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芳

作為連續創業者,山東淘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新崗正走進新的創業階段。在他看來,互聯網時代的好產品由“功能+情感”兩部分要素組成,餐飲從業者所做的,是要刺激、培養食客的味蕾記憶,更要通過價值觀的輸出,成為消費者心頭的朱砂痣。
“旗鼓村”里打天下
旗鼓村是鄂地一個普通村落,相傳當年曹操敗走,將戰旗擂鼓俱棄于此。留下的散兵游勇在此駐扎,最終繁衍形成村落。
2010年底,楊新崗偶然嘗到朋友手作的米線,味道鮮美,正巧對方也在尋找投資做米線生意,雙方就此搭伙。因合伙人祖籍旗鼓村,楊新崗便信手拈來將其做了招牌。
此前,28歲的楊新崗已經有過數次創業嘗試。其家鄉壽光為中國蔬菜之鄉,依托區位優勢,楊新崗跑過運輸,種過蔬菜,還投資過生物菌大棚。但他卻從未涉足餐飲行業。
直覺告訴他,米線與火鍋一樣,是受眾廣泛的餐飲品類,但卻比火鍋更快捷,因此更適合走快餐路線。他與合伙人將各類快餐米線嘗試一遍,隨后其改良云南過橋米線酸漿制法,升級底湯配比,使之更適應多樣化口味需求。
改良后的米線受到了周圍人的廣泛贊譽。頗受鼓舞的楊新崗相繼在壽光、濟南、東營等地開出五家旗鼓村米線,希望能夠借助一碗高湯大干一場。最先開業的壽光店店面不大,比鄰休閑廣場,當地居民在此遛彎散步,遇到熟人,楊新崗會與其閑聊一會兒。妻子一邊忙著招待顧客,一邊照顧孩子。
實際上,2015年底,當旗鼓村米線擁有第100家連鎖加盟店時,楊新崗回想起壽光店的情景,仍然懷念那種氤氳的家庭氛圍。只不過其并不符合商業邏輯:由于選址和經營模式等問題,起初開業的五家店中,只有濟南洪樓店經營良好,其他均已相繼關張。
事業起步不順利,外加經營理念的分歧,致使楊新崗與合伙人分手。但這也促使楊新崗不斷梳理總結,楊新崗最終將旗鼓村米線定位于“時尚精品化的民俗米線”,探索出一套連鎖運營模式,在全國多地開出直營店。
2014年,楊新崗開放旗鼓村米線的加盟業務,以整店輸出模式為合作基礎,面向全國開展加盟合作,并設立面向中低端市場的小紀元米線,實現米線餐飲全面布局。
“加盟是件慎重的事情,除了運營模式,更重要的是輸出價值觀。”在楊新崗看來,餐飲的核心是味道和質量,其次才是商業邏輯,因此他在質檢和口味研發等方面做足功夫。目前,旗鼓村米線已擁有150余家加盟店,今年計劃拓展至200家。
功能+情感:
互聯網時代的創業元素
楊新崗的創業版圖沒有僅限于米線一味。
他成立了淘朵餐飲集團,不斷尋找新的味道和模式,目前下轄原部落烘焙烤羊、董小姐海派主題面館、麻辣小鮮兒、麻噠噠等多個特色餐飲品牌,實現特色化民俗餐飲事業的全面布局。
楊新崗認為,互聯網時代,好的產品一定是由“功能+情感”兩部分要素組成,如此才能實現品牌溢價。以董小姐面館為例,通過老上海獨家工藝牢牢拴住食客的味蕾,更通過經典與復古的海派文化精準把握住了消費者心頭上的朱砂痣。
在位于八一銀座的董小姐面館,裝修和菜牌無不強調著其偏女性的定位。餐品也如此:選用上等牛骨雞骨,經過選、煨、綽、燉四道工序,大火配小火精熬濃湯8小時,輔以32種配料食材,加上高筋特精粉精制手工制面,董小姐面館甫一上市,便已頗有擁躉。
除了風格和味道的多元化訴求,董小姐面館成為楊新崗實踐管理和標準化的實體。在傳承傳統工藝基礎上,董小姐創新改良做面方法,革新傳統面食從口味、操作不標準不統一現象,最終實現無領班、無大廚流水作業操作模式。
楊新崗從一開始就決定董小姐面館將走加盟連鎖的經營模式:“可以說,董小姐面館是踩著旗鼓村腳后跟發展起來的。市場上餐飲品牌大多是直營和加盟各自為營,但淘朵品牌希望能夠將兩者有機結合。”楊新崗坦承這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嘗試,目前淘朵也在沉淀自身,吸收行業精華。
創業要賺錢,更要學會如何分錢
作為連續創業者,楊新崗對于市場機會有天生的敏感。他認為創業是一場馬拉松,不需要計較一時得失,但需要把握節奏:最初的創業追求堅持到底,再次出發時,則必須考量個人能力、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爭取到好的成績。
其實,在旗鼓村起步時,合伙人只是想做一個小店面,楊新崗則堅持按照連鎖品牌來經營,大米、配料等高品質帶來的高成本曾令前者頗有微詞。及至后來拆伙,對方欲全部撤資,卻獨對與家鄉同名的“旗鼓村”心存猶疑,最終楊新崗以20萬元的高價買斷其對“旗鼓村”的全部念想。
“我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業做好,但也接受暫時的波折。人應該將眼光放遠。”在旗鼓村野蠻生長的時候,楊新崗也在考慮緩沖節奏,“2015年我們一下在全國鋪開,今年則要審視自己,觀察別人,希望能夠將目前的旗鼓村做到更好的狀態。”
在楊新崗看來,創業者要賺錢維持運營,更需要懂得如何分錢。今年春節后,他在公司內部搞了個股權眾籌,即將明星店鋪的股權拿出來與員工分享,規則簡單卻兼顧公平。一時間,員工爭做股東。有高管擔憂成本太高,楊新崗卻認為如此可以提高積極性,更可以留住人才。
“新創業時代,人才不可多得。”楊新崗從北京高薪聘請某著名餐廳的總經理來做淘朵的CEO。采訪那天,這位年近花甲卻姿態炫酷的餐飲界前輩也在現場。說起為什么快速接受了楊新崗的邀請,他回答:“這件事對我來說很新鮮,我沒做過,因此愿意嘗試。更重要的,對我發出邀請的人令人生出天然的信任感,因此我可以毫無顧慮。”
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楊新崗。82年生人的董事長大概有點不好意思,但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