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及動態演化

2016-03-24 03:15:30王寶義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山東濟南250357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泰安271018
中國流通經濟 2016年2期

王寶義(1.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山東濟南250357;2.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泰安271018)

?

中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及動態演化

王寶義1、2
(1.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山東濟南250357;2.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泰安271018)

摘要:中國快遞業發展的省際不平衡現象較為嚴重,且省際差異呈現不斷擴大趨勢;東中西部地區區域之間和區域內部差異也非常明顯,三大區域總體差異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根據省市快遞業發展狀況,將31個省份劃分為五個梯隊,梯隊組間差異較大,組內差異較小且較為穩定。中國快遞業發展在較長時期內還會保持不平衡發展狀態,但總體上快遞業會更好更快地發展,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消費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快遞業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得到挖掘。

關鍵詞:快遞業;時空差異;基尼系數;泰爾指數

一、引言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大刺激了人們的消費,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2 394億元,并且通過網絡購物方式消費的比例日益提高,2014年網絡購物規模達到28 145.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73%。網購以快遞為支撐,據國家郵政局統計,目前網購為快遞貢獻了60%以上的業務量。網購的“井噴式”發展帶動了快遞的“爆炸式”增長,201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39.6億件,躍居世界第一,實現業務收入2 045.4億元,人均快遞量達到10.2件,人均快遞支出達到149.5元。網購與快遞發展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2007—2014年,網購業務平均增長率達到77.1%,但在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總體呈現增速遞減趨勢;快遞業務平均增長率達到42.8%,目前正處于行業高速增長期,但總體滯后于網購增長;快遞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達到29.4%,總體慢于快遞業務增長,反映出快遞業務單價的下降趨勢;人均快件量和人均快遞支出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表1 中國網購規模與快遞業務增長情況對比

在中國快遞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區域差異問題也不斷顯現。表2列出了2014年中國各省份快遞業務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快遞業務量省際間差距很大??傮w看,東部沿海省份發展較快,西部、北部區域省份發展較弱,中部地區省份發展居中。從東中西部區域來看,2014年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為114.5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 694.3億元;中部地區業務量為14.8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91.6億元;西部地區業務量為10.3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59.5億元。東中西部快遞業務比重分別為82.0%、10.6%和7.4%,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2.8%、9.4%和7.8%。從省際發展來看,2014年快遞業務量排名前兩位和前五位的省市區累計業務量占比CR2和CR5分別達到41.6%和69.4%,屬于高度集中行業。位列前五位的省市包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分別為335 555.9、245 744.8、148 435.2、128 366.1和111 011.9萬件,其快遞業務收入總和占比達到全國的70.7%。從城市范圍來看,2014年快遞業務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業務量總和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比重達到62.6%。[1]

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問題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但考察相關文獻,當前對中國物流業區域差異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而針對快遞業發展區域差異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前者如梁雙波等、[2]張建升、[3]石福剛、[4]金鳳花等、[5]吳俊紅、[6]梁廣華[7]等,這些學者的研究大部分以全國為對象,也有部分研究針對個別區域;同時大部分研究基于實證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基尼系數(GINI)、對數離差均值(GE0)、泰爾指數(GE1)等統計指數及其分解法,也有個別研究采用統計描述或灰色關聯分析法;大部分研究結論認為中國物流業發展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現象。后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郭月鳳、郭程軒等[8]主要針對快遞服務水平進行了區域差異研究;宋芳、王蓮花等[9]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針對山東省快遞業區域差異問題進行了研究。從當前研究來看,尚欠缺針對中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尤其是省際差異和東中西部區域差異)及其時空演變全面系統的研究,而開展此項研究對于認清中國快遞業發展的時空狀況及演變規律,從而更好地促進快遞業乃至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便促成了本文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由于GINI、GE0、GE1三類統計指標法不但被應用于物流業區域差異研究,還被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差異研究,如林毅夫、蔡昉、李周,[10]賀燦飛、梁進社[11]之于區域經濟,陳秀瓊、黃福才[12]之于入境旅游,李敬、冉光和等[13]之于區域金融發展,趙鋒[14]之于流通產業發展,南銳、翟羽佳[15]之于慈善捐贈水平等,三類指標用于衡量產業發展的區域差異研究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因此本文將采用三類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二、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描述分析

對中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問題,首先從省際區域差異和東中西部區域差異兩個方面進行統計描述分析,以便直觀感受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問題。

表2 2014年中國各省份快遞業務量

(一)快遞業發展的省際差異描述分析

綜合考察2007—2014年樣本數據,中國快遞業的發展在省際層面呈現嚴重的不平衡乃至分化現象。樣本期快遞業務總和為3 941 654.9萬件,平均為492 706.9萬件;最高的省份廣東省兩項指標分別為912 504.6萬件和114 063.1萬件,最低的省份西藏自治區分別僅為2 160.7萬件和270.1萬件,兩項指標前者均比后者高出422倍之多;兩項指標僅有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福建、山東7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值。單純考察2014年數據(如表2所示)全國快遞業務量總和為1 395 925.3萬件,平均為45 029.8萬件;最多的廣東省達到335 555.9萬件,最少的西藏自治區僅有484.3萬件,前者是后者的692.9倍;兩項指標僅有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福建6個省份超過平均值。就樣本期來看,31個省市區快遞業務量年度排名相當穩定,基本維持不變。

結合樣本期快遞業務量總和、業務量年均值、業務量總和占比等指標,將31個省份劃分為五個梯隊,如表3所示。

第一梯隊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5個成員快遞量總和占比達到67.7%,其余四個梯隊分別為17.7%、9%、4%和1.7%,第一梯隊中僅廣東、浙江兩省占比就達到37.8%,其中廣東的份額達到23.2%。2007—2014年樣本期,區域梯隊快遞業務量占比演變情況如圖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就梯隊分組來說,呈現越來越明顯的狀況,第一梯隊占比不斷上升,第二梯隊占比相對較穩定,其余三個梯隊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疾斓貐^生產總值與快遞業務量之間的關系,23個省份的相關系數超過0.9,6個省份超過0.8,其余2個省份分別為0.77 和0.67,整體相關系數達到0.99,由此可見,GDP與快遞業發展具有較強的線性相關關系,一定程度上說明快遞業發展的不平衡與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有重要關系。

表3 2007—2014年快遞業發展省際區域梯隊劃分及相關情況

圖1 2007—2014年區域梯隊快遞業務量占比演變形勢

考察快遞業發展速度,按照高速增長、較快增長、快速增長、穩步增長四種增長程度來劃分。樣本期內寧夏和浙江位列高速增長行列,平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67.6%和63.8%,其中寧夏的高速增長主要受益于2012年快遞業務量的大幅提升,從而使得2012年增長率達到337.11%。江蘇、安徽、山西、福建、廣東、河北、湖北、北京、四川、湖南、江西、重慶12省市位列較快增長行列,平均增長速度在40%~50%之間;河南、陜西、山東、新疆、海南、廣西、上海、云南、天津9省市位列快速增長行列,增長速度在30%~40%之間;遼寧、貴州、吉林、內蒙古、甘肅、青海、黑龍江、西藏8省區位列穩步增長行列,增長速度在30%以下,除西藏增長速度為19.11%,其余均超過20%。

考察人均快件量情況,樣本期內全國人均快件量達到3.6件,最高的省份為上海,達52.9件,最低的省份為貴州、甘肅、青海,只有0.5件;人均快件量排在前七位的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重慶,分別為23.3件、20.1件、13.2件、10.8件、6.5件、5.9件、3.9件,其余省份均在2件(含2件)以下。對比2014年數據,全國人均快件量達到10.2件,最高的兩個省份為上海和北京,分別為52.9件、51.6件,最低的為甘肅和青海,都只有1件;人均快件量排在前六位的省份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江蘇、福建,分別為52.9件、51.6件、44.6件、31.3件、18.6件、17.2件,其余省份除天津達到8.2件外,均在5件以下。

綜上所述,無論從快遞業務絕對量、相對量,還是從增長率、人均快件量來看,快遞業均呈省際發展不平衡現象。

(二)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差異描述分析①

快遞業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不僅表現在省際發展差異上,還表現在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差異上,我們結合省際差異進一步考察東中西部地區差異。

1.省際梯隊成員在東中西部地區的分布

結合快遞業發展省際成員梯隊劃分情況,將相應的成員填充到東中西部區域內,如表4所示。從分布情況來看,東部地區囊括了第一梯隊的全部成員,此外包含了第二梯隊的3名成員,第三梯隊的2名成員以及第五梯隊的1名成員;中部地區主要囊括了二三四梯隊成員,其中第二梯隊2名,第三、第四梯隊均為3名;西部地區所囊括的二三四梯隊成員數目分別為1、2、3,大部分第五梯隊成員位列其中,成員數為6名。從梯隊成員的歸屬來看,東部地區囊括了大部分先進梯隊成員,西部地區囊括了大部分落后梯隊成員,中部地區囊括了大部分中間梯隊成員。由此可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狀況與我們傳統對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總體狀況的認知也基本一致。

表4 東中西區域梯隊成員情況統計

2.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區域差異描述分析綜合考察2007—2014年樣本數據,東中西部快遞業務發展差異非常明顯,無論從絕對量還是相對量角度考察,均呈現東強、中弱、西很弱的局面。

從快遞業務絕對量來看,表5清楚地反映了快遞業務量東中西部的差異狀況,同時清晰地反映出東部地區快遞業發展與全國發展水平基本一致的現實情況;從快遞業務占比來看,東部地區呈現占比逐漸提升趨勢,中西部地區則呈現下降趨勢,就樣本期總和而言,東中西部三者的占比分別為81.09%、10.84%、8.07%,就2014年數據而言,三者的占比分別為81.99%、10.60%、7.41%,總體上東中西部占比差距進一步拉大。從快遞業務增長率情況來看(如表5所示),樣本期東中西部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4.12%、40.01%、35.85%,全國平均增長率為42.85%;全國及東中西部區域快遞業務增長率總體呈現曲折上升趨勢,樣本期內2011年和2013年是兩個峰值點,同時,對比增長率波動情況,西部地區波動相對較大。從人均快件量情況來看(如表5所示),樣本期東中西部區域人均快件量均呈現增長趨勢,東部地區增長幅度相當大,尤其是自2011年以來逐年大幅提升,中西部地區增長幅度較小,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表5 東中西部快遞業務情況統計

三、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測度

通過統計描述分析我們可以直觀看出中國快遞業發展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為定量測度差異程度,我們利用樣本進一步做實證研究。

(一)方法選擇與說明

在研究產業發展區域差異問題時,學術界通常借鑒收入不平等的分析方法。對于收入不平等常用的衡量方法包括變異系數(CV)、基尼系數(GINI)、廣義熵指標(GE0&GE1)。GE0又被稱為對數離差均值,GE1又被稱為泰爾指數、阿特金森指數,這些指數在發展趨勢上具有一致性特征。從以往研究來看,泰爾指數對高水平變化敏感、基尼系數對中等水平變化敏感、對數離差均值則對低水平變化敏感,因側重點不同往往帶來結果的差異?;谌叩幕パa性,在對產業發展區域差異的衡量上,學者常綜合采用三項指標對比的方式進行研究,本文也采取這種方法。[13-15]

1.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最早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提出,隨后經過許多學者的改進和完善,目前成為國際經濟學界最流行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標,同時被廣泛應用于產業發展差異研究。基尼系數越大,代表衡量對象的差異也越大。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n代表樣本數目,yi代表經過由低到高排列的第i個地區的快遞業發展水平,μy表示快遞業發展水平的均值。

2.對數離差均值(GE0)與泰爾指數(GE1)

對數離差均值(GE0)和泰爾指數(GE1)是由荷蘭著名經濟學家泰爾(H.Theil)在1967年利用信息理論中的熵概念計算收入不平等問題時提出的。兩項指標系數越大,代表衡量對象的差異也越大。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N為地區個數,μ為快遞業發展水平的均值,yi表示第i個地區的快遞業發展水平。

通過對對數離差均值(GE0)和泰爾指數(GE1)進行分解,可以分別衡量不同區域內組內和組間快遞業發展水平的差異。具體分解過程如下:

假定集合N被分成m個組,每個組Nk(k=1,2,3,…,m)相應的快遞業發展水平向量為yk,均值為μk,地區個數為nk,占總地區數的比重為Vk=。令表示μk代替yk中每一分量得到的新的快遞業發展水平向量。

對數離差均值(GE0)分解公式如下:

泰爾指數(GE1)分解公式如下:

其中,W表示k個組不平等值的加權平均,它表示快遞業發展水平的組內差異,而B表示組間差異,它通過每個地區的快遞業發展水平換成其相應組均值計算得出。W和B的權數表示第k組快遞業發展水平占總水平的份額。

(二)快遞業發展的省際差異測度分析

快遞業務量是衡量快遞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為保持計算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時考慮數據的易得性,我們以快遞業務量代表快遞業發展水平。中國快遞業的發展是伴隨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中國電子商務起源于20世紀末,發展于21世紀初,整個行業的規模化發展具有十幾年的歷程,然而國家統計局(郵政局)在統計快遞業務量時,2006年以前的統計口徑為郵政特快專遞,2007年之后則改為規模以上(衡量標準為年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的快遞服務企業,為保持統計數據口徑的統一,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將差異度量的時間跨度定為2007—2014年。根據公式(1)、(2)、(3),分別可以計算出2007—2014年樣本期省際快遞業發展差異的基尼系數(GINI)、對數離差均值(GE0)和泰爾指數(GE1),如表6所示。

實證結果表明,三項指標總體上均呈現出上升的一致性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說明中國快遞業發展水平呈現出省際差異不斷加大的現象。但較之于對數離差均值和泰爾指數,基尼系數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小,這說明在樣本期內,快遞業發展水平高的省份和水平低的省份變動較大,而中等水平的省份變動相對較小。就某些年份而言,如2011年、2013年對數離差均值變動較大,說明這些年份低水平的省份有較大變動。2010年三項指標均呈現出一定的縮減趨勢,表明差異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歷經變化,政策法規不斷出臺,傳統商家布局線上,電子商務競爭格局不斷動蕩,B2C大勢所趨,這些變動均影響了快遞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快遞業發展的省際差異。2012年三項指標變動均較大,表明這一年差距進一步拉大。2012年中國快遞市場面臨較大變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UPS)進入國內快遞市場,EMS整合資源搶占市場份額,同時,電商與快遞跨界融合步伐加快,如快遞“領頭羊”順豐速運進軍電商,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系統等,各種因素的交織作用引起快遞業發展省際差異的變化。綜合考察樣本期數據,基尼系數的最大值為2014年的0.6870,最小值為2007年的0.6088,平均值為0.6484,若按照基尼系數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標準,即超過0.5為差距懸殊,說明樣本期內快遞業發展的省際差異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對數離差均值的最大值為2014年的1.1075,最小值為2007年的0.7546,平均值為0.9161;泰爾指數的最大值為2014年的0.8952,最小值為2007年的0.7024,平均值為0.7946。

表6 2007—2014年中國快遞業發展的省際差異三大指標

快遞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相關關系,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產資料流通需求也越大;另一方面人民收入水平越高,消費欲望也越強烈。同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一定程度上網絡普及率、電子產品普及率也越高,路網也越發達。這些因素均會增強對物流(快遞)的需求,從而拉動快遞業的發展。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快遞業發展的不平衡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相對應的。

圖2 基尼系數、對數離差均值、泰爾指數趨勢

(三)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差異測度分析

對于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區域差異的衡量,包含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兩個層面,通過對泰爾指數和對數離差均值的分解可以實現兩個層面的衡量,其中公式(4)可以實現對數離差均值的分解,公式(5)可以實現泰爾指數的分解。通過測量結果來看,泰爾指數和對數離差均值相類似,因此本文只選取泰爾指數分解情況予以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分解結果顯示,2007—2014年樣本期三大區域的總體差異平均值達到0.8057,說明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差異相當大。三大區域區域內和區域間差異的均值分別為0.3650、0.4407,說明區域內和區域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其中區域間差異更為明顯,占比達到54.92%。同時,通過按發展水平劃分的省際五梯隊成員在三區域的分布也能看出,除了三區域間存在一定差異外,區域內部的差異也不容忽視??疾烊髤^域的泰爾指數,樣本期均值分別為0.4049、0.1003、0.3890,說明樣本期內三大區域自身內部也存在較大差別,東部地區最大,西部次之,中部地區相對較小,由此可見,中部地區快遞業發展水平較為均衡。考察差異發展趨勢,從三大區域自身來看總體上均呈現差異不斷加大趨勢,說明三大區域自身存在一定的極化問題;三大區域區域內、區域間、總體差異均呈現加大趨勢,其中區域間和總體差異更為明顯,說明三大區域之間差異的加大強于區域內部差異,總體上群體極化問題還在強化。

東中西部差異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省際差異的反映,快遞業發展的差異也是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反映。中國歷來存在東中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這種不平衡較為明顯地表現在三大區域之間,同時也反映在區域內部。為推進中國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這些戰略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東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但平衡區域發展需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加之經濟規律的本質作用決定區域之間不可能實現絕對的平衡發展,東中西部快遞業發展的時空差異也是區域經濟時空差異的基本表現。

表7 2007—2014年東中西部快遞發展差異泰爾指數分解

(四)快遞業發展的省際五梯隊差異測度分析

結合第三部分對于快遞業發展五大梯隊的劃分,我們進一步考察五梯隊快遞業發展的差異問題,主要目的是考察處于同一發展水平的組員之間的差異。泰爾指數分解結果如表8所示。

五大梯隊劃分的標準主要基于快遞業發展水平,因此組內差異較小,而組間差異較大。分解結果顯示,2007—2014年樣本期五梯隊總體差異平均值為0.796,即差異非常明顯,組內和組間的差異均值分別為0.074、0.721,其中組間差異占比達到90.54%,說明梯隊劃分標準縮小組內成員的差異,而擴大組間差異??疾煳逄蓐犠陨聿町悾瑯颖酒谔栔笖稻捣謩e為0.088、0.045、0.026、0.024、0.261,第五梯隊差異相對較大,其余較小。考察差異發展趨勢,組內差異較為穩定,而梯隊組間差異總體上呈現加大趨勢,同時影響總體差異呈現加大趨勢;各梯隊自身差異總體上相對穩定,第一梯隊大致呈現U字形變動,第二梯隊呈現輕微倒U字形變動,第五梯隊呈現較為平穩的波動,第三、第四梯隊呈現相對較大的波動。總體來說,基于快遞業發展水平所做的梯隊劃分,除第五梯隊外組內成員差異相對不大,且較為穩定,即使第五梯隊泰爾指數均值也未超過0.3。

表8 2007—2014年五大梯隊快遞發展差異泰爾指數分解

四、結論與政策含義

本文使用中國大陸31個省份2007—2014年快遞業發展相關數據,對中國快遞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問題進行了統計描述,在此基礎上利用基尼系數、對數離差均值、泰爾指數對省際差異進行了測度分析,利用泰爾指數及其分解方法對東中西部區域差異、五大梯隊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測度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快遞業發展省際不平衡現象較為嚴重,且省際區域間的差異還呈現不斷擴大趨勢;快遞業發展的東中西部差異也非常明顯,這種差異不但反映在區域之間,還反映在區域內部,前者占比相對較高,三大區域總體差異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中國快遞業發展總體可以劃分為五個梯隊,梯隊組間差異較大,組內差異較小且較為穩定。

快遞業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快遞業發展水平也相對越高,中國快遞業地區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現實對應關系為其提供了有力證明??爝f業作為服務性產業具有典型的“派生性”需求特征,它的發展一方面受生產需求的驅動,另一方面受消費需求的拉動,兩方面作用力的基礎均來自地區經濟發展。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網購的“井噴式”發展,促進了快遞業的“爆炸式”增長,在其過程中經濟發達地區的網購潛力不斷被挖掘,而經濟落后地區受限于各種因素其網購潛力的挖掘受到抑制,由此派生出來的快遞業發展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不平衡現象,且這種不平衡還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中國快遞業發展的時空差異和未來趨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存在區域差異就一定不合理。快遞業的發展受限于經濟發展,同時快遞業的發展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只要快遞業的發展不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人民消費的因素,這種發展水平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反之則需要做出調整。

在中國經濟逐漸確立“新常態”之際,在國家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縱深推動之際,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國家戰略推動之際,中國區域經濟將迎來新的調整和發展。加之國家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大力規范和推進電子商務、快遞業發展的新契機,快遞業的發展雖然在較長時期內還會保持區域差異較大的現狀,但總體上整個行業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消費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快遞業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得到挖掘。

注釋:

①本文關于東中西部區域的劃分按照傳統劃分方法,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1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個??;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

參考文獻:

[1]國家郵政局.2014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 (2015-04-29)[2015-09-21].http://www.spb.gov.cn/dtxx_150 79/201504/t20150429_462010.html.

[2]梁雙波,曹有揮,曹衛東,等.長三角港口物流經濟空間差異及演化分析[J].經濟地理,2009(7):1081-1086.

[3]張建升.中國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差異及其形成機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2.

[4]石福剛.基于灰色關聯的物流產業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5):125-130.

[5]金鳳花,徐旭.基于Theil指數的我國區域物流差異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4(4):40-44.

[6]吳俊紅.中國區域物流發展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7]梁廣華.中原經濟區物流業發展區域差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5):74-77.

[8]郭月鳳,郭程軒,楊玉勻,等.中國快遞服務發展的區域差異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19-124.

[9]宋芳,王蓮花,郭朋朋,等.山東省快遞業區域發展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5):191-193.

[10]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地區差距分析[J].經濟研究,1998,(6):3-10.

[11]賀燦飛,梁進社.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變化:市場化、全球化與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12]陳秀瓊,黃福才.中國入境旅游的區域差異特征分析[J].地理學報,2006(12):1271-1280.

[13]李敬,冉光和,孫曉鐸.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度量與變動趨勢分析[J].當代財經,2008(3):34-40.

[14]趙鋒.中國流通產業發展水平區域差異實證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

[15]南銳,翟羽佳.中國地區慈善捐贈水平差異實證研究——度量、趨勢與政策建議[J].經濟經緯,2013(5):48-53.

責任編輯:林英澤

An Analysis on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Dynam ic Evolution of Expres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G Bao-yi1,2
(1.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357,China;2.Shandong 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18,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of express industry in differentprovinces in Chins is very imbalanced;and gap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are w idening.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also very significant;the gaps are not only inter-regional,but also intra-regional;the inter-regional gaps are wider than the intra-regional ones;the overall gaps among these three regions is gradually w idening.Generally speaking,the developmentof China’s express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echelons;gapsw ithin the echelons are comparatively w ider and that among echelons are comparatively narrower and steady.The imbalanced situation of express industry development w ill last for a longer period;b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w ill bemore rapid,which w 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promoting econom ic development and satisfying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express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 ill be furtherexplored.

Key words:express industry;spatialand temporaldifference;Ginicoefficient;Theil index

作者簡介:王寶義(1981—),男,山東省高密市人,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教師,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生態經濟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泰山學者”建設工程專項經費資助項目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圖分類號:F2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66(2016)02-0036-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九九| 国语少妇高潮| 亚洲91精品视频| 99一级毛片| 三区在线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欧美色视频在线|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免费播放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99热最新在线|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成人蜜桃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91亚瑟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伊人激情综合|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综合五月天网|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a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在线|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日韩无码白| 久久成人免费|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性色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久青草免费视频|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亚洲三级a|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一个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