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芹葉 超中石化武漢分公司(43008)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430080)
?
建筑物鋁合金外窗滲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白秀芹1葉超2
1中石化武漢分公司(430082)2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430080)
摘要:針對建筑物外窗滲漏現象,從施工和設計等方面分析了滲漏的主要原因,介紹了外墻砌筑、窗戶制作安裝、窗戶四周細部等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施工中技術管理措施,結合規范要求對窗臺及窗過梁設計提出了優化意見。
關鍵詞:外窗滲漏;窗框安裝;發泡劑填充;防水密封;細部設計
中石化武漢分公司近幾年新建建筑物外窗滲漏現象比較普遍,主要表現在雨水沿窗臺和窗戶邊框滲入室內。雨水滲入造成室內涂料被水浸泡起皮、脫落、發霉等問題。外窗滲漏是當前建筑工程中質量通病之一,造成滲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1土建施工質量問題
1)外墻砌筑時窗洞口留設不滿足設計規范
墻體砌筑窗戶預留洞口尺寸偏差大,上下樓層窗口偏移量較大,造成窗框與兩側墻體間隙不均勻,偏大或過小。間隙較大的,因外窗洞口抹灰層較厚未采取相應措施而開裂,雨水可以通過開裂的抹灰層透過聚氨酯發泡劑滲入室內;間隙過小,聚氨酯發泡劑較難填充密實,形成滲漏通道。
2)窗臺間隙處理存在缺陷
窗臺下墻體砌筑高度一般都會比窗臺設計高度小,砌筑面與窗下框間隙較大,間隙處理一般是窗框安裝后進行。間隙處理一般采用混凝土澆筑或砌磚,由于受到窗框限制,不論是混凝土配制還是混凝土填塞或砌磚都存在質量缺陷。
3)窗過梁底標高存較大偏差
外墻各窗過梁底模支模時未統一控制標高,各窗過梁底標高偏差較大。窗框卻按同一標高高度拉通線安裝,會出現窗框上部與梁底間隙不均勻,間隙處理不當也會引起滲漏。
4)細部構造缺陷
外墻窗楣抹灰時未設滴水線;窗臺粉刷層存在外高內低現象;窗臺外排水坡度不夠,易向室內返水;窗臺外排水坡度是后期粉刷完成,根部粉刷過厚,容易出現裂縫等缺陷。
1.2窗戶制作及安裝問題
1)窗戶制作質量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接榫處拼縫不密實,密封膠不飽滿,下梃泄水口未設置或設置不合理。
2)窗框安裝時,調整高低用的木墊塊或磚塊,窗框固定后未及時抽掉,后續土建施工將其覆蓋,對窗臺處理造成隱患或發泡劑填充不連續,形成滲水通道[1]。
3)窗框安裝與墻體連接不規范。窗框采用固定片與洞口墻體連接,固定片用射釘固定,造成砌體炸裂;窗框與墻體連接固定點的設置數量不夠,窗框固定不牢,窗戶受力易在窗框與抹灰砂漿間產生裂縫;直接用鋼釘將窗框與墻體連接。
4)窗框與墻體之間縫隙聚氨酯發泡劑填充不規范,填充不連續、不飽滿等現象。發泡劑突出窗框部分被切除,結膜被破壞,窗框外抹灰層開裂,雨水通過被切割的發泡劑滲入室內。
5)窗戶邊框與洞口內外墻抹灰層間未注打硅酮密封膠,或密封膠在外墻涂料涂刷后注打,密封膠與涂料黏結力不夠,與涂料脫開,密封膠未起到防水作用。
1.3設計問題
沒有對窗臺梁板作細部構造設計,窗臺處理施工單位沒有施工依據,具體做法均由各自單位自行處理,出現問題比較多。
2.1土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窗戶洞口偏差控制
墻體砌筑前,應根據每面墻體高度繪制排版圖,需將反坎、拉結筋、腰梁、頂磚位置表達清楚。繪制窗戶定位圖,須將洞口左右、上下定位清楚。砌塊模數不滿足排版圖尺寸時需對砌塊進行切割,洞口形成后及時檢查復核窗口大小及上下樓層偏移情況。窗洞口高、寬、對角線規范允許偏差±5 mm,上、下層窗口偏移為20 mm。
2)窗臺施工質量控制
窗臺下墻體不管是同一種墻體材料還是由兩種材料組砌,其高度與窗臺設計高度相差值較大,一般都會在50 mm以上,因此這個差值必須在窗框安裝之前進行處理。如果設計圖紙沒有做窗臺梁板細部設計,現場處理應該用細石混凝土澆筑,強度等級宜為C25以上,且混凝土面在窗臺外要做出排水坡度。為確保窗臺混凝土質量,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澆筑等各分項應按規范要求實施,并加強混凝土養護防止開裂[2]。
3)窗過梁底標高的控制
墻體砌筑時應設置皮數桿,以控制砌體水平度,同一設計標高的窗過梁底標高應一致。梁底模板安裝前應檢查砌體面標高,偏差宜控制在±10 mm,超過偏差值需對砌體面統一進行找平處理。
4)窗戶防水構造細部處理
窗框安裝固定及發泡劑填充后經驗收合格,方可對窗框四周進行抹灰。抹灰層厚度一般在20 mm左右。抹灰應分層,每層厚度控制在10 mm之內,并覆蓋窗框邊沿至少5 mm,抹灰層要濕水養護防止開裂。外墻窗楣抹灰時應設滴水線,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 mm。
2.2窗戶制作、安裝質量控制
窗框安裝必須在窗臺梁板澆筑、窗戶洞口偏差處理完畢后進行。
1)窗戶外框加工尺寸控制
設計圖紙中給定的窗戶尺寸,實際為窗戶預留洞口尺寸。窗戶外框加工尺寸,應為洞口尺寸扣除窗框兩側及上下預留間隙尺寸。對于普通抹灰,預留間隙不大于20 mm;對于貼面磚,預留間隙不大于25 mm;對于干掛石材,預留間隙不大于50 mm。
2)窗戶制作質量控制
窗戶制作應嚴格按照《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2001相關規定作為鋁合金窗制作的重要質量指標,合金窗的制作精度應控制在允許的偏差范圍內[3]。在加工過程中,橫向及豎向構件組合時,須采取套插方式,套插尺寸不得小于10 mm,并用密封膠密封;在窗下檔滑槽處開設排水孔,泄水孔應設在窗拐角20~140 mm處,間距以600 mm為宜。一般窗戶至少設置三個泄水孔,泄水孔應為長橢圓形,禁止做成圓形孔。
3)窗框與四周墻體、混凝土梁板連接質量控制
鋁合金窗框采用專用鍍鋅鋼片與洞口墻體、窗臺連接固定,鍍鋅鋼片厚度不小于1.5 mm,寬度不應小于20 mm,固定點在距轉角150 mm處開始設置,中間間距不大于500 mm。不同系列的鋁合金窗有固定片可配套使用。在砌體上安裝窗戶時,由于砌體中磚、砌塊及灰縫的強度較低,受沖擊容易破碎,嚴禁用射釘固定鍍鋅鋼片。
4)發泡劑填充質量控制
鋁合金窗框與洞口縫隙采用聚氨酯發泡劑嵌填。施工前需去掉窗框保護膜,清除黏結面的灰塵,墻體黏結面應進行淋水處理。垂直縫由下至上填充,發泡劑填充要連續,一次成型,充填飽滿。溢出框外的發泡劑應在結膜前塞入縫隙內,不應對溢出框外的發泡劑進行切割,結膜切割后會影響發泡劑的防水效果。
5)窗框四周防水密封處理措施
窗戶四周抹灰層干燥后,沿窗框與抹灰層交接處作防水密封處理,密封材料選用中性硅酮密封膠,采用三角形截面膠縫,膠縫寬度應大于8 mm,要求膠縫寬度均勻、表面光滑、整潔美觀。切不可在外墻涂料完成后再作密封防水處理。
2.3土建施工技術管理措施
1)嚴格把好原材料關
所用材料應符合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如鋁合金窗型材壁厚不應小于1.2 mm。采用的防水密封材料(聚氨酯泡沫填縫劑、中性硅酮密封膠)應有材料質量證明文件,確保材料質量符合技術要求,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
2)實行預控質量管理
重點抓好通常易滲漏的細部節點構造及分項工程的操作工藝質量控制,采取全面質量管理辦法,對原材料、設計施工和管理等主要要素進行質量預控。
3)交接檢查制度落實
嚴格各工序的施工交接、檢查、復查、驗收制度,未經監理或業主檢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對已完成的部分要采取保護措施。
2.4細部設計
1)窗過梁設計
由于同層窗過梁底標高偏差較大,可考慮將窗過梁連通,便于施工中標高的控制。窗過梁宜選用L型結構形式,梁外挑出墻面,減少雨水與窗戶的接觸面,從而減少窗戶漏水機會。
2)窗臺設計
設計圖紙必須對窗臺作細部設計,窗臺選用鋼筋混凝土窗臺梁或板形式。
窗戶滲漏程度與地區的年降水量和基本風壓正相關。在設計方面,窗臺梁板做成帶排水斜面形式的現澆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于C25,排水坡度不小于20%,坡度大利于排水,這種做法即使雨水滲透到外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內,也不會滲漏到室內。在施工方面,應先粉內框,后裝窗框,再粉外框,并在內框截口處和窗框部位涂刷一層防水涂料,這樣外窗框周圍形成封閉防水區域,可以截斷滲水通道。
建筑物外窗細部設計和施工,可以借鑒江蘇省編制的《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2014版本)DGJ 32/J16-2014中相關做法。
由于外墻墻體材料一般采用蒸壓磚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該類蒸壓磚干縮性較大,在底層窗臺墻體下易出現貫穿裂縫。《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11提出,防止或減輕墻體開裂措施之一,即在頂層和底層設置通長鋼筋混凝土窗臺梁,窗臺梁高宜為塊材高度的模數[4]。
鑒于窗臺滲漏現象較為普遍,設計人員可根據江蘇省DGJ 32/J16-2014推薦做法、GB 50003-2011中墻體抗裂措施以及建筑圖集做法,結合不同建筑外觀特點對窗臺進行詳細的細部設計,為施工提供翔實依據,從源頭上控制窗臺滲漏問題。另外,窗臺梁可并伸出建筑物墻體一定長度(100 mm為宜),可避免雨水沿窗臺污染窗臺下墻面,影響建筑物外觀。
外窗部位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材料是基礎,設計是前提,施工是關鍵,管理是保證。
外窗部位防水設計應根據“排水為前提,防水為基礎,密封為關鍵,多道設防,共同作用”的原則,重視合理的防水構造設計,作好施工前技術交底等預控管理,加強過程中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以及各工序之間的交接管理,鋁合金外窗滲漏一定會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
參考文獻:
[1] JGJ214- 2010,行業標準.鋁合金門窗工程技術規范[S].
[2] JGJ/T 235- 2011,行業標準.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S].
[3] GB 50210- 2001,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4] GB 50003- 2011,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S].