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
3月1日,市人大代表王玉香照常打開“上海代表履職”APP,驚喜地發現該APP有了“升級版”,她第一時間進行了更新升級,“閉會期間也能隨時隨地接收通知、跟蹤議案建議辦理進度、了解人大工作、跟其他代表在群里交流了!”
“加強信息化建設”被列入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要點,完善代表履職網絡平臺,發展手機應用,方便代表“移動履職”,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今年人代會上,代表們掃一掃專用的二維碼,便可下載一款專為人大代表定制的手機應用“上海代表履職”:“大會指南”、“日程安排”、“大會須知”等欄目,讓代表一機在手,門路煞清;“會議文件”、“大會簡報”等欄目,讓代表打開手機就像翻文件夾一樣方便。在短短6天時間里,大多數代表下載并使用了該手機APP,登陸總數超過2萬次。
代表履職不唯大會6天,閉會期間的300多天,代表們如何也能便利履職?手機APP“升級版”應運而生。代表進入大會期間安裝的“上海代表履職”,更新一下,就能進入“升級版”。
迎面而來的“圖片新聞”具象化地反映人大常委會的最新工作動態;而“通知公告”讓代表及時了解文字信息,代表收到通知后還能直接在手機上反饋出席意向。“代表互動”為代表之間交流履職思路提供了可能,目前各代表團設置為一個交流群,下一步還將增設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群,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聯系代表群,代表專業小組群,代表也可根據履職需要自組交流群,比如可以對某項專題調研報告、某件議案、建議進行討論。“資料查詢”、“信息推送”、“微信矩陣”等欄目將成為代表履職的智庫和耳目,為代表履職提供智力支撐,拓寬履職視野,提供法律法規查詢和新華社專供代表的參考消息,引入本市政府部門、重要機構、各地人大的微信公眾號,下一步還將豐富推送內容,更多提供“一府兩院”有關信息,保障代表的知情權。“議案建議”與相關應用系統相連,方便代表通過手機直接查詢代表議案、代表建議的提出和答復內容,掌握辦理進度。“意見征集”主要采取發布問卷調查的形式,方便代表參與人大常委會工作,集聚代表智慧。“履職記錄”改變了原先履職情況登記由活動組織方單方面輸入維護的模式,代表也能自助登記履職情況。此外還開設了“履職平臺”欄目,鏈接到上海人大代表履職平臺,代表能隨時隨地在手機上閱讀平臺提供的學習課件、調研文章等。
本屆以來,常委會高度重視代表履職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走過了一條應用系統支撐、履職平臺統合、后臺數據同步、手機應用設計的發展之路。
隨代表履職需要和法規規定應運而生
前兩屆人大以來,代表需要了解各類工作動態、信息資料,參與常委會有關工作,于是有了代表網,此后根據代表履職需求不斷進行完善。
當代表不僅僅滿足于收到承辦單位的一紙答復,也想查詢了解其他代表所提的建議內容及辦理答復情況,于是有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系統;今年市人代會上代表議案處理系統的推出,同樣也是基于代表多年來的履職需求。
以往每位代表一本履職檔案記錄難、統計難、分析更難,于是有了代表履職信息登記系統,不僅使代表做了什么一目了然,也使工作報告上代表履職的具體數量不再“毛估估”,更使常委會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代表履職情況,分析各委員會組織代表參加活動的情況成為了可能;根據代表法實施辦法的規定,市人大代表要主動接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履職情況要向原選舉單位的區縣人大代表公開,如果還是一本本的履職檔案,真是很難想象核對整理的工作量會有多大,不斷進行改進完善的履職信息登記系統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如今履職登記的范圍已經拓展到“一府兩院”組織代表參加與履職相關的活動。僅去年12月,市檢察院就邀請45位代表參加了工作報告征求意見座談會、“檢察開放日”等會議和活動,以往類似活動的數據在代表履職記錄中是“被蒸發”的。
代表在履職過程中相互交流、學習,通過互動討論完善有關履職成果,即時了解常委會會議的情況等需求越來越大,于是有了整合這些功能和原有各應用系統的代表履職平臺;根據法規有關要求,市人大代表相關信息和聯絡方式要向原選舉單位公開,代表之間有日常聯絡的需求,各委員會也希望能夠擁有一份準確的代表聯絡表,便于邀請代表參加履職活動,于是代表基本信息庫作為一個重要模塊設置在代表履職平臺中,加強后續動態及時維護,同時開放代表自助修改權限,提高其及時性和準確率。平臺8月份上線以來,已經有100多位代表通過該功能對其個人信息進行了修改完善。目前凡涉及代表基本信息的,包括公眾網各相關欄目等都將代表基本信息庫作為基礎性、唯一性的信息源。
本屆以來,許利、陳岳川等多位代表都曾提出代表建議,希望人大盡快打造手機移動應用程序,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提升履職效率。人代會短短6天時間代表對手機APP的接受和使用已證明,智能手機的應用,一定是信息網絡為代表履職提供便捷、高效、精準服務的方向。
隨信息化建設發展務實轉身
代表履職信息化建設是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們的每一個步點緊跟機關信息化建設三年規劃明確的目標,通過信息化手段,為本市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職提供全面的服務保障。人事代表工委、信息中心進行的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及手機APP開發和完善,是與常委會機關工作網、上海人大公眾網的改版同步推進的。
有什么樣的理念引領,就有什么樣的創新增色。代表履職平臺建設期間,常委會領導研究提出了代表網與公眾網“兩網融合”的理念,推動代表履職平臺的定位更加明晰、功能開發更加符合代表的實際需求、與公眾網的界限及交互更加明確。原先代表網與公眾網完全“分身”,由不同的地址進入、不相往來;代表網的展現形式與公眾網卻又是相仿的網頁式。此次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在運作模式和展現形式上完全“變身”:代表登錄上海人大公眾網了解有關信息,如有履職交流需求或需使用有關應用系統,則憑用戶名和密碼進入代表履職平臺;有關工作人員如需進行為代表履職提供服務的有關操作,憑用戶名和密碼進入代表履職平臺;代表履職平臺首頁各欄目改用圖標平鋪式展示,更直觀明了、便于操作。張艷、劉民鋼、胡敏等代表都反映,初見新版平臺,眼前一亮!
知情性內容歸公眾網網頁展示、能公開的一定公開;應用性工作歸履職平臺統轄,各個“散點”的應用系統整合進這同一個平臺,所有數據在整個平臺中共享,根據功能模塊的安排“各盡其責”,方便代表履職使用;手機移動應用程序又將知情性、資料性內容與應用性工作整合到同一個手機界面上。代表履職平臺是手機APP的依托,所有的基本數據都需要平臺予以支撐和保障,可以說是手機APP的強大心臟;而手機APP更像是靈活的肌體,對于代表的履職需求可以及時響應。
隨實際使用效果日臻善境
網絡建設的出發點、落腳點,說到底都是“應用”。據統計,截至2月22日,共有671位用戶登陸過上海人大代表履職平臺(管理員除外),登陸9000多次;其中有近600位市人大代表登陸過平臺,登陸近6000次。王玉香代表是登錄平臺次數最多的一位代表。她的體會是,有了履職平臺,信息更集中、查閱更方便、操作更簡潔、服務更專業。
所見、所用是手機或電腦,背后關鍵其實是工作。以“履職交流”欄目中的“問卷調查”子欄目為例,原先有關部門在代表中開展問卷調查,問卷發放、代表填寫、回收統計三個環節“費時費力”。為此我們根據代表與工作部門雙方的需求設置了該欄目,目前已為市委組織部、內司委、人事代表工委、法工委、辦公廳等向全體代表或組成人員征詢意見提供服務,征詢到526人次的意見,內司委還將調查反饋的結果分析作為素材寫入了有關工作文件,增強了代表性和力度。參與問卷調查、意見征集的成秋燕、陳霜華、姚鍵、奚自立等代表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同時也對“問卷調查”給予更高的期許。為此,“意見征集”從平臺的二級欄目躍升為手機APP的首頁一級欄目,還將以更新、更貼近的用戶體驗與廣大代表見面。
加強平臺內容建設、做好平臺基本數據的動態及時上傳和調整、增強手機APP親和度,吸引并擴大代表對手機APP和履職平臺的使用范圍和覆蓋面,將是今年代表履職網絡建設的工作重點。
因為需要,所以應用;可用,管用,而后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