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紅,姜卉芳,何 英(新疆農業大學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WRMM(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模型自中國、加拿大項目合作之后引入中國,經過許多專家學者的努力,不斷完善WRRM模型,增加了模型的適用性,廣泛性。布海里且木(2005年)在模型中增加了河道損失,證明了模型不僅可以用于模擬農業用水、城市生活、工業用水等的供用耗排,還能模擬渠道的損失,將模型推廣到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據[1]。何英[2]將地下水模塊加入到WRMM模型中,解決了模型中無地下水模塊的難題。何英[3]又將污水模塊加入到WRMM模型中,使得WRMM模型廣泛地應用到了干旱地區的水資源管理中。何英[4]將適合于干旱地區的WRMM模型運用到阿克蘇地區,模型彈性好,適應性強,模型結構簡潔合理,可以很好的模擬阿克蘇河流域水資源分配過程。但是模型中的罰值系統一直處于摸索階段,模型運行時的罰值均是通過不斷調試的過程尋找的,并沒有很清楚的定量關系。
WRMM模型模擬流域內的各個元件在缺水年份,供水不能得到滿足,將會偏離理想區域,偏離理想區域的先后順序通過罰值體現。一個元件本身罰值的大小沒有優先序的意義,而將一系列罰值和元件聯系在一起組成罰值系統,則可體現各個元件的不同操作策略。本文構建由水庫,灌區,城鎮供水共三個元件的簡單的水資源系統,詳細說明了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
在正常來水情況下,所有系統元件均可以滿足,達到理想狀態,即水庫達到規則曲線蓄水量;河道達到理想過流量;灌區以及用戶滿足需水要求。
在水資源缺乏時(這里主要討論缺水時罰值問題),操作策略規定了整個系統中各個元件偏離理想狀態的情況,偏離理想狀態的情況是通過定義一系列罰值來實現的,從而使系統中的水資源短缺所造成的整體效應最小化。用戶通過分配的所有組件操作區域的罰值來定義操作策略。
為了表示模型的操作策略,是通過定義系統中的每個元件的罰值,罰值的優先序的定義應該注意下以下問題:
(1)罰值是用戶自定義的,任意的;
(2)相對大小是設置合適罰值的唯一標標準;即罰值的大小沒有任何意義,關鍵在于相對大小之間的比較;
(3)為了取到合適的罰值系統,必須經過用戶的不斷嘗試和調試,對于有許多元件的復雜的流域,確定一系列合適罰值的唯一辦法就是分析輸出;
(4)不止只有一套罰值可以獲得相同的分配目標。
在WRMM模型中,每一個元件都定義了一個理想水平或者理想區域,用來表示理想的操作狀態,額外的水平或者區域被定義為偏離理想操作狀態,表現為高于或者低于的理想狀態。用戶可以定義罰值來定義優先序,來協調整個模擬系統的操作策略。各元件定義的操作策略見表1。

表1 WRMM模型中各元件的操作策略Tab.1 The operating policy of each component in WRMM model
由表1可知,每一個水資源系統元件都有對應的操作策略。圖1操作策略示例,表明了水庫、天然渠道、灌區以及分水渠道的操作策略的步驟,罰值系統的建立,區域分區的形成。

圖1 操作策略示例Fig.1 The example of the operating policy
在如圖1所示,按照操作規則的步驟,以及各個水資源系統元件的分區、罰值的相互作用,形成操作策略和罰值系統,見表2。

表2 操作策略示例Tab.2 The example of the operating policy
由表2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罰值越大,供水程度就越高。②越先被列出來,優先序越小,也就越容易偏離理想狀態。③當元件進入到設定的區域底部,無論其他元件罰值如何變化,此時到達區域底部的元件將不再發生變化。④最終區域的結果一定是供水大于用水,不可以出現已經無水可供,下游仍然滿足一定程度供水,不可實現。⑤當下一個缺水程度的罰值相同時,元件同時進入到下一個松弛區域。⑥最后一個階段的結果一定是供水程度罰值大于用水的,否則會出現:水庫無水時,仍要供水的情況;渠道無水時,仍需要供水等情況。
當來水恰好滿足各個用戶用水需求時,流域內的沒有元件都達到理想區域,此時罰值和分區對流域內各個元件沒有影響;當來水不足時,罰值系統就會對流域內元件的供水量限制,通過罰值的相對大小來實現流域各個元件的供水優先序。在表1中已經詳細說明了不同元件的理想區域情況和偏離理想區域的情況。在文獻[5]充分說明了罰值的相對概念,通過費用最小流的原理,對罰值系統擇優。
在水源不考慮分區時,無論是同一節點的分水,還是不同節點的分水,罰值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各個用戶之間的滿意程度。一旦將水源分區,對于不同的罰值會產生不同的操作策略,不同的操作策略也會產生不同的罰值。將所有元件的罰值與操作策略聯系在一起,組成的罰值系統,才能表現整個物理系統的各個元件輸出。
如圖2所示,A為水庫,為多年調節水庫,總共分為5個區域,分別是泄洪區、洪水控制區、第一個松弛區域、第二個松弛區域和第三個松弛區域;B為灌區,分為2個區域,分別是第一個松弛區域和第二個松弛區域;C為城鎮用水,分為2個區域,分別是第一個松弛區域和第二個松弛區域。理想操作規則見表3。
情景1 城鎮用水C重要,在缺水時,優先考慮減少灌區B的用水,水庫A配合供水。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見表4,缺水程度1~7,表明缺水程度越來越嚴重。

圖2 情景網絡概化圖Fig.2 Generalized network diagram

表3 理想操作規則Tab.3 The ideal operating rules
由表4中可知,水庫A的罰值分別是1,20,40;灌區B的罰值分別是5,25;城鎮用水C的罰值分別為10,30。
當缺水程度為1時,水庫A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灌區B和城鎮用水仍然在理想需水情況,罰值為0。水庫A的罰值可以改變,操作策略也相應改變,相對罰值大小也發生改變。
當缺水程度為2時,水庫A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在操作策略中,當缺水時優先考慮降低灌區B的供水情況,所以灌區B先進入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在理想需水情況。此時灌區B的罰值區間(1,10),灌區B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2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3時,水庫A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灌區B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城鎮用水C開始出現缺水情況。此時城鎮用水C的罰值區間(5,20),城鎮用水C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3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表4 情景1水資源罰值系統Tab.4 Scenario 1 penalty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當缺水程度為4時,水庫A進入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灌區B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城鎮用水C開始出現缺水情況。此時水庫A的罰值區間(10,25),水庫A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4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5時,水庫A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灌區B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5,城鎮用水C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的缺水程度又高于城鎮用水C的缺水程度,先使得城鎮用水C達到第一個松弛區域,多余的水供給灌區B。此時灌區B的罰值區間(20,30),灌區B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5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6時,水庫A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灌區B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5,城鎮用水C進入到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30,此時灌區B和城鎮用水C在同一缺水程度,多余的水將供給城鎮用水C。此時城鎮用水C的罰值區間(25,40),水庫A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6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7時,水庫A進入第三個松弛區域,罰值為40,灌區B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5,城鎮用水C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30,水庫A、灌區B、城鎮用水C均已經達到分區的底部,操作過程結束。此時水庫A的罰值區間(30,∞),水庫A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7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情景2 城鎮用水C與灌區B同等重要,在缺水時,同等降低供水要求,水庫A配合供水。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見表5,缺水程度為1~5,表明缺水程度越來越嚴重。
由表5中可知,水庫A的罰值分別是1,10,30;灌區B的罰值分別是5,20;城鎮用水C的罰值分別為5,20。

表5 情景2水資源罰值系統Tab.5 Scenario 2 penalty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當缺水程度為1時,水庫A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灌區B和城鎮用水仍然在理想需水情況,罰值為0。水庫A的罰值可以任意取得,操作策略的改變,相對罰值大小的改變。
當缺水程度為2時,水庫A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在操作策略中,當缺水時灌區B和城鎮用水C同等重要,因此同時降低需水要求,灌區B和城鎮用水C,同時進入第一個松弛階段,罰值相同設為5。灌區B和城鎮用水C的罰值區間(1,10),在此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2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3時,水庫A進入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和城鎮用水C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此時水庫A的罰值區間(5,20),城鎮用水C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3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4時,水庫A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和城鎮用水C進入到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灌區B和城鎮用水C到達分配區域的底部,后續操作策略中罰值將不再發生變化,灌區B和城鎮用水C的罰值區間(10,30),在此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4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5時,水庫A進入第三個松弛區域,罰值為30,灌區B和城鎮用水C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此時水庫A的罰值區間(30, ),水庫A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5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情景3 灌區B重要程度大于城鎮用水C,在缺水時,降低城鎮用水C,水庫A配合供水。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與表2罰值相似,只是將灌區B與城鎮用水C位置互換即可,一般情況下降低城鎮供水以滿足灌區供水的情況不會出現,不符合實際情況,此處就不再贅述。
情景4 在情景1的基礎上,將城鎮供水C的重要性再次提高,水庫A配合供水,罰值適當做出調整即可滿足操作策略的要求。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見表6,缺水程度為1~7時,表明缺水程度越來越嚴重。

表6 情景4水資源罰值系統Tab.6 Scenario 4 penalty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
由表6中可知,水庫A的罰值分別是1,10,40;灌區B的罰值分別是5,25;城鎮用水C的罰值分別為20,30。
當缺水程度為1時,水庫A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灌區B和城鎮用水仍然在理想需水情況,罰值為0。水庫A的罰值可以任意取得,操作策略的改變,相對罰值大小的改變。
當缺水程度為2時,水庫A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在操作策略中,當缺水時優先考慮降低灌區B的供水情況,所以灌區B先進入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在理想需水情況。此時灌區B的罰值區間(1,10),灌區B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2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3時,水庫A進入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在理想需水情況。此時水庫A的罰值區間(5,20),水庫A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3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4時,水庫A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5,城鎮用水C進入到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城鎮用水C開始出現缺水情況。此時城鎮用水C的罰值區間(10,25),城鎮用水C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4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為5時,水庫A在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10,灌區B進入第二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5,城鎮用水C在第一個松弛區域,罰值為20,灌區B的缺水程度又高于城鎮用水C的缺水程度,先使得城鎮用水C達到第一個松弛區域,多余的水供給灌區B。此時灌區B的罰值區間(20,30),灌區B的罰值在區間內,當缺水程度為5時,均可以得到相同的分配結果。
當缺水程度在5、6、7時,其操作策略與罰值之間的關系,與表2描述情況相同,這里就不再做過多解釋。
(1)通過簡單的網絡概化,證明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整個流域中,各個元件之間優先序、罰值、操作策略、罰值系統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通過不同操作策略以及罰值,證明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
(2)罰值的選取沒有唯一性,只要滿足相對大小的需求,因此只要滿足系統內各個元件之間罰值相對大小的要求,將會有一系列罰值滿足條件,并且不同的罰值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操作策略和水資源分配。
(3)操作策略和罰值的共同作用,構成罰值系統,對整個模擬系統進行有供水優先序的分配,在罰值設定時,必須充分考慮各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選出一套合適的罰值系統,關鍵在于了解系統中每一元件的輸出。
(4)對于復雜流域系統的WRMM模型的運用中,罰值、操作策略、罰值系統以及物理系統之間的聯系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本文僅分析了簡單流域罰值與操作策略之間的關系。
□
[1] 布海力且木·阿布都卡地爾,姜卉芳.WRMM模型在烏魯木齊河流域水資源管中的應用[J].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5,28(1):77-80.
[2] 何 英,姜卉芳.WRMM模型與地下水利用模型耦合初探[J].灌溉排水學報,2007,26(4B):75-77.
[3] 何 英,姜卉芳,耿曙萍.WRMM模型與地下水利用模型耦合研究及其應用[J].人民黃河,2008,30(12):78-79.
[4] 何 英.干旱區典型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D]. 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0.
[5] 姚安琪,何 英,李 紳.單水源下WRMM模型罰值設置與分水政策關系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3,24(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