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珍
【摘要】教育的本質是提升受教育者的品格,有感恩心是做人的根本。明德篤行教育是大學生踐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和心理成長的首選課程。感恩文化傳承內涵深刻的人生真諦,實效性強,受教育者會因為產生感恩心聚滿陽光正能量,建立自尊自信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對家庭和社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信任而有主動的擔當,感恩文化教育應該成為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的拓展資源,高校實施和推廣明德篤行教育會對全社會形成強大精神正能量產生較強的示范作用。
【關鍵詞】德育教育資源拓展 明德篤行進課堂 感恩教育 實效性強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78-01
一、認識感恩文化價值拓展高校道德教育資源引入明德篤行教育課程的意義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它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正能量的積蓄,文化強國迫切要求高校德育教育把實效性極強的感恩至善教育作為重要目標,在各種文化沖突和融合中選擇和推廣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創造中國特色的大學新文化[1],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一)進行高校道德教育資源拓展的必要性
1.我們缺乏對人的成功教育的根本教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當前的統編教材從頭到尾也沒有圍繞中國傳統道德感恩文化明德篤行教育內容進行系統設計編排與課程教育實施,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如果把人比喻成大樹,心就是樹根,具有感恩心是做人的根本,大學是培養人的地方,教育的目標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品格,根本學問是關于“心”的學問,成功教育的關鍵是“人皆可以為堯舜”叫人奪志立德樹人,這個學問跟外貌、學歷無關。天雨無心,酸梨收酸,甘草得甜。忽略感恩心教育培養出的人心態是畸形的,人生之樹的樹葉枯枝敗葉多,文憑越高貽害社會可能性越大,人們對有才無德的人防不勝防。將傳統文化明德篤行教育納入高校教育教學之中,受教育者積極主動汲取傳統文化養分把它轉化為自身的知識框架、價值體系和道德信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去領會當代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含義,讓人開心竅變成真正聰明的人,出于公心用心、認真做事,真正活出價值活出意義來,這對于培養大學生自身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二)明德篤行教育內容是進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首要選擇
1.明德篤行教育是讓人們增加陽光心態、增強感恩責任意識去努力奮斗的教育
明德篤行感恩教育是德育更高層次的教育是大學德育的本義,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思想。
忽略傳統文化的教育,社會道德良知的約束會顯得脆弱而不堪一擊,傳統文化的喪失容易造成生態、社會、道德以及價值上的危機甚至是災難。快樂 財富、成功、得失福禍全在一念間;迷惑心、混犟心、自私自利心、怨恨心、仇恨心、惡毒心、邪惡心讓人煩惱,到了惡毒心、邪惡心狀態的人猶如變成了地獄的魔鬼,聚滿了陰氣很容易做殺人害己、危害社會的事。而仁慈、真誠、感恩、謙卑、恭敬、責任、奉獻之心聚滿了陽光正能量,有感恩心的人不怨人、不恨人,感別人的恩,改自己的錯,總想著別人的好,總存有要為恩人盡責做事的心態,不忘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想的、做的都是如何有益于別人,這樣心態的人仿佛關了“地獄”門,他們為了肩上的責任而充滿了活力以陽光心態打拼與世界,物質上“富”精神上“貴”。
二、高職道德教育資源拓展引入明德篤行教育課程的價值
(一)用祖國博大精深的明德篤行教育課程探索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創新模式
《孝經》中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而名立于后世矣。”繼承傳統文化做好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對明德篤行教育課程的研究要全面提升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戰略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去思考,它不僅是一項教育內容,更應該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建設。
三、高校道德教育資源拓展引入明德篤行教育課程的具體操作
堅持教師以課堂講授與課外活動、教師精心策劃與對學生的不斷鼓勵指引、學生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引導教育與自我管理、個體體驗實踐與集體環境的自尊培育、感恩育人與社會實踐、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與明德篤行教育、優良傳統文化與改革創新的“八結合”對學生進行感恩心、謙卑心、恭敬心、責任心、奉獻心的“五心”教育,使這種教育融入每個受教育者的身體、精神、情感、意志和社會實踐,這種教育的過程和結果整體性地集中于個體的全部身心,是一個教育、應用、提升、實踐的不斷提升的過程。
(一)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感恩課程
誠實、純潔或仁慈的見解在性質上是不能自動地使這些觀念變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為,必須開設傳統文化明德篤行教育系列課程,讓傳統感恩文化走進大學生生活中,讓明德篤行教育走進課堂,讓學生與圣賢為友,與經典為伴。教師要系統學習《弟子規》《道德經》《孝經》《論語》《大學》等經典著作豐富明德篤行教育課程的教育理論。堅持傳統文化明德篤行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和教學特色重新塑造中華文化的靈魂,做到準確朗讀、熟記于心,培養具有感恩觀念把懂得感恩作為行為準則的人。
我們有必要對高職感恩文化明德篤行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打造大學校園文化的具體理解、認識、打造高職文化建設的具體操作和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引入明德篤行教育課程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增強校園文化精神力量將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出更加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為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打造“美麗中國”奮斗目標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大學文化的本質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I).58-60頁
[2]鹿豐玲.大學生明德篤行教育的本質功能及實施途徑[J].《科教文匯》2014年第1期18-20頁
[3]陳軍蓮.加強大學生明德篤行教育的意義及途徑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J].2009年 第1期 48-50頁
[4]劍郭萌,崔林.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技術與創新管理》[J].2009. (0l).24頁-24頁
[5]樊浩;德福因果律的“理性”形態與“精神”形態 [J].《學術月刊》 2013年01期 48-57頁
[6]陳光連.論荀子德性教化的養情思想——基于《郭店竹簡》為理論資源的比較考量[J].人文雜志. 2010(03) 46-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