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假新聞和謠言如此猖獗,但基本上都只是在小范圍內流傳,很少出現整個社會的情緒受到操控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新聞媒體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即使是那些臭名昭著的小報也不會不加查證直接轉載語焉不詳的網文。
前一陣,中文互聯網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假新聞肆意流傳,有時候甚至能把部分把關不嚴的傳統媒體拉下水跟進報道,更嚴重的還會影響社會輿論形成熱點話題。那么,在美國有沒有假新聞呢?
答案是肯定的,美國互聯網上假新聞同樣俯拾皆是,最近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今年2月下旬,很多人讀到了這樣一則充滿戲劇性的報道:意大利知名左派皮帕女士認為社會對伊斯蘭人士存在偏見,決定只身搭車從意大利去以色列,以此力證“穆斯林和平友好”;然而當她到了土耳其城市Gebze的時候,卻被當地人先奸后殺,拋尸灌木叢中。
一個致力于打消社會對穆斯林偏見的左派,恰恰死于她自己所捍衛的人群之手,成為了“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型,堪稱是一則現實版的諷刺小說。許多原本就對穆斯林深懷仇恨和偏見的人一下子如獲至寶,仿佛找到了什么了不得的證明材料。
然而,這其實是一則不折不扣的假新聞,而且是通過惡意地隱瞞和編造、夸大關鍵信息,來達到操縱輿論目的、情節非常惡劣的假新聞。報道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叫“Yes Im right”的業余網站。
報道里提及的皮帕女士確有其人,但她的身份并不是“知名左派”,而是意大利的一名行為藝術家;她的遇害也確有其事,但并不是最近的新聞,而是發生在2008年。當時皮帕和她的一個朋友進行了一個行為藝術表演,兩人分別穿著婚紗沿著不同的路途,通過搭車來環游世界。但是,她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簡單地為了推動“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信任”這樣一個理念,自始至終,她們沒有提到要“糾正世人對穆斯林偏見”這件事,她的行為藝術沒有任何宗教動機,和穆斯林沒有任何關系。
她的確是在到達土耳其后不幸被奸殺,但是警方公布的事實表明,她的遇害只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而不是那篇報道所說的,她因為不遵守伊斯蘭風俗、不愿意信奉伊斯蘭教,從而被極端分子“仇殺”。她的死在土耳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多土耳其人要求嚴懲兇手;無論是土耳其政府、意大利政府還是皮帕的家人都公開對媒體表示過,“這只是一起不幸的個例”,“同樣的事情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和穆斯林、和土耳其沒有任何關系”。
可以想見,如果把上述這些真實的細節一一說明,就不會有任何戲劇性,也就達不到病毒傳播的目的。但是在刻意的隱瞞和扭曲之下,這起小概率事件卻被渲染成了一個“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諷刺事件,從而引起了“不明真相的群眾”對穆斯林的恐懼。
為什么“Yes Im right”要編造這樣的假新聞呢?看一下他們網站上其他的報道我們就能明白,運行這個網站的是一群極端保守分子,他們仇視穆斯林、仇視移民、仇視少數族裔,編造假新聞操縱社會情緒符合他們的政治利益。
相對于中國來說,美國社會要多元得多,各個族群的價值觀之間的沖突也要嚴重得多,各派之間的對立和互相攻擊十分普遍(迪士尼動畫電影《動物總動員》形象地呈現了這樣的社會形態),因此可以說假新聞也比中國要更加猖獗。甚至就連美國總統也逃不過被攻擊的命運。2008年奧巴馬以非裔身份在政壇嶄露頭角,民間就大量流傳關于他的各種謠言,比如說他其實是一個隱藏的伊斯蘭教徒,甚至說他是本·拉登喬裝改扮的。此外,還有很多網站信誓旦旦地發文說他在美國本土以外出生,沒有資格當選總統。因為這個說法流傳太廣,《紐約時報》曾經發了上萬字的長篇報道,專門到夏威夷查證了他的出生證明,但時至今日,仍然有偏執的人深信奧巴馬的當選是一個陰謀。
不過,雖然假新聞和謠言如此猖獗,但基本上都只是在小范圍內流傳,很少出現整個社會的情緒受到操控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新聞媒體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即使是那些臭名昭著的小報也不會不加查證直接轉載語焉不詳的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