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鏡+湯漢心+吳紫揚
[摘要] 目的 探討納絡酮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效果。 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34例和對照組33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注射液,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比較兩組患者預后及哥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及不良情況。 結果 兩組預后良好率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49,P<0.05);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可有效改善患者意識狀態及預后,安全性好。
[關鍵詞] 彌漫性軸索損傷;依達拉奉;納洛酮
[中圖分類號] R651.1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9-0042-02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observation of naloxon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CHEN Jinjing1 TANG Hanxin1 WU Ziyang2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Dafeng Hospital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 515154,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 Dafeng Hospital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 51515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naloxone in treatment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67 cases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4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3 cases.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plus naloxone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edaravone. The Glasgow Coma Score (GCS) and prognosis and adverse circumstanc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prognosis rate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549, P<0.05);The comparison of the GCS score of 7d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no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arisons of the GCS score of 14d, 21d and 28d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wo groups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Naloxon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state of consciousn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d has good safety.
[Key words] Diffuse axonal injury; Edaravone; Naloxone
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昏迷和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為表現的原發性腦損傷,其傷殘率和死亡率高,并發癥較多且預后較差[1]。本組研究選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7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探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絡酮和依達拉奉,對于彌漫性軸索損傷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7例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均經MRI和CT檢測確診。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齡18~69歲,平均(46.1±3.5)歲。損傷部位涉及大腦、小腦、腦干、胼胝體、腦室壁、基底節,上述部位兩處或兩處以上損傷,多為彌漫性軸索損傷,伴發顱內血腫者12例,伴發腦挫裂傷者16例,伴發腦室內出血者4例。臨床表現為高熱、呼吸紊亂、心動過速或過緩、血壓波動、意識喪失。入院時GCS評分1~3分31例,4~5分20例,6~8分15例,9~12分1例。損傷原因:交通致車禍傷42例,高處墜落傷12例,硬物打擊傷10例,其他3例。納入標準[2]:①受傷后即入院,入院時間不超過6 h;②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喪失;③患者腦部受外力作用致傷,導致大腦皮質和髓質交界處、神經核團和白質交界處、胼胝體、腦干處有損傷,且伴有腦室內、蛛網膜下腔等處出血,中線結構無明顯移位;④無明確定位神經體征;⑤入組患者均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入院后瞳孔散大、無呼吸者;②合并肝、腎、心、肺等重要臟器器質病變者;③合并其他復合傷者;④入組前3個月應用過納洛酮本組涉及到藥物,或對本組藥物過敏者。將67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損傷部位、損傷原因、GCS 評分及臨床表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2]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暢通、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降熱、減輕腦水腫、營養腦神經。對照組加用納洛酮(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國藥準字H2010356),4.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6)。兩組均以28 d為一療程。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預后分為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生存和死亡五個級別[3];術后7 d、14 d、21 d、28 d哥拉斯哥昏迷評分(GCS)[4];不良情況。預后良好率=良好率+中殘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多樣本比較使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總體療效
對照組預后良好率為39.4%(13/33),治療組為73.5%(25/34),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49,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2.2 GCS評分
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后7 d、14 d、21 d、28 d GCS評分比較(x±s)
2.3 不良反應
治療后兩組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出現1例肝功能較微改變,未經處理,停藥后自行恢復。兩組均無退出研究的患者。
3 討論
彌漫性軸索損傷是臨床多發性重型顱腦損傷,指外傷作用下,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導致神經軸索和小血管損傷,表現為以軸索損傷為主的腦實質損傷,患者常表現為不同程度肢體偏癱,常處于昏迷狀態下,持續時間常>6 h,如不及時改變這種意識狀態,會加重患者的腦組織損傷。雙側或單側錐體束征,四肢肌張力增高[5,6]。同時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較為嚴重的患者群體當中,大部分無顱內壓增高[7]。
納洛酮為可拮抗阿片受體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可降低體內β-內啡肽水平,納洛酮靜脈給藥注2 min內顯效,能很快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興奮大腦皮層,改善患者意識狀態,解除呼吸沖動的抑制,起到中樞促醒作用。納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循環中樞抑制,改善血壓、呼吸,改善創傷后應激狀態。動脈血氧分壓上升,促進中樞神經與心肌功能的康復,改善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對呼吸、心血管系統的抑制作用。抑制腦損傷時巨噬細胞的趨化活性,減少炎癥介質反應;抑制蛛網膜血管收縮,增加腦血流和腦灌注壓;抑制缺血時細胞膜脂質分解代謝,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加細胞膜的穩定性;改善缺血時神經元內鈣、鎂離子紊亂,恢復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供應[8]。
研究表明清除氧自由基,可有效保護顱腦外傷引起的組織損傷。而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自由基大量釋放,加重了腦組織的損傷。依達拉奉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有效阻止壞死腦組織的水腫現象,并緩解所伴隨的神經癥狀,消除或減少細胞損害惡性循環的中心環節,同時抑制了遲發性神經元的壞死[9]。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在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造成的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治療組患者在治療中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也說明了兩藥聯用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意識狀態,促進患者迅速清醒,改善患者預后,同時安全性較好,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尹義國,李甲,馮東福. 彌漫性軸索損傷預后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11(2):181-184.
[2]李軍亮,許新科,鄭眉光. 不同劑量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I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處方藥,2008,1(1):84-85.
[3]郭紅云. 環孢霉素A在改善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療,2013,32(8):114-115.
[4]吳志寶,孫彥平,楊秀英,等. 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NSE和MBP的影響及其神 經保護作用[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21(3):173-176.
[5]畢國力,戴敏方,吳昆華,等. 3T磁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應用及與GCS評分的相關性[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1):11-15.
[6]Yu Lin, Liang Wen.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llowing diffuse axonal Injury[J]. Int J Med Sci,2013,10(5):515-521.
[7]楊楓,呂敦昭,楊志宏,等. 13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CT、MRI表現與臨床分析[J]. 江西醫藥,2009,44(7):727-729.
[8]陳瑞. 早期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觀察[J]. 浙江創傷外科,2010,15(2):147.
[9]寧錦龍,鐘向球. 依達拉奉聯合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J]. 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5):117-118.
(收稿日期:2014-01-21)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預后分為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生存和死亡五個級別[3];術后7 d、14 d、21 d、28 d哥拉斯哥昏迷評分(GCS)[4];不良情況。預后良好率=良好率+中殘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多樣本比較使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總體療效
對照組預后良好率為39.4%(13/33),治療組為73.5%(25/34),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49,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2.2 GCS評分
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后7 d、14 d、21 d、28 d GCS評分比較(x±s)
2.3 不良反應
治療后兩組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出現1例肝功能較微改變,未經處理,停藥后自行恢復。兩組均無退出研究的患者。
3 討論
彌漫性軸索損傷是臨床多發性重型顱腦損傷,指外傷作用下,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導致神經軸索和小血管損傷,表現為以軸索損傷為主的腦實質損傷,患者常表現為不同程度肢體偏癱,常處于昏迷狀態下,持續時間常>6 h,如不及時改變這種意識狀態,會加重患者的腦組織損傷。雙側或單側錐體束征,四肢肌張力增高[5,6]。同時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較為嚴重的患者群體當中,大部分無顱內壓增高[7]。
納洛酮為可拮抗阿片受體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可降低體內β-內啡肽水平,納洛酮靜脈給藥注2 min內顯效,能很快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興奮大腦皮層,改善患者意識狀態,解除呼吸沖動的抑制,起到中樞促醒作用。納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循環中樞抑制,改善血壓、呼吸,改善創傷后應激狀態。動脈血氧分壓上升,促進中樞神經與心肌功能的康復,改善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對呼吸、心血管系統的抑制作用。抑制腦損傷時巨噬細胞的趨化活性,減少炎癥介質反應;抑制蛛網膜血管收縮,增加腦血流和腦灌注壓;抑制缺血時細胞膜脂質分解代謝,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加細胞膜的穩定性;改善缺血時神經元內鈣、鎂離子紊亂,恢復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供應[8]。
研究表明清除氧自由基,可有效保護顱腦外傷引起的組織損傷。而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自由基大量釋放,加重了腦組織的損傷。依達拉奉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有效阻止壞死腦組織的水腫現象,并緩解所伴隨的神經癥狀,消除或減少細胞損害惡性循環的中心環節,同時抑制了遲發性神經元的壞死[9]。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在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造成的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治療組患者在治療中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也說明了兩藥聯用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意識狀態,促進患者迅速清醒,改善患者預后,同時安全性較好,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尹義國,李甲,馮東福. 彌漫性軸索損傷預后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11(2):181-184.
[2]李軍亮,許新科,鄭眉光. 不同劑量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I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處方藥,2008,1(1):84-85.
[3]郭紅云. 環孢霉素A在改善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療,2013,32(8):114-115.
[4]吳志寶,孫彥平,楊秀英,等. 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NSE和MBP的影響及其神 經保護作用[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21(3):173-176.
[5]畢國力,戴敏方,吳昆華,等. 3T磁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應用及與GCS評分的相關性[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1):11-15.
[6]Yu Lin, Liang Wen.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llowing diffuse axonal Injury[J]. Int J Med Sci,2013,10(5):515-521.
[7]楊楓,呂敦昭,楊志宏,等. 13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CT、MRI表現與臨床分析[J]. 江西醫藥,2009,44(7):727-729.
[8]陳瑞. 早期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觀察[J]. 浙江創傷外科,2010,15(2):147.
[9]寧錦龍,鐘向球. 依達拉奉聯合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J]. 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5):117-118.
(收稿日期:2014-01-21)
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預后分為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生存和死亡五個級別[3];術后7 d、14 d、21 d、28 d哥拉斯哥昏迷評分(GCS)[4];不良情況。預后良好率=良好率+中殘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多樣本比較使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總體療效
對照組預后良好率為39.4%(13/33),治療組為73.5%(25/34),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49,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2.2 GCS評分
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后7 d、14 d、21 d、28 d GCS評分比較(x±s)
2.3 不良反應
治療后兩組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出現1例肝功能較微改變,未經處理,停藥后自行恢復。兩組均無退出研究的患者。
3 討論
彌漫性軸索損傷是臨床多發性重型顱腦損傷,指外傷作用下,顱腦產生旋轉加速度導致神經軸索和小血管損傷,表現為以軸索損傷為主的腦實質損傷,患者常表現為不同程度肢體偏癱,常處于昏迷狀態下,持續時間常>6 h,如不及時改變這種意識狀態,會加重患者的腦組織損傷。雙側或單側錐體束征,四肢肌張力增高[5,6]。同時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較為嚴重的患者群體當中,大部分無顱內壓增高[7]。
納洛酮為可拮抗阿片受體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可降低體內β-內啡肽水平,納洛酮靜脈給藥注2 min內顯效,能很快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興奮大腦皮層,改善患者意識狀態,解除呼吸沖動的抑制,起到中樞促醒作用。納洛酮可改善呼吸功能,減輕呼吸循環中樞抑制,改善血壓、呼吸,改善創傷后應激狀態。動脈血氧分壓上升,促進中樞神經與心肌功能的康復,改善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對呼吸、心血管系統的抑制作用。抑制腦損傷時巨噬細胞的趨化活性,減少炎癥介質反應;抑制蛛網膜血管收縮,增加腦血流和腦灌注壓;抑制缺血時細胞膜脂質分解代謝,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加細胞膜的穩定性;改善缺血時神經元內鈣、鎂離子紊亂,恢復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供應[8]。
研究表明清除氧自由基,可有效保護顱腦外傷引起的組織損傷。而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自由基大量釋放,加重了腦組織的損傷。依達拉奉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有效阻止壞死腦組織的水腫現象,并緩解所伴隨的神經癥狀,消除或減少細胞損害惡性循環的中心環節,同時抑制了遲發性神經元的壞死[9]。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7 d 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14 d、21 d、28 d的GCS評分比較,在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造成的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治療組患者在治療中肝腎功能及尿常規均無明顯變化,也說明了兩藥聯用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納洛酮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意識狀態,促進患者迅速清醒,改善患者預后,同時安全性較好,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尹義國,李甲,馮東福. 彌漫性軸索損傷預后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11(2):181-184.
[2]李軍亮,許新科,鄭眉光. 不同劑量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I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處方藥,2008,1(1):84-85.
[3]郭紅云. 環孢霉素A在改善彌漫性軸索損傷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療,2013,32(8):114-115.
[4]吳志寶,孫彥平,楊秀英,等. 依達拉奉對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NSE和MBP的影響及其神 經保護作用[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21(3):173-176.
[5]畢國力,戴敏方,吳昆華,等. 3T磁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應用及與GCS評分的相關性[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1):11-15.
[6]Yu Lin, Liang Wen.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llowing diffuse axonal Injury[J]. Int J Med Sci,2013,10(5):515-521.
[7]楊楓,呂敦昭,楊志宏,等. 13例腦彌漫性軸索損傷CT、MRI表現與臨床分析[J]. 江西醫藥,2009,44(7):727-729.
[8]陳瑞. 早期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的臨床觀察[J]. 浙江創傷外科,2010,15(2):147.
[9]寧錦龍,鐘向球. 依達拉奉聯合納洛酮治療彌漫性軸索損傷[J]. 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5):117-118.
(收稿日期:2014-01-2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