念開始分析怎樣提升當代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所謂法律素質,最常見最通用的說法是公民所具有的法律知識、法律意識以及運用法律的能力的總和[1]。在這中間,法律知識一般指的是我們通過學習所掌握的法律法規、法學理論等知識;法律意識也就是我們的一些思想上心里上的針對于某些法律現象的主觀反映;法律運用能力是我們通過學習法律之后利用法律,并且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合法權益,勇于同違法現象作斗爭的能力。三個方面由淺到深,既相互統一又相互作用,還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法律素質的內涵。
社會上對法律素質的本質內涵有很多說法,比如:“2要素說”,即指大家常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包括眾所周知的學法、守法、知法和用法;“3要素說”,即法律能力、法律精神和法律知識三大要素構成的整體;“4要素說”,四大要素分別是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思維和法律能力,在這中間除了法律意識是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其他三個都是重要的法律要素;除此之外還有“5要素說”, “9要素說”,“三維結構下的十二項要素”說等等。法律素質能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的優良的公民素質[2]。
3 法律意識影響因素
當代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在幾十年的努力過程中終于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事實證明,普法教育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不斷的實踐和發展。法制教育必須長期堅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并接受法律法規,并且通過學習國家法規更能使中學生懂法用法、明辨是非[3]。通過調查發現影響中學生法律意識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自身素質對法律意識的影響
作為中學生,我們自身的素質是影響我們法律意識的內部因素,也是一個關鍵因素。由于處在中學階段的我們正是身心發展的轉折期,這個階段對我們形成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關鍵作用。就自身素質來說,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影響因素:自我認知和自我心理素質。
(2) 家庭氛圍對法律意識的影響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避風港,家庭也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因素。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的日常行為會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好的家庭氛圍對法律意識的升華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種氛圍中我們也會耳濡目染,法律意識慢慢提升的。
(3) 學校教育對法律意識的影響
學校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學校也是法律意識提升的主戰場。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大多數學校只是通過開設一些簡單的法制課來培養法律意識,這是完全不夠的,況且有些學校還不重視這一類課程,存在課程安排不合理,缺乏相關專業老師等等,這都直接導致我們對法制課的認可度非常低。
(4) 社會環境對法律意識的影響
我們都會走向社會,社會也是我們最終的大舞臺,因此社會的環境也是影響我們法律意識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階段,這必然會導致我們周圍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法制觀念等出現多元化,對我們法律意識的提升也帶來了影響。一般來說,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家庭因素會日趨弱化,社會因素隨之加大。
4 提高法律意識有效對策
法律意識是我們當代中學生必不可少的素質,針對有效提高法律意識總結以下幾點:
(1)完善體制與科學管理
首先我們要建立健全教育機構體系,這是提升我們法律意識的基本前提。然后要整合法律素質培養的連貫機制,這是提高法律意識的重要基礎,最后要拓展“五位一體”的培養模式[4],這是我們法律意識的重要保障。
(2)學校是提高法律意識的主戰場
學校作為我們提高法律意識的主戰場,要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學校要重視法制課程,統一教材,提高課堂質量,然后提高老師的法律素養,規范校規校紀,推進法律宣傳,聯系實際,加強我們的法律運用能力,以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
(3)社會環境是增強法律意識的重要條件
我們應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法律意識宣傳,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為我們的法律意識提高加上保護傘,增強每個人的法律意識。
(4)客觀的評估有利于法律意識的提升
客觀的評估對我們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應該構建多元化的評估體制,多方面鼓勵,并且建立比較客觀的評價指標,批評與自我批評,最后要完善評估反饋機制。
5 結論
法律意識的發展提高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集中在我們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因此,我們應該采取一些有針對性地對策,讓法律意識在帶當中學生中穩步提高,通過這些政策,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法律知識,以及守法用法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玉. 加強高中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對策[J]. 中學教育. 2015.2
[2] 張小虎. 法制教育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3] 楊艷. 提高高中生法律素質有效途徑研究[D]. 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09
[4] 劉旺洪. 論法律意識現代化的標準[J]. 學習與探索. 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