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漪
?
大數據為保險業升溫
文/本刊記者 王漪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保險在去年取得了長足進步,在2014年859億規模基礎上,2015年突破了2000億規模。考慮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對保費收入的影響,相關行業協會預計,2016年全行業保費收入增速會低于2015年,但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在大規模分享應用數據時代到來的背景下,從許多保險公司運行管理以及推出的新產品中不難發現,大數據意識正逐步建立。因此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乃至未來較長時間內,大數據將給保險行業帶來新的熱度。
同許多“互聯網+”行業一樣,2015年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也非常迅猛,在政策規范和經營主體方面均有突破。全年互聯網人身保險累計保費達到1465.60億元,同比增長了3.15倍。全年互聯網財產險累計保費收入768.36億元,同比增長51.94%。其中,包括萬能險、投連險在內的理財型業務的保費,在互聯網人身險累計保費收入中占比83.2%;車險在互聯網財險累計保費收入中占比則仍高達93.20%。
目前,創新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已成為互聯網發展的延伸,重構了很多傳統行業、商業思維和商業模式。去年,國家出臺《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表明大數據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越來越突出。業內人士均表示,保險行業應抓住本次機會,構建大數據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將大數據打造成為保險業快速發展新引擎。
“保險行業的營銷基礎基于數據,大數據的準確評估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有利武器。”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經綸認為,大數據構成未來保險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業內的經營理念、風險定價、產品設計、營銷策略、客戶服務、組織框架以及金融監管等都需要適應大數據時代到來。
聽起來龐雜的大數據,最終究竟會對保險業產生何種重要影響?
眾所周知,保險的客戶量大分散,想要精準地找到他們難度很大。借助大數據技術能夠還原真正有需求的客戶,開發保險產品,這樣便能從供給角度提高保險供給結構對客戶需求變化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滿足客戶的保險需求。
而在定價模式方面,保險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產品種類趨同,產品價格選擇空間不足等問題。“隨著社會大眾對保險認識的加深,個性化產品將是一個趨勢,在大數據的應用下,保險定價產品價格將不再是事先固定計算好。”劉經綸介紹,借助大數據,客戶在輸入自己信息的同時,后端便可設計保險產品并計算價格。
不斷涌現出來的營銷新模式正在推動保險業增長,但有的并沒有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準確把握客戶保險需求,甚至出現無序競爭等問題。保險公司同樣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整合分析挖掘,實現前端應用后端支持等。對于保險公司內部來說,收集大量數據信息還能為公司管理層提供豐富數據支持,實現精準化決策。
在風控方面,保險公司往往是在事中事后才能偵查識別出騙保、欺詐等問題。“通過大數據將應用業務數據、管理數據、社會數據等多方面整合,可以提升管理能力,增強公司風險防范能力。”劉經綸說。
“大數據是一種思維模式。”在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許煒看來,大數據的應用可以讓保險行業變得更好更有溫度。他表示,在沒有大數據之前,很多定價相對來說比較粗放,有時候可以說是比較不切實際,但是在更多數據的基礎上,可以制訂更貼合用戶、更合理的產品價格,并且細分領域,定制出不同產品,因為產品上有區分,可以獲得更加優質用戶體驗,更多的用戶體驗又產生更多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反過來影響產品設計,是一個循環往復過程。
此前有調查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都希望購買簡單、易懂的保險產品,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則會促使保險產品向在標準化的基礎上向個性化、定制化方向發展,大數據在其中將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安保險有一款航空延誤險產品,為了增強用戶體驗,可在登機口附近,打開藍牙,通過微信搖一搖購買。“這樣就有了數據連接點,產品的設計、定價都可以數據為依據。”許煒介紹,傳統保險產品的定價趨于一致,而新產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航班都會有不同定價,是精準的。由于數據接口自動化,理賠過程變得更簡便,不需要用戶提供身份證、延誤信息等,所有后臺數據交互可以進行理賠,并能進行實時監控,進行費用微調等。由于大數據具有跨行業屬性,因此最終效果也是多維度的。從用戶角度來看,他們在心理焦急時得到保險安慰,而這也讓數據供應商更加了解用戶需求。
很多健康運動類APP也通過用戶數據,與保險公司合作,向用戶提供精準的保險服務。通過APP,用戶給自己設定鍛煉目標,只要完成就能獲得免費的重大疾病險保險。利用數據反向形成激勵機制,這一方面為保險公司篩選出一些運動用戶,另一方面對于APP自身來說,保證了用戶活躍度。這樣對于健康方面低風險的用戶來說,不用掏錢就能獲得保險,還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市場接受程度很高。由此延伸,在飲食、生活服務領域都可以進行類似嘗試。而這對于傳統保險來說,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由此可見,將大數據融入場景是關鍵,通過分析需求大數據來開發保險產品,將保險服務嵌入到每一個環節和產品之中,是未來大數據落地產生價值的關鍵。“大數據與O2O結合是保險行業的最大創新,隨著保險互聯網金融化移動化、場景化、個性化深入發展,服務體驗將成為市場競爭重心。”劉經綸表示,大數據牽手O2O有利于實現協同作戰,但需要注意的是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創新驅動的底線,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有效率利用數據將是保險行業的新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