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波
(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設置及錄取辦法改革研究
蘇小波
(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通過對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設置及錄取方式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現行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的設置缺乏全面性和靈活性,錄取辦法難以體現體育專業特點,對高校優秀體育人才的培養有負面影響。研究構建了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設置的方案,并建議錄取方式采用考生文化成績+專業成績按照1:1.5的比例相加后的總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旨在為選拔優秀體育人才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為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體育類招生;專業考試;項目設置;錄取方式;改革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部針對規劃綱要精神,出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30條)。其中,第十九條:“深入推進高考改革,成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考試改革方案,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高考是國家選拔優秀考生接受高等專業教育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手段,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更需要具備專業素養的可塑優秀考生。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術科體育技能(身體素質、體育教學技能、體育鍛煉的指導與開發)和學科理論知識的均衡發展,而體育專業測試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能夠基本反映考生的專業可塑性。因此,體育專業高招考試的項目設置、評價內容與辦法、優秀可塑人才的選拔直接關乎到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優秀體育人才選拔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改革完善高招體育考試人才選拔機制,尤其在專業測試項目的設置和錄取方式2個方面,以期為普通高校招生選拔優秀體育人才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同時也為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2.1 研究對象
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設置及錄取辦法。
2.2 研究方法
2.2.1 問卷調查法 為研究完善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項目設置,特選取河南省教育廳高招辦領導、高校體育專業專家、中學體育教師、體育專業學生、體育考生作為調查對象。設計了《河南省體育類高考專業考試項目設置及選拔辦法調查問卷》(分高校專家教授卷、中學體育教師卷、體育專業學生卷、考生卷),分別向高校體育專業專家(40份)、中學體育教師(60份)、體育專業學生(100份)和體育考生(300份)發放問卷,回收份數分別為36份、60份、92份、286份,其中有效回收份數分別為36份、57份、90份、281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0%、95%、90%、93.7%。
2.2.2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 2003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相關統計分析。
3.1 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項目設置及選拔辦法現狀

表1 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身體素質項目設置的全面性、科學性方面的調查統計表
3.1.1 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設置 通過對體育教育專家、中學體育教師、體育專業學生、體育考生對河南省現行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身體素質測試的項目設置的全面性、科學性方面的調查得知(表1),當前的體育專業考試項目的設置沒有得到廣大的體育工作者的認可。身體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協調和柔韌5個方面,100m跑反映考生的速度素質,立定跳遠反映考生的下肢速度爆發力。對選擇 “很不合理,很不全面”的22位專家做了進一步調查(表2),有19人(86.4%)認為原地推鉛球項目不能準確反映考生的力量素質,有6人(27.3%)認為立定跳遠不能準確反映考生的力量素質,14人(63.6%)認為立定跳遠基本能反映考生的力量素質。對選擇了“很不合理,很不全面” 的57位體育專業的學生做進一步調查,有38人(66.7%)認為原地推鉛球不能準確反映力量素質,有11人(19.3%)認為立定跳遠不能準確反映力量素質,有34人(59.6%)認為立定跳遠基本能反映考生的力量素質。

表2 力量素質的項目設置調查統計表

表3 身體素質的調查統計的權重及排序
在反映考生速度素質的項目設置中,一般都采用100m跑來進行。筆者經過對國內外有關速度素質課題的分析得出,60m跑最能反映考生的速度爆發力素質。從現行體育專業考試項目設置來看,沒有涉及到耐力素質、協調素質以及柔韌素質。因此,筆者認為身體素質項目設置急需改革,通過研究設計出較為科學的、準確反映考生全面的、能夠選拔出優秀的體育專業人才的身體素質考試項目。
3.1.2 專項項目設置 河南省教育廳高招辦公布的《關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考生專項項目設置。從該《通知》中得知,專項設置沒有發生任何變動,考試內容與形式固定且陳舊容易造成3種較為嚴重的結果: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考生只針對專項考試內容訓練,而對體育教育、體育健身相關的專項知識、技術以及運動能力的學習知之甚少;第二,選擇田徑專項的考生過多,不利于在中學開展其它體育項目,限制了某些技術性、藝術性專項(如體操、羽毛球、健美操、體育舞蹈等)考生的生源;第三,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和社會體育專業的教學以及生源質量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對高校專家教授以及體育專業學生的調查得知,從體育教育專業和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方向出發,高校體育專業教學傾向于對學生的綜合性力量、協調性等運動能力的要求和專業思維、學習方法、教學技能的培養與教育。
3.1.3 錄取方式 河南省教育廳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辦公室發布的體育專業錄取方式為“根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專業招生計劃和考生的文化成績、專業成績,按文、理科分別劃定本、專科的文化和專業控制分數線。在考試成績達到文化和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考生志愿,依據文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檔,由招生院校在投檔考生中,按照學校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的錄取規則擇優錄取”。
3.2 河南省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項目設置及選拔辦法
3.2.1 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設置 高校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學校體育的師資和社會體育高級專門人才,因而選拔體育人才時必須兼顧身體素質、專項運動技能和文化知識水平。本著體育教育的目標性、身體發展的全面性、項目的相對獨立性、課程結構的一致性、測試方法的客觀性等考試項目的設置原則,對高校專家教授、體育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對高校專家教授和體育專業學生的調查得知(表3),身體素質中綜合性力量是首要測試項目,在2類問卷中均得到權重第一的選擇;在動作速度、爆發力和動作的協調性方面做了權重比較,雖然高校專家教授和體育專業學生選擇權重排序稍有不同,但其系數相差不顯著。因此,認為二者均具有相當重要的測試必要。耐力和柔韌素質作為身體素質的組成部分,理應進行必要的測試內容,鑒于耐力和柔韌素質在體育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中所占比例較小,采用分值相對較小的方式設置。
力量素質的測試項目設置了助跑摸高(起跳前后的差值)、引體向上(男)/屈臂懸垂(女)、雙杠臂屈伸(男)/俯臥撐(女)、仰臥兩頭起(男)/仰臥舉腿(女)、連續挺舉5個內容,分值為25分;速度素質的測試項目設置為60m跑,分值為25分;耐力素質的測試項目設置為800m跑,分值為15分;靈敏素質測試項目設置了跳繩(雙搖)、繞桿跑、十字變向跑、三角形障礙跑、5m三向折回跑5個內容,分值為25分;柔韌素質測試項目設置為縱劈叉,分值為10分。其中,力量素質、靈敏素質的測試辦法提出“任選1項(考生提前1周確定并上報)或者省考試管理中心考前1個月統一公布”的構想,而速度、耐力、柔韌素質的測試辦法均為必考內容。
3.2.2 專項設置及測試辦法 專項分值總分為50分,占總分33%。專項考試設立專項素質和專項技術2部分。專項素質根據各專項特點設置兩個考試內容,各10分,共為20分。專項技術根據各項目要求,測試3個內容,每項測試內容10分,共30分。專項素質按照已設7個專項項目的特點和要求分別設置了測試內容:田徑(臥推杠鈴、400m跑)、體操(手倒立<男> /頭手倒立屈伸髖<女>、前手翻<男>/側手翻<女>、籃球(縱跳摸高、5m三角形側向移動)、足球(顛球、25m折返跑)、排球(縱跳摸高、5m側向折返移動)、武術(正踢腿、騰空飛腳)、乒乓球(負重左右轉體、3m側向折返移動)。專項技術按照已設7個專項項目的特點和要求分別設置了測試內容:田徑(根據項目測試時間、距離)、體操(技巧、雙杠、單杠成套)、籃球(往返運球、一分鐘跳投、全場比賽)、足球(繞桿射門、定位球傳準、全場比賽)、排球(墊球、傳球、發球)、武術(拳術套路、棍術套路、刀術套路)、乒乓球(左推右攻、拉弧旋球、搓球)。另外,逐年增加項目內容,現有的7大項目作為傳統的專項項目滿足不了不同考生的選擇需要。一些新興項目如健美操、體育舞蹈等有利于女生表現藝術、舞美內容,羽毛球、跆拳道等在學校體育中很受學生喜愛并且能夠體現學生個性的項目應充實到專項項目中來。
3.2.3 錄取方式 河南省體育專業高招現行錄取方式有2點不妥:第一,體育專業的術科課程是以身體行為、運動技術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文化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的體育技能;第二,高中階段的文化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科教學作用有限。因此,通過研究和向專家咨詢,筆者認為,體育專業高招錄取方式應結合考生文化成績和專業成績按照1:1.5的比例相加為總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4.1 結 論
4.1.1 現行體育類高招專業測試項目的設置缺乏全面性和靈活性,錄取辦法難以體現體育專業特點,對高校優秀體育人才的培養有負面影響。
4.1.2 研究設計了體育類高招專業考試項目設置的方案,并建議錄取方式采用考生文化成績+專業成績按照1:1.5的比例相加后的總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4.2 建 議
4.2.1 教育廳高招辦應嚴格監管體育專業考試工作,杜絕任何舞弊行為,特別是替考、修改成績等腐敗行為。
4.2.2 對體育專業測試的項目的設置、評分標準與測試手段、監考教師的選派等所有考試環節進行常態化與動態化結合管理。
[ 1 ]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三十條)[ S ].
[ 2 ]河南省招生辦公室.關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eao.gov.cn/.
[ 3 ]沈巧兒,李建設.我國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項目設置與評價標準的綜述[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4):525-527.
[ 4 ]平易,楊國慶,馮海波.體育高考考試方法及項目設置研究[ J ].體育文化導刊,2011(11):90-92.
G807.4
A
1674-151X(2016)10-06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37
投稿日期:2016-09-08
論文情況:入選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專題報告,并做了學術探討。
蘇小波(1977—),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操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