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婷++王艷麗++張敏
摘要:Oracle數據庫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該文結合微課教學模式,針對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將微課應用到Oracle數據庫課程中,探討了微課的特點、微課視頻設置的內容以及微課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實踐證明微課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支持和補充,對學生掌握課程內容、自主學習和探索有著較大的幫助,從而改革和創新了現有Oracle數據庫課程的教學模式,對于大學課程新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導及實踐意義。
關鍵詞:Oracle數據庫;微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1-0021-02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racle Database Course
WANG Jing-ting, WANG Yan-li, ZHANG Mi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 710105, China)
Abstract: The Oracle database is a core course of computer specialty, playing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whole course system.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Oracle databa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lecture, sets Micro-lecture video contents and applies Micro-lecture to the Oracle database course.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is to support and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it has great help to master the Oracle course cont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for students, so Micro-lecture reforms and innovates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for Oracle database course, and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new mode for college course.
Key words: Oracle database;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
1 引言
近幾年,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微課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研究熱點和實踐趨勢。微課走進高校、走進課堂,推動了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促進了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融合。
Oracle數據庫是計算機專業中的一門核心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能力,其中數據庫設計、數據庫對象的創建以及對數據的更新和查詢都是數據庫課程的基本,也是其他數據庫課程的基礎,同時它也是前臺語言專業課程的基礎。由此可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Oracle數據庫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我院結合自身的教學特色,將微課教學模式應用到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中,良好的實踐效果證明這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2 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根據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培養目標,結合實際的教學工作經驗和教學效果分析,總結出Oracle課程中目前存在的幾點突出問題:
(1)教學模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Oracle數據庫課程大多采用“理論教學+上機實踐”的教學模式。在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學方法及深入學習領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
(2)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很多教師在講授Oracle數據庫的過程中,著重講授SQL語句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缺乏專門為學生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的設計,很難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同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3)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Oracle數據庫課程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傳統的試卷形式,學生掌握課程的水平大多都是通過考試分數進行判定。由于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無法真實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也無法全面考察學生的Oracle數據庫實際應用能力,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培養學生Oracle數據庫課程綜合能力的要求。
3 微課及其在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應用
在微課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舉足輕重。教師需要對課程非常熟悉,確定教學知識點,圍繞知識點進行微教案設計、微課件制作,同時進行微視頻的拍攝和制作,將微學習資源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前和課后使用網絡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
針對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將微課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到Oracle數據庫課程中,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而是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進度選擇和觀看微視頻,實現自主學習和自我思考。以下將探討微課的相關知識、微課視頻設置的內容以及微課教學模式在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3.1 微課的相關知識
3.1.1 微課的定義
微課(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課呈現的是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教學內容,時長一般為1-3分鐘的視頻或音頻,指導學生探索課前、課后任務以及學習課程材料。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符合人類注意力的變化規律,目的是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內,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進行講解,從而取得最高效的學習效果[1]。L.Roy、M. Grew、T.P.Kee[2]、焦建利[3]、黎加厚[4]、胡鐵生、梁樂明[5]、李玉平[6]等都對微課開展了研究。
3.1.2 微課教學的主要特征
微課教學的特點是“新”、“短”、“小”、“精”[7]。
(1)形式新穎:以微課作為教學手段,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消化在課堂上未能及時掌握的知識,這種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2)時間更短:微課時間較短,一般控制在15-20分鐘,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充分利用時間碎片,能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容量較小:由于微課時間短,其存儲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方便存儲攜帶,同時也方便師生教、學之用。
(4)內容精煉:微課主要是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等制作的微視頻,因此,微課的教學主題更突出,教學內容更精煉,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2 Oracle數據庫制作微視頻的內容
通常一次微視頻時長為15-20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教師講解一個完整的知識點且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表1是選取作為錄制微視頻的內容。
表1 微視頻內容
[章節\&微視頻內容\&第1章 關系型數據庫及Oracle 10g介紹\&①將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式 ②范式的判定
③Oracle系統管理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用法對比\&第2章 Oracle數據庫的體系結構\&①物理存儲結構和邏輯存儲結構的區別和聯系\&第3章 用戶、方案的創建與管理\&①使用SQL命令創建、修改用戶
②使用SQL命令啟用、禁用和刪除用戶\&第4章 表的創建與管理\&①使用SQL命令創建表 ②使用SQL命令更新數據
③數據完整性的用法\&第5章 SQL基本查詢\&①select基本查詢語句的構成及用法
②SQL Plus中常用函數的用法\&第6章 SELECT高級查詢\&①內連接、外連接和交叉連接的區別
②各集合運算的區別
③各種常用子查詢的用法及區別\&第7章 PL/SQL編程基礎\&①%TYPE和%ROWTYPE定義變量及區別
②PL/SQL中的流程控制語句的用法
③帶參數游標的創建與應用\&第8章 存儲過程與函數的創建\&①存儲過程的創建 ②函數的創建
③存儲過程和函數的區別和聯系\&第9章 索引與視圖的創建\&①常用索引的創建 ②視圖的創建
③創建可更新視圖\&第10章 序列和同義詞的創建\&①序列的創建和應用 ②同義詞的創建和應用\&第11章 觸發器的創建與應用\&①創建DML事件觸發器 ②管理觸發器\&第12章 事務處理與并發控制\&①理解事務的特征 ②事務管理命令
③各種鎖的用法\&第13章 數據庫安全性管理\&①系統權限和對象權限的用法
②角色管理\&第14章 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①數據庫備份和恢復機制
②冷備份的用法 ③熱備份的用法\&]
3.3 微課教學模式在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Oracle數據庫課程的微課教學模式主要分成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具體實施流程如下:
(1)課前:在“微課”網絡教學平臺上,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和教學任務,觀看微視頻、PPT等素材并完成教師要求的課前任務,從而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
(2)課中:課堂教學是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最佳平臺,教師在課前針對知識點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并及時掌握學習者課前自主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中對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在課堂上也應針對不同的學習需求分小組積極開展各種協作學習和討論探索活動等,促進對教學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消化,提高教學效果。
(3)課后:課后的復習鞏固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教師針對已完成的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反思以促進教學質量,學生在作業分享和相互總結分析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進一步內化[8]。
(下轉第24頁)
(上接第22頁)
4 微課應用到Oracle數據庫課程中的意義
對學生而言,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需要學生利用大量的時間在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后鞏固復習。通過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間全部利用起來,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讓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對上課錄制的微視頻上傳到網絡課堂,學生課后還可以按需選擇學習,這樣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資源拓展,同時也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
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在微課教學模式中,需要教師在課下花大量的時間對微課的內容進行選定并設計、錄制微視頻等,對現有的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這對教師而言,可以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總之,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方式,它并不能取代傳統的教學,而是對傳統教學的支持和補充,是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與自主探索能力。在Oracle數據庫課程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和個性化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培養出具有良好Oracle數據庫課程應用能力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Kee T P.The one minute lecture[J].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3] 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4]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5] 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65-73.
[6] 李玉平.微課程——走向簡單的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5-19.
[7] 徐翀.微課在數據結構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2):37-39.
[8] 馬秀麟.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1):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