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策源地
【智庫觀察】 基礎研究是創新驅動的供給側,關鍵要補好短板,從根本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近期出臺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在關系長遠發展的基礎前沿領域,強化原始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這方面,北京、重慶、深圳等地紛紛出臺政策激勵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成為創新驅動策源地。
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央賦予北京的新使命。9月11日,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加強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步走”方針和重點任務。其中,特別強調著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打造全球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超前部署應用基礎及國際前沿技術研究,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培養,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形成領跑世界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將北京打造為世界知名科學中心。
為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對于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作用,9月22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提出服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支持基礎研究的體制機制等重點舉措。
(一)推進三大科技城建設
★統籌規劃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運行新機制,推動央地科技資源融合創新發展★加強北京市與中央有關部門會商合作,優化中央科技資源在京布局,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業的研發優勢,形成北京市與中央在京單位高效合作、協同創新的良好格局
(二)超前部署基礎前沿研究
★加強與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銜接,統籌布局重點領域原始創新,集中力量實施腦科學、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納米科學等大科學計劃,引領我國前沿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創新基地★圍繞國家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部署,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引領國際產業發展方向
(三)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
★造就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大師和以青年科學家為帶頭人的優秀研究群體★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有條件的企業共建基礎研究團隊,加快科學家工作室建設,創新青年人才支持模式,形成一批從事基礎研究的杰出青年科學家隊伍★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一批能夠承接重大任務、取得尖端成果、作出卓越貢獻的頂尖人才★鼓勵以我為主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吸引海外頂尖科學家和團隊參與
(四)建設世界一流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
★推進新興交叉學科建設,促進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積極推動網絡數據科學、量子信息學、生物醫學、納米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生物信息學等學科發展與完善,加快世界一流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創新科研院所運行體制機制,推廣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管理模式
“三步走方針”
★到2017年:科技創新動力、活力和能力明顯增強,科技創新質量實現新跨越,開放創新、創新創業生態引領全國,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初具規模
★到2020年: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全國,形成全國高端引領型產業研發集聚區、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核心支撐區,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到2030年: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優化,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力量,成為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為解決研發資源嚴重短缺、創新能力不足問題,5月20日重慶市印發《高端研發資源引進培育實施方案》明確,以引進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和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為重點,培育獨立法人實體、市場化運作的新型高端研發平臺。力爭在3年內,圍繞先進制造、互聯網、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培育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10家左右,形成一批規模化應用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孵化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新型高端研發平臺成為集聚創新要素、整合跨界資源、支撐和引領產業發展的核心載體。9月5—6日,重慶市委召開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要求通過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提升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
重慶市強化基礎研究的重點舉措

在深圳的創新體系中,企業一直扮演著主體地位,未來,這一格局或將發生變化。在9月20日召開的市政協專題協商會上,馬興瑞書記強調,政府要圍繞源頭創新、基礎創新的短板軟肋,大力引進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當前,正在由政府牽頭籌劃建設的包括數學、神經科學、材料科學、量子科學等在內的10個基礎研究中心,部分已經啟動了建設。近年來,深圳采用“官助民辦”的方式,培育了華大基因研究院、國創新能源研究院等一批源頭創新的新型科研機構。此次建設的10個基礎研究中心,在與具體的戰略新興產業相結合的前沿領域研究外,更注重回到更基礎的層面進行謀篇布局。
目前,深圳市已與北大、武大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簽約建設新校區,接下來,包括清華、人大等也將相繼落戶深圳,將從根本上推動深圳市“十三五”規劃中“增強源頭創新能力”的實現,形成重大源頭創新與前沿突破的強力支撐。
重慶微發布 :【國內首個鄉村物流線路共享系統上線重慶 實現快遞村村通】9月19日,重慶江津區政府與菜鳥網絡簽署“縣域智慧物流+”合作協議。菜鳥網絡將為江津區內的29個鎮區、184個行政村提供集農村、農業、金融、數據等農村供應鏈服務,與政府一道打造領先的農村物流公共服務平臺。
(2016年9月20日16:52)
上海發布 :【全國首個“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試點基地”在滬掛牌】9月22日,全國首個“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試點基地”在上海愚園路第一小學掛牌。這是國內第一個通過“數字科普”“CSO(首席安全官)進校園”公益項目,也是實施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教學研究的試點基地。
(2016年9月23日15:23)
安徽發布 : 【安徽擬規定:縣級以上政府都要建網上辦事平臺】 9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議聽取了關于《安徽省信息化條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情況的說明。今后,我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都要建立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提供網上申報、辦理、咨詢等服務。除了明確電子政務的建設內容,未來安徽省互聯網等還將向農村延伸,實現城鄉信息資源共享。
(2016年9月28日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