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芳,鐘 磊,陳 章(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武漢 430010)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水源,作為特大型一級水源保護區,水庫水質安全受到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其庫底清理工作的許多方面超出現有的國家行業規范范疇。在這種情況下,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依據我國現行環保技術標準和環保法規,結合丹江口水庫實際,探索、編制了《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技術要求》,并用于指導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規劃設計和實施。本文旨在通過對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工作總結,為其他水庫庫底清理工程設計提供參考、借鑒。
包括衛生清理、固體廢物清理、建(構)筑物清理、林木清理和易漂浮物清理。
(1)衛生清理。包括一般污染源、傳染性污染源和生物類污染源清理。一般污染源包括化糞池、沼氣池、糞池、公共廁所、牲畜欄、污水池、普通墳墓、網箱等;傳染性污染源包括傳染病疫源地、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區和醫院垃圾、獸醫站、屠宰場及牲畜交易所、傳染病死亡者墓地和病死牲畜掩埋地等;生物類污染源主要指居民區、集貿市場、倉庫、屠宰場、碼頭、垃圾堆放場200 m區域內及耕作區的鼠類。
全庫區共清理化糞池1 062處、沼氣池8 268處、糞池69 879處、公共廁所814處、牲畜欄78 924處、污水池33處、網箱166.93萬m2、普通墳墓54 565座、傳染病死亡者墳墓464座、醫療衛生機構198處、獸醫站29處、屠宰場12處、牲畜交易所9處、病死牲畜的掩埋場地21處,滅鼠1.78萬hm2。消毒面積達177.55萬m2,清運污物22.57萬m3,回填坑穴25.75萬m3。共消耗漂白粉306.10 t、0號柴油220.24 t、鼠藥42.53 t。
(2)固體廢物清理。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固體廢物清理后原址被污染的土壤及廢放射源等五個方面的清理。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并堆存而未處理處置的各種固態、半固態廢棄物;危險廢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和感染性等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被污染的土壤指危險廢物以及磷石膏等工業固體廢物清理后的原址中的土壤;廢放射源指由于超過使用期限或其他原因而廢棄的放射源。
全庫區共清理生活垃圾10.06萬m3;管道污泥、煤渣、金屬廢渣、廢棄尾礦渣等工業固體廢物17.77萬m3;廢堿及焊革廢渣、電鍍廢液等危險廢物0.02萬m3;供銷社與生產資料公司化肥農藥堆放場地及其他工業原料污染土壤17.46萬m3。丹江口庫區無廢放射源。
(3)建(構)筑物清理。包括建筑物清理和構筑物清理。建筑物指用于生產生活的各種房屋,包括農村居民、城鎮居民、單位、工業企業的各類房屋;構筑物指非居住性的各類構筑物,包括大中型橋梁、圍墻、獨立柱體、磚(瓦、石灰)獨窯、磚廠磚窯、各類桿塔、閘壩、煙囪、牌坊、水塔、儲油罐、水泥窯、冶煉爐、地窖、地下室、人防工程、井巷工程等地上、地下等設施。
全庫區共清理房屋957.00萬m2。清理一般附屬構筑物:磚石圍墻63.48萬m2、土圍墻4.54萬m2、門樓0.90萬個、烤煙房1.13萬m2、地窖6.34萬個、水池17.15萬m3、壓水井0.92 萬個、大口井2.01萬個、爐灶7.46萬個;清理特殊構筑物:爐窯280處、煙囪52處、水塔1.47萬m3、儲油罐0.51萬m3、油槽0.01萬m3、其他獨立柱體0.42萬m3、地下建筑物5處、牌坊10處;清理專項設施:大中型橋梁51座、電桿8.95萬根、堤壩173處、渡槽15處、泵閘10個、供水管道46.59 km、碼頭8個。
(4)林木清理。林木清理包括成片林木(含灌木林)和零星樹木(含綠化樹和行道樹)。
全庫區共清理成片林地0.874萬hm2(13.11萬畝)、零星樹木226.24萬株。
(5)易漂浮物清理。易漂浮物包括三部分:①建(構)筑物清理后易漂浮的材料,如廢棄的木質門窗、木質桿材、油氈、塑料等;②伐倒的樹木及其枝椏;③田間和農舍旁堆置的柴草、秸稈等。
因一、二項清理已在建(構)筑物拆除和林木清理中一并處理,因此丹江口庫區易漂浮物清理僅涉及田間和農舍旁堆置的49 371處柴草、秸稈。
丹江口水庫屬特大型一級水源保護區,水質安全極為重要。為全面完成清理任務,防止清理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保護水庫水質和庫區生態環境,保障庫周及受水區人群健康,開展清理前,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丹江口水庫移民安置規劃主體設計單位-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結合丹江口水庫實際,編制了《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召集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征地移民司、環境保護司、投資計劃司、南水北調工程設計管理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移民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北省移民局、河南省南陽市移民局、淅川縣移民局等單位的相關人員和衛生防疫、環境保護、移民等行業的專家對《技術要求》進行了審查。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于2012年6月以“國調辦征移〔2012〕132號文”對其進行了批復,下發至河南、湖北兩省及庫區各地,作為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工作的技術依據。
圍繞“不留隱患、不留死角、不因庫底清理工作影響水質”的原則,《技術要求》對清理范圍、清理對象、清理措施、清理標準、清理目標做出了明確規定。與水利部頒發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范(SL290-2009)》(以下簡稱《設計規范》)比較,《技術要求》更多更嚴,充分體現了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1)擴大清理范圍。《設計規范》規定建筑物和一般污染源的清理范圍為居民遷移線以下的區域。丹江口水庫共搬遷移民34.5萬人,其中居民遷移線上9.3萬人。為便于管理,防止移民返遷破壞庫區生態環境,建筑物和一般污染源的清理區域擴大至淹沒線上的搬遷對象,凡納入補償范圍的農戶、居民、單位、企業的建(構)筑物和一般污染源全部予以清理。
(2)明確衛生清理標準。為消除蓄水前各種傳染源、控制疾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按照經濟可行的原則,確定了衛生清理消毒液用量,如化糞池、沼氣池、糞池的坑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按1 kg/m3撒布澆濕;公共廁所、污水池的地面和坑穴表面按2 kg/m2噴灑;埋葬15 a以內的墳墓,墓穴及周圍土按2 kg/m2消毒處理;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區、獸醫站、屠宰場及牲畜交易所的糞坑、貯糞池按2 kg/m2撒布澆濕,墻壁按0.3 kg/m2噴灑;因傳染病死亡的人的墓穴用漂白粉上清液按2 kg/m2消毒處理等。
(3)明確清理后的檢測標準。《技術要求》對衛生、固廢、建(構)筑物、林木和易漂浮物等各類對象的清理效果進行了定量規定,如埋葬炭疽尸體的地方,表土不得檢測出具有毒力的炭疽芽孢桿菌;鼠密度不超過1%;生活垃圾無殘留;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殘留量不大于清理量的萬分之一,其他廢物殘留量不大于清理量的1‰等。
丹江口庫區需要清理的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危險廢物和被污染的土壤,全部在相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處理處置場(廠)中處理處置,如果沒有相應的符合標準的設施,則新建處理場處置。例如:
農村生活垃圾清理。丹江口水庫蓄水涉及40個鄉鎮,需清理的農村生活垃圾共28 536.51 t。目前,只有淅川縣城、丹江口市六里坪、習家店、均縣、浪河、三官殿、武當山特區、鄖縣城關、安陽、鄖西縣、張灣區黃龍等地建有13個垃圾填埋場,只處置周邊城鎮的生活垃圾。農村除少數村設有垃圾堆場簡易填埋外,大部分農業村組沒有專門的垃圾收集、運輸、填埋及處理系統,農村垃圾基本上是隨地傾倒在田間地頭、道路兩旁、村邊屋邊,任其在自然狀態下分化降解。水庫蓄水前如不能得到有效處理, 垃圾中的有機部分會隨著雨水徑流、地下水滲透等流入庫區水域,對水庫水質造成危害。考慮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是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從保護環境、保護水質的角度出發,將全部農村生活垃圾挖運至最近的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場少,導致運輸距離遠,加上處置成本,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綜合單價達到242.65元/t。
危險廢物清理。丹江口庫區危廢主要是廢堿及焊革廢渣、電鍍廢液、污泥等。按照《固體危險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及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的相關規定,交由南陽康衛(集團)有限公司、宜昌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襄陽的襄樊金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
工業固體廢物清理。湖北丹龍工貿化工有限公司有廢渣4.47萬m3。由于浸出液中的總磷和總砷超過《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準入標準,不能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目前丹江口市、乃至十堰市都沒有此類固廢的專業處置場,經方案比選后,在距廠址11 km的地方新建一處填埋場進行填埋,填埋場建設總投資3 681.24萬元。
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工程龐大復雜,清理要求嚴格,任務緊迫,實事求是地編制清理工程投資概算,既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同時也是為了確保清理工作順利進行。庫底清理投資概算的編制主要在以下3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
(1)合理確定衛生清理消毒的工料消耗標 準。國家在這方面沒有明確規定,設計單位在廣泛收集資料基礎上,參照已(在)建水庫的有關標準和經驗,確定了衛生消毒的用工和器械配置標準,為編制合理的清理單價提供條件。
(2)全額計列固體廢物清理費用。為按時完成清理任務,確保清理徹底,固體廢物清理費用不再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由制造廢物的單位承擔,而是全額計入庫底清理費概算。
(3)增列清理效果檢測費。《技術要求》規定每一項清理完畢后都要對清理效果進行檢測,為此,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設計規范》基礎上按直接費的1%計算增列清理效果檢測費。
按照上述原則,經審定,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費總計36 453萬元(見表1)。
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工作于2012年12月全面展開,2013年6月按規定時間全部完成,先后通過了蓄水前的省級初驗和國家終驗,經受了蓄水和供水檢驗,迄今尚未發現因庫底清理原因導致的水質問題。本文對在丹江口水庫的庫區清理范圍、各類固體廢棄物處置處理途徑、衛生消毒標準和清理工程投資概算標準等方面的探索和創新進行了總結,這些成果的實際運用為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工作的按時達標完成作出了積極貢獻。

表1 丹江口水庫庫底清理費構成 萬元
□
[1] 張韶春,張華忠. 三峽水庫庫底清理[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SL290-2009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范[S].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3]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HJ 85-2005長江三峽水庫庫底固體廢物清理技術規范[S].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