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人機工程的駕駛室舒適性設計與仿真研究

2016-03-23 07:38:14王一甲王余銳金立生
農機化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舒適性

王一甲,王余銳,金立生

(1.吉林大學 交通學院,長春 130025;2.凱斯紐荷蘭機械(哈爾濱)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88)

?

基于人機工程的駕駛室舒適性設計與仿真研究

王一甲1,王余銳2,金立生1

(1.吉林大學 交通學院,長春130025;2.凱斯紐荷蘭機械(哈爾濱)有限公司,哈爾濱150088)

摘要:為提高駕駛室舒適性及安全性,以國產某種收獲機械駕駛室為研究載體,對人機工程學理論進行研究,結合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對駕駛室進行舒適性分析,改進其駕駛舒適跨點、駕駛座椅及駕駛操縱裝置,優化各器件間布局配置關系?;贑ATIA軟件人機工程設計模塊,對駕駛員駕駛姿態、操作可達性和視野范圍進行模擬仿真,檢驗駕駛室設計合理性。對改進前后駕駛室舒適性進行主觀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隨駕駛時間增加,駕駛員對兩種駕駛室主觀舒適性皆呈下降趨勢;在0~20min駕駛時間內,對于兩種駕駛室平均舒適性評價一致,在20~60min駕駛時間內,改進前駕駛室駕駛員疲勞累積趨勢加快;改進后的駕駛室總體布局合理,可滿足對駕駛舒適性及安全性需求。該研究證明了人機仿真系統分析駕駛室舒適程度的可行性,為駕駛室的人機設計改進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駕駛室;舒適性;人機工程;收獲機械;CATIA

0引言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機—環境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新興學科,其應用多種理論、方法和測試手段,分析人與系統因素間作用關系,研究作業過程中人的生理變化、能量消耗及對環境適應情況,達到實現最佳狀態的目的[1]。駕駛室作為駕駛員操作機器運行的主要控制平臺,是典型的人機交互環境系統,其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駕駛員的工作狀態與效率。結合人機工程學對駕駛室進行優化設計與配置,在保證作業效率及安全性的同時可減少駕駛員體力疲勞和精神負擔。

近些年,國內外學者結合人機工程理論,將計算機輔助設計、人體模型仿真分析等先進技術應用于駕駛室設計中。美國凱斯紐荷蘭公司將多種航空技術應用于駕駛室設計中,提高駕駛舒適性及安全性[2]。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大學研制開發出人機交互系統軟件SAMMIE,可對駕駛過程中人員狀態變化進行實時監測,為駕駛室優化設計提供數據參考[3]。西北農林大學對收獲機械駕駛室進行了人機工程學設計,并提出了未來聯合收獲機駕駛室的人機工程研究方向[4]。上述研究多以汽車人機工程學為基礎進行設計,無法完全適用于農業裝備駕駛室,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研究適用于農業裝備駕駛室的人機工程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國產某種農業收獲機械駕駛室為研究載體,對人機工程學理論進行研究,結合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對駕駛室進行舒適性分析,改進其駕駛舒適跨點、駕駛座椅及駕駛操縱裝置,優化各器件間配置關系。在此基礎上,運用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計算機輔助三維交互應用)對駕駛員駕駛姿態、操作可達性和視野范圍等狀態進行模擬仿真,并進行駕駛對比試驗檢驗其設計合理性,為農業機械駕駛室的人機工程設計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基于人機工程駕駛室器件開發設計

從駕駛員舒適性角度出發,以人機工程學為理論基礎,結合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對駕駛室進行舒適性分析,改進設計駕駛舒適跨點、駕駛座椅及駕駛操作裝置。

1.1 駕駛舒適跨點

駕駛舒適跨點是駕駛過程中人體軀干與大腿間交接點,是標定駕駛室座椅空間尺寸的基準點,其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駕駛員坐姿的舒適性、安全性、視野可達性及手伸界面。本文從人體舒適角度出發,根據駕駛室座椅設計原則,利用數值規劃軟件Lingo對駕駛跨點位置進行優化求解。

以適宜的跨點位置線為基礎進行優化,定義跨點相對定位參考點的水平方向距離X與跨點的高度Z是為線性關系。建立模擬駕駛坐姿模型,以腳踵點O為坐標原點,駕駛室水平地面為X軸,豎直面為Z軸,建立XOZ直角坐標系,如圖1(b)所示。根據實際駕駛員坐姿疲勞情況,將坐姿模型簡化為人體軀干、大臂、小臂、大腿、小腿、腳踝及手掌等7部分,各部位間夾角以Qi表示(i=1,2,...,9),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根據確定舒適駕駛坐姿下的各部位角度范圍[5-7],如圖1(a)所示。

表1 舒適駕駛坐姿各部分角度范圍

設駕駛舒適跨點坐標為(Hx,Hz),利用人體幾何關系建立跨點求解方程為

其中,θ為腳踵及踝點連線與踏板平面間夾角(°);L1為大腿軸線長度(mm);L2為踝關節與腳踵點間距離(mm);L3為踝關節與加速踏板平面間距離(mm);L4為小腿軸線長度(mm)。

圖1 駕駛坐姿示意圖

根據人體統計學,得到駕駛員(男女)各比例段身體尺寸數據[8],應用數值規劃軟件Lingo確定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優化出最適跨點范圍,利用MatLab軟件繪制不同的跨點舒適度范圍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舒適跨點區域分布

由圖2可知:影響跨點舒適范圍因素主要為腳踵點位置、不同百分位人體尺寸及座椅靠背傾角。腳踵點位置移動及座椅靠背傾角變化,將導致舒適跨點范圍變化;不同百分位人體尺寸間差異,將導致舒適跨點曲線范圍不同。通過整合,得到90%人群舒適跨點的分布范圍,如圖2(d)所示。其中,AB段區域為90%人群跨點橫向位移調節范圍;CD段區域表示90%人群跨點縱向位移調節范圍。有利于駕駛員坐姿舒適性的座椅水平調節量為230~270mm,豎直調節量為170~200mm。

1.2 駕駛室駕駛座椅

舒適駕駛座椅是安全駕駛作業的首要保證,其座椅的參數與布置直接影響駕駛員坐姿與視野可達性,同時可減小相對振動產生的疲勞強度。

根據人體解剖學[9],舒適駕駛坐姿應保證人體的大部分質量有較大支撐面積,單位壓力均布在座椅靠背及椅面上,壓力分布應從小到大平滑過渡,避免突變,其壓力變化如圖3所示。根據人機工程學原理,結合中國人體實際尺寸分布,主要對駕駛座椅高度、座椅深度、座椅寬度、座面傾角及靠背傾角進行分析設計。

合適的座椅高度應低于小腿高度,保證保持大腿基本水平,大腿、小腿以及臀部皆可獲得地面及椅面支撐。正確的座椅深度應可有效承擔臀部力量,且使靠背方便地支撐腰椎部位,設計時應以女性較小百分位尺寸為基準。座椅寬度應較坐姿臀寬稍大,便于駕駛員可自由調整坐姿,同時靠背傾角應使人體脊柱處于正常狀態。整體設計時,應保證座椅椅面材料軟硬適宜,具備一定的耐磨性及防滑性等[10]。

圖3 駕駛座椅各部位受力分布

1.3 駕駛室操縱裝置

駕駛室操縱裝置主要分為手控操縱裝置和腳控操縱裝置兩類。其中,手控操縱裝置包括方向盤、操縱桿等,腳控裝置為離合腳踏板等。合理合計相關操縱裝置,可提高手腳操縱靈活性和準確度,減少駕駛疲勞度,提高駕駛安全性。

1)方向盤。方向盤是駕駛員最重要的控制裝置之一,其設計與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響駕駛安全性、舒適性及作業效率。其主要設計參數為方向盤平面與水平面夾角和方向盤的尺寸參數。

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對方向盤施加一定的力產生扭矩,從而完成對其操縱。方向盤與水平面夾角與作用力間關系曲線如圖4(a)所示。分析可知:駕駛員對其作用力隨方向盤與水平面夾角增大而先減小后增大;當夾角成90°時,駕駛員作用力值為最小,此時駕駛員腕關節處于最自然狀態,但當需要用較大的力操作時較為費勁;當夾角成0°時,最方便駕駛員對方向盤進行施力,但此時腕關節處于非自然的操縱狀態,操作易疲勞,因此本文將方向盤與水平面夾角選定為15°~70°范圍內。參考中國人體坐姿數據,設定方向盤直徑為350~380mm,方向盤截面直徑為30~35mm,方向盤三維效果如圖4(b)所示。

2)手操縱桿。駕駛室手操縱桿主要實現克服較大阻力的操縱,但并不適合于精確調節或連續作業,其主要設計參數為手柄形狀和控制范圍。

圖4 駕駛方向盤

參照人體生理學特征,對操縱桿手柄形狀及尺寸進行設計,以提高駕駛員操縱的舒適性。人體手掌掌心處肌肉最少且指骨間充滿神經,為駕駛員最佳減震系統,因此手柄不應完全貼合掌心,保持一定空間使得振動受力無法集中,減少了長時間操作產生的手部疲勞[11]。圖5為常見的手柄形狀,其中球形手柄適于擺動角度大于或等于30°操縱系統;錐形和錠子形手柄適于擺動角度小于30°操縱系統。本文選取應用較廣泛的錠子形手柄為操縱桿端頭。

圖5 常見手柄形狀

手操縱桿操縱角度和位移量應控制一定范圍內,操縱范圍過大,將增加駕駛員手臂位移量,加快駕駛疲勞積累。本文設計操縱桿控制角度以30°~60°為易,前后角度不宜超過90°,左右角度不宜超過45°;前后位移量不易超過350mm,左右位移量不易超過150mm。操縱范圍如圖6所示。

3)腳控踏板。當需要較大作用力進行操作,通常采用腳控操縱系統。其中,對于需要較大操縱力、速度快且準確性高的操作應選用右腳。

腳踏板角度是影響腳部施力的重要因素,如圖7所示。適度角度應使駕駛員操縱踏觸踏板時,身體下肢及腳踝關節處于舒適狀態[12],其計算值為

θ=78.96-0.015Z-0.000173Z2

(2)

其中,Z為拇指基準點到踵點水平距離(mm)。

圖7 踏平面角度關系

2駕駛室總體布局設計

駕駛室作業空間設計主要是駕駛員在坐姿狀態下,對駕駛室內座椅和控制器件進行總體配置,保證駕駛安全性及作業效率,同時提高駕駛員舒適性,減少駕駛疲勞積累。

2.1 駕駛室內部器件布置

1)手伸界面布置。駕駛員手伸界面是在正常姿勢駕駛過程中,駕駛員身系安全帶,右腳置于加速踏板上,雙手握住方向盤,當進行其他操縱時雙手所能伸及的最大空間,為操縱封閉曲面球形范圍。為保證駕駛員行車安全,在行車過程中涉及各種操縱件應布置在手伸界面范圍內。

根據駕駛員駕駛操作區域分布,將其分為水平工作區域、垂直工作區域及二者構成的立體封閉工作區域,如圖8所示。其中,“1”為上肢操作最佳范圍,適宜配置使用頻繁器件,如倒車系統、換擋系統及點火系統等;“2”為上肢操作較易范圍,適宜配置使用較頻器件;“3”為上肢操可達到最大范圍,適宜配置使用不頻繁器件。

2)方向盤布置。方向盤布置主要考慮兩方面影響:一是最下緣同座椅間距離,保證人體腹部包絡曲面與方向盤最下緣無法發生干涉現象;另一方面對方向盤平面同水平面夾角進行考慮,保證方向盤最上緣無法遮擋駕駛員下視野。

根據經驗推薦的合理數值范圍,設計駕駛室座椅與方向盤下緣間水平距離L1在300~400mm范圍內,垂直距離H1應大于230mm。同時,方向盤上緣不能進入駕駛員的前方視野,前下視野角度用α來表示,其取值范圍為10°~18°,如圖9所示。

圖8 作業空間的尺寸

圖9 方向盤布置

2.2 駕駛室整體布置

綜合上述研究分析,本文設定腳踏板位置距座椅跨點距離為720mm,大小身材皆可通過調節座椅的前后距離來得到踵點到座椅的舒適距離。駕駛室腳控裝置主要包括左腳離合控制器和右腳加速踏板控制器,將其以方向盤的軸線為中心對稱布置,各踏板軸線距方向盤軸線距離為240mm,整體駕駛室布置如圖10所示。

圖10 駕駛室整體配置圖

3虛擬人機系統舒適性評價仿真

以CATIA V5R20人機工程設計模塊為研究平臺,通過調節駕駛員各種操作狀態和運動姿勢,進行駕駛室舒適性評價仿真分析。

3.1 人機駕駛模擬前處理

采集100個中國駕駛員相關數據為樣本,以CATIA軟件中人體構造模塊為研究平臺,進行尺寸數據編輯,得到虛擬中國人人體模型,并輸入至姿態編輯模塊,模擬靜態駕駛動作[13],如圖11所示。

圖11 CATIA前處理模塊

3.2 姿態分析模擬

進行駕駛姿態仿真分析,建立人體坐姿舒適角度范圍與操縱舒適性間關系模型,并賦予不同范圍以不同分值,通過虛擬仿真得到各個作業狀態下駕駛員軀干、大腿、小腿、大臂和腳踝關等部位姿態評分。通過仿真結果可知:各部位姿態分數處于78~100分范圍內,可滿足人機工程駕駛舒適性要求。雖人體各個部位皆非處于最佳狀態,但其整體效果最佳,肘部及腿部姿態仿真如圖12所示。

圖12 駕駛員姿態仿真

3.3 操作駕駛可達性模擬

進行操作駕駛可達性仿真,設定人體模型在背部靠緊椅背,僅依靠肩周運動,對其左右手可達區域方位進行模擬分析,如圖13所示。由仿真結果可知:右手可達區域覆蓋控制裝置右半部分全部及左側操縱大部,左手可達區域覆蓋左側操縱裝置的大部分和右側操作小部,且兩側皆作業范圍皆足夠覆蓋工作范圍,證明駕駛可達性效果良好。

圖13 虛擬可達性仿真

3.4 駕駛員視野區域模擬

進行操作駕駛視野區域模擬,設定模型背部與駕駛座椅間固定約束,依靠頸部調整頭部方向,以控制相關視野范圍,對駕駛員進行平視、視野上下限及左右限模擬,進行駕駛員視野仿真,如圖14所示。

分析可知:對于4個方向駕駛員視野良好,駕駛員視野下限可以掌握整個方向盤面板及腳踏板、左右視野容納駕駛室兩側外部情況,證明了駕駛室整體布置的合理性。

圖14 虛擬視野區域仿真

4駕駛舒適性對比試驗

為檢驗駕駛室設計合理性及仿真分析可行性,以改進前后駕駛室為試驗平臺,進行駕駛舒適性試驗。

4.1 試驗對象

為避免年齡與疾病等外部條件對試驗結果影響,分別選取20名男子和20名女子作為試驗樣本,年齡31±5.2歲;被測男子身高范圍160~177cm,體重范圍48~75kg;被試女子身高范圍152~166cm,體重范圍42~66kg;皆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驗。所有樣本均身體健康,無心腦血管疾病及睡眠充足,且在試驗前無疲勞癥狀,情緒穩定。駕駛環境對比如圖15所示。

4.2 試驗方案與結果

測試時間為2015年9月10日,測試期間氣溫18~25℃??紤]時間和天氣等因素對試驗的影響,選擇天氣晴朗的工作日,試驗過程中駕駛室溫度變化不大,對測試結果不會產生影響。分別對改進前后駕駛室進行試驗測試,試驗前駕駛員靜坐在駕駛室中10min,調整其駕駛坐姿。駕駛員連續駕駛60min,駕駛過程中駕駛員控制駕駛室內相關器件(座椅、方向盤、操作桿及腳踏板等),并調整其最佳視覺角度[14],如圖15所示。

圖15 舒適性對比駕駛試驗

測試結束后,采用被試自我疲勞評價的方式進行疲勞舒適性主觀評測[15]。調查問卷的駕駛疲勞程度等級劃分為5級:非常舒適、有點舒適、無影響、有點疲勞、非常疲勞。試驗中,每個樣本共填寫7份主觀疲勞調查問卷,對應時刻為0、10、20、30、40、50、60min。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求得各個時刻對各器件的舒適疲勞度得分的平均值。

具體試驗結果如圖16所示。由圖16可知:隨駕駛時間增加,駕駛員對兩種駕駛室主觀舒適性皆呈逐漸下降趨勢。在0~20min駕駛時間內,對于兩種駕駛室平均舒適性評價一致;在20~60min駕駛時間內,改進前駕駛室駕駛員疲勞累積趨勢加快。由此證明,改進后駕駛舒適性優于改進前,駕駛室設計布局合理。

圖16 舒適性程度調查結果

5結論

1)以人機工程學為理論基礎,結合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對駕駛室進行舒適性分析,改進設計駕駛舒適跨點、駕駛座椅及駕駛操作裝置,優化各器件間布置關系。

2)以CATIA人機工程設計模塊為研究平臺,對駕駛姿態、操作可達性和視野范圍進行虛擬仿真試驗,證明了仿真分析駕駛室舒適程度的可行性。

3)對改進前后駕駛室舒適性進行主觀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隨駕駛時間增加,駕駛員對兩種駕駛室主觀舒適性皆呈逐漸下降趨勢。在0~20min駕駛時間內,對于兩種駕駛室平均舒適性評價一致;在20~60min駕駛時間內,改進前駕駛室駕駛員疲勞累積趨勢加快。改進的駕駛室總體布局合理,可滿足駕駛員對駕駛室駕駛舒適性及安全性需求。

參考文獻:

[1]王余銳.聯合收割機駕駛室駕駛舒適性的人機工程設計[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 2012.

[2]孔德剛,張帥,朱振英,等.機械化播種作業中駕駛員疲勞分析與評價[J].農業機械學報, 2008,39(8):74-78.

[3]仇瑩,朱忠祥,毛恩榮,等.農業裝備駕駛室虛擬人機工程學設計與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3): 117-121.

[4]國家技術監督局.GB/T 12985-1991在產品設計中應用人體尺寸百分位數的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1.

[5]鄭艷玲.人機工程學在轎車駕駛室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 2008.

[6]國家技術監督局.GB/T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

[7]陸劍雄,張福昌,申利民.坐姿與座椅設計的人機工程學探討[J].人類工學, 2005, 11(4):44-46,49.

[8]國家技術監督局.GB/T 14775-1993效操縱器一般人類功效學要求[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93.

[9]張峻霞,梅飛雪,趙峻芬.CATIA V5人機工程學功能及應用[J].包裝工程, 2005,26(3):194-196.

[10]王金武, 王余銳. 聯合收割機駕駛室駕駛舒適性的人機工程設計[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4,45(3): 97-103.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 6235-2004農業拖拉機駕駛員座位裝置尺寸[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4.

[12]機械工業工程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JB/T 10301-2001土方機械司機座椅尺寸和要求[S].北京:機械科學研究院,2001.

[13]丁玉蘭.人機工程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5:38-40.

[14]羅仕鑒. 基于生物學反應的駕駛舒適度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2005.

[15]張祖懷.基于人體生理信號的駕駛疲勞研究方法及其應用[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

[16]朱燕輝.裝載機駕駛室人機界面設計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06.

Comfort Design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Driving Cab Based on Ergonomics

Wang Yijia1, Wang Yurui2, Jin Lisheng1

(1.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5, China; 2. CASE IN & NEW HOLLAND Machinery (Harbin) Co. Limited, Harbin 150088,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comfort of driving cab, a kind of domestic combine harvester control cab was selected as research carrier, the ergonomics theory was studied, and the comfort of cab was analyzed based on Chinese human dimensions system. The comfortable driving across point, deriving seat and driving control device was designed, and the space-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several devices was optimized. And then the driver posture, control panel ability analysis and vision of driver were simulated based on the man machine engineering design module of CATIA software and the rationality of cab designing was tested. The subjectiv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tinuous driving time, the subjective comfort of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cabs all had decreasing trends; In the first 20min driving time, the comfort evaluations for these cabs were consistent. In the (20~60)min driving time, the comfort evaluation for before improvement cab had an apparent decline. This paper could prove that using human-machine simulation system to analyze the comfort level of cab was feasible. It also provided the guidance and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driving cab.

Key words:cab; comfort; ergonomics; combine harvester; CATIA

中圖分類號:S219.0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88X(2016)12-0247-07

作者簡介:王一甲(1995-),男,哈爾濱人,本科生,(E-mail)wangyijia1995@163.com。通訊作者:金立生(1975-),男,山東臨朐人,教授,博士生導師,(E-mail)jinlis@jlu.edu.cn。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575229)

收稿日期:2016-01-04

猜你喜歡
舒適性
羽絨服面料防鉆絨性與相關舒適性研究
福建輕紡(2022年4期)2022-06-01 06:26:06
艙外航天服主動熱控與人體舒適性實驗研究
載人航天(2021年5期)2021-11-20 06:04:36
局部加熱服的款式設計及其舒適性評價
毛紡科技(2021年8期)2021-10-14 06:51:26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熱濕舒適性主動式改善方法研究
湖南地區中小學校服面料舒適性研究
一種新型送風方式的送風參數對舒適性的影響
基于Airpak的教室熱舒適性優化模擬研究
二十世紀初西方女性緊身內衣的舒適性研究初探
工業設計(2016年11期)2016-04-16 02:48:02
黛安芬、曼妮芬聚攏系列舒適性較差
消費者報道(2016年3期)2016-02-28 19:07:32
提高某越野運兵車乘坐舒適性的懸架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国产性精品|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在线| 中文成人在线|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福利|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亚洲二区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久久|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99re精彩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亚洲激情99| 国产精品视频久|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青青久视频|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免费毛片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久久伊人色|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色有码无码视频| 欧美在线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国产青青操|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福利| 91美女视频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亚洲无线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啪啪网|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国产91色|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 91|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5555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